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36)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36)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1觀看次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第二十窟,開鑿於北魏和平年間。坐北向南,主要造像為正壁坐佛和東西兩壁的立佛,為三世佛的組合題材,是雲岡石窟最早開鑿的洞窟之一。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大眾雲集全部到齊
大發慈悲心生憐憫
大圓滿覺如來至尊
大圓鏡智心開意解 
大慈大悲拔苦與樂
大道難行修學不易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大機大用善根深厚


聚集
文/星雲大師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無限的財富、崇高的地位,因此,存款愈多愈開心,土地愈廣愈過癮,人氣愈盛愈風光。但是,所謂「福兮禍所倚」,一味貪多、求好,表面上是擁有,實質裡卻有無盡的煩惱。不過,若努力聚集的是德性、慈悲、戒行,那麼,累積的就是無上的福德因緣。關於聚集,提出六種看法:
第一、聚財招禍:有些人一輩子為了錢財忙碌,等到財富積聚夠多了,卻已髮蒼蒼,視茫茫,行將就木,如〈醒世詩〉說:「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豈不悲哀!如果為了錢財,鋌而走險,作奸犯科,應了俗話說的「人為財死」,就更不值得了。
第二、聚貪招怨:有的人非常貪心,物品、房屋、土地,凡是在眼前的,都想據為己有。但是,世上的物質就這麼多,你得到了,就表示別人無份。因此,若是一個人占盡所有的好處,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當然不免要遭到他人的怨懟。
第三、聚名招謗:名氣大的人,雖然可以享受一呼百諾,隨從如雲的風光,卻也因受到他人特別的注目,有時不免會嘗到「樹大招風,名高引謗」的苦惱。
第四、聚戒招譽:一般人遵守法律,修行人謹守戒律。世間的法律和出世間的戒律,都是端身正心的繩墨。奉公守法、持戒嚴謹的人,絕不會侵犯他人的利益,因此在社會上或是團體中,總能贏得別人衷心的尊重和讚譽。
第五、聚慈招德:「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教中有位笑咪咪的彌勒菩薩,不僅每間寺院供奉他,佛教徒歡喜信仰他,甚至沒有信仰的人,也喜愛將他放在廳堂作鎮家寶,那是因為彌勒菩薩有著無限的慈悲,讓大家都歡喜。同樣的,我們如果常常布施歡樂給別人,救濟他人於苦難,也能累積拔苦與樂的功德,而得到他人的歡喜。
第六、聚德招福:《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僅求生佛國需要具足福德因緣,要成就世間任何事,也都需具備福德因緣。而最快速的積福方式,就是聚德;一個人道德愈好,福報就愈大。
每一個勤奮的人,都知道要聚集。普通人努力積聚財富;聰明人除了財富,還費心聚集名利地位;有智慧的人,則懂得唯有積德、集慈、聚戒,才是最明智的聚集。希望大家都能作個有智慧的人。


第一、聚財招禍。
第二、聚貪招怨。
第三、聚名招謗。
第四、聚戒招譽。
第五、聚慈招德。
第六、聚德招福。


──摘自《星雲法語》第四冊 p.369


【成語典故】
大發慈悲
源於佛典中的「發大慈悲」。《觀無量壽經》:「佛心者,大慈悲是。」慈,給人快樂;悲,拔除他人的痛苦。大發慈悲,即對人表現出慈愛或憐憫之心。


原文: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六十華嚴經》卷五十九:「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大慈悲,修菩提心,一切世間諸魔眷屬,及煩惱業,所不能壞。」


大圓鏡智
為如來四智之一,集佛所成就的圓滿智慧。「大圓鏡智」如大圓鏡,能顯現一切相狀,照見眾生的諸善惡業;也是智慧的理體,一切智慧皆由它而生,是根本智,一切功德之所依止。
其他三種智慧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為大圓鏡智所起的作用。如《三藏法數》:「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燭,就是照見的意思。如來,即人人本自具有的佛性,從法性來說,稱如來;就相上而言,指的是諸佛。


大徹大悟
指徹底覺悟。


原文:宋‧昭覺克勤禪師:「如裴相國、楊大年之儔,投誠放下,就宗師決擇,去浮塵知見,大徹大悟,始能超軼,與老禪碩德抗行履踐。」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五)


宋‧竹原宗元菴主:「要得透脫生死,除非大徹大悟,心地開通。」
(《續古尊宿語要》卷五)


大機大用
禪門用語。大機,明示宗旨之境界;大用,為度化之方法。又指具大乘根機,生堅固信念受持大乘法。


原文:唐‧溈山靈祐禪師:「如許多人,祇得大機,不得大用。」
(《五燈會元》卷九)


唐‧仰山慧寂禪師因溈山問:「百丈再參馬祖因緣,此二尊宿意旨如何?」師曰:「此是顯大機大用。」溈山問:「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幾人得大機?幾人得大用?」師曰:「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餘者盡是唱導之師。」
(《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