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圖文書】《悲傷的冒險》 找回生命力量的冒險 | 人間福報

【圖文書】《悲傷的冒險》 找回生命力量的冒險

THE MERIT TIMES
文/廖淑儀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圖/近藤薰美子 圖/遠流出版提供
《悲傷的冒險》 圖/遠流出版提供
圖/近藤薰美子 圖/遠流出版提供
圖/近藤薰美子 圖/遠流出版提供
文/廖淑儀

「我會一遍又一遍地強調哀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

—約翰‧鮑比(John Bowlby)



失落,大概是世界上最難熬的情緒難關之一。因為面臨至親,乃至摯愛的離去或死亡,人們面對的是情感上的遽變,嚴重者可能威脅生存意志,也因此依附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才畢生致力於從孩子和父母的分離、失落關係基礎中,挖掘出人們對於情感的渴求模式,以及面對世界時回應的方法,促使人們有機會得以重生,找回愛的能力。

用這樣的角度來讀《悲傷的冒險》,從內容裡那些大幅瀰漫且濃重的線條與色彩,緊緊跟隨小小孩的模糊的小狗身影,便知道在這個歷程中,它企圖扮演陪伴的角度:不抹去悲傷、不砥礪磨堅,反而深入情感的暗谷,靜靜看著暗潮洶湧、狂飆、宣洩,等待人們慢慢復原。

默許一切自然發生

《悲傷的冒險》刻意不用太多語言,首頁的「我的狗狗『糖糖』今天死掉了。」是訊息的表達,直接而簡短的語句,在空白篇幅中顯目而出,好像也同時包容了各種讀者不同的情感力度與解釋空間。一個小小孩因為心愛的小狗死掉了,他穿著貌似雨衣的外套、騎著三輪車沿著磚道急馳而去,順著倒下大樹的軌跡進入森林、湖邊、沼澤、瀑布、草原,來到海邊,穿過激越的水花,再度回到磚道,才停下來凝視天空,並且重新再說出「今天,糖糖已經死了。」

小小孩面對狗狗死去時無以名狀的悲傷,從他埋頭狂馳的身影就可以讀出來。而大自然在此時也不是如常和善的,森林、湖泊、沼澤,大量的墨黑與暗影,滿滿悲傷與痛苦,讓它們更像是扭曲著臉龐、張牙舞爪的黏膩與糾纏,隨時可以吞噬人們似的怪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騎過沼澤時,作者在天空中勾勒出一朵朵排列的疊雲,像是吶喊開來的臉龐輪廓,緊接著翻頁,小小孩往瀑布俯衝而下的身影。瀰漫的流動感,其自然幻化與孩子內心的情緒交疊的過程,讓人能恰如其分地感覺到他情感從鬱悶糾結到憤怒發洩的力道。爾後來到小狗象徵的大樹下埋頭痛哭,此時情感已經暫時得到了宣洩,也因此得到了一點點安撫。

小小孩繼續往前騎,後輪接前輪的前後頁特寫,宣示旅程還沒結束。孩子一直騎,背景的天色轉為絢麗:金黃、紅色、藍色,就到了海岸邊。逗留了一會兒,他仍冒險騎入水流中,藍色背景裡激起強烈而激昂的水花,朵朵都是小狗的身影,看不出那到底是傷心、不捨,還是最後的告別?只知道穿越過後,開始有鳥平緩飛翔、小狗輕盈的身影跳耀。最後小小孩停駐在原來的磚道上,抬起頭看著天空,像是終於承認,接受、默許一切發生。

失落是暫時的缺口

表面上摹寫的是小小孩的情緒起伏,但即使是大人,也容易受那畫面感染,總會忍不住記起自己可能的失落體驗。而自己恐怕就像那小小孩:不知所措、凍結,或者憤怒。一開始想要逃離,但莫名就跌了進去。就像書名「悲傷的冒險」,我們可能跌入了危險的情感黑暗地帶,伸手不見五指,甚至是被遺棄、孤獨的。而作者近藤薰美子卻利用顛倒的畫面,讓逝去的小狗在每一頁的畫面裡,以不同樣貌的祕密輪廓身影陪伴著小主人:幼犬、壯年,乃至成年期(大樹中一雙溫柔的眼眸);凝視、追隨、等待、陪伴……說明了在黑暗中的我們其實並不孤獨,思念就像逝者,總是如影隨形跟著我們,只是悲傷太巨大,而我們一時看不見。

因此,讀罷《悲傷的冒險》,心中反而浮現出一種療癒的感覺,我想那是來自於每一幅跨頁的旅程、流動的線條、激發澎湃的色塊,瀰漫的黑影,和最後豁然開朗的藍天白日。那是作者大膽刻意描繪的、讓每幀畫面都帶著流動感的主觀創作。讓人直覺感受到沒有流動、盡情投入與奔馳,就沒有這場冒險可言。而沒有冒險,也就沒有機會享受可能的平靜和接納,甚至最終看到生命的回返與循環(騎回紅磚道)。

面對失落,我不禁思考,我們能不能容許自己像孩子一樣,讓它暫時成為開放的缺口。讓我們從慣性中停頓,在黑暗中撫觸傷口、不凝滯,甚至奔馳、冒險。原來讓我們有力量再次面對生命的,不是如何憑意志力「穿越」悲傷,卻是能不能盡情「放任」自己去失落、去流動感情、去釋放憤怒悲傷,以及好好跟它在一起的能力,而那才是最終的冒險。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