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書市隨筆】 國立臺灣圖書館歷經5度遷移 猶如一部臺灣近代史 | 人間福報

【書市隨筆】 國立臺灣圖書館歷經5度遷移 猶如一部臺灣近代史

THE MERIT TIMES
文/王錫璋(前國家圖書館編審)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蛻變:國立臺灣圖書館故事—發展.茁壯期》 圖/元華文創公司提供
《蛻變:國立臺灣圖書館故事—開創.重建.成長期》 圖/元華文創公司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家圖書館編審)

一般人大概都以為,全臺灣面積最大的圖書館,應是國家圖書館。其實,目前並不是。位於新北市中和四號公園裡的國立臺灣圖書館,總樓地板面積有60,500平方公尺,超過位於中山南路國家圖書館的40,110平方公尺。但國家圖書館現正增建南部分館中,以後面積還是可觀。

若論歷史,國立臺灣圖書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成立於1914年,也比前身是國立中央圖書館的國家圖書館還久,中央圖書館於1933年成立於南京,政府遷臺後,1954年才在臺北復館,1996年易名為國家圖書館。

名稱有變角色功能不變

2024年將屆滿110歲的國立臺灣圖書館,雖然沒有中央圖書館在抗戰時期,因避戰火,在大陸到處遷徙,過著流離失所的不安歲月,但也歷經改名,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從臺灣總督府圖書館(1914-1945)到戰後的臺灣省圖書館(臺灣長官公署時代,1945-1947)、省政府教育廳時代的省立臺北圖書館(1947-1973),以及教育部管轄的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73-2012),最後於2013年易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至今。

館舍從臺北市博愛路(日治時期為臺北書院町)到因戰火毀損,暫遷到臺灣博物館一樓。省立臺北圖書館時代,在今八德路北科大旁蓋了四層大樓的館舍,2004年,才在新北市中和區新蓋了現在的大館舍。

作為臺灣歷史最久的公共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一直維持著對民眾提供閱讀及借書服務,即使在總督府圖書館時代,也不是總督府官員專屬的圖書館,而是在書院町另設館舍供民眾使用。

這麼漫長的歷史,一所圖書館能延續而傳承,雖然名稱有變,但圖書館的角色和功能不變,且長期都由官府支持,很不容易,一定有其曲折、轉換的過程和故事。

增進圖書館學外的知識

圖書館學史料專家宋建成教授,戮力研究多年,繼前幾年《國家圖書館故事》一書後,2023年底又完成《蛻變:國立臺灣圖書館故事》一部兩冊,不僅蒐集各種檔案、公文,遍覽相關文獻,著成此部書,敘說著國立臺灣圖書的成立、演變、遷徙等過程,也說明各時期不同名稱的功能和任務。

他將國立臺灣圖書的歷史,分為開創、重建、成長期(上冊)及發展、茁壯期(下冊),恰好吻合總督府圖書館、臺灣省圖書館、省立臺北圖書館、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及國立臺灣圖書館5個名稱轉換時期,讓讀者見證到國臺圖演變的過程。宋教授還旁徵博引,每個時期,也都敘述政權或政府組織上的改變,讓讀者猶如讀到一部臺灣的近代史。

國立臺灣圖書館的功能和任務,除一般圖書館提供的借閱和閱讀,以提升民眾知識和休閒的功能外,它與一般圖書館不同的,還有如下幾項:一、重視臺灣研究資料的收集,自日據時代即是如此,甚至於成立南方資料館,專門收集華南及南洋的資料。今日國立臺灣圖書館還承續此收藏資料重點,更成立臺灣學研究中心,與國家圖書館的漢學研究中心相對應。二、重視盲人資料的製作和收集,並在1975年起,即成立「視障資料服務中心」,提供對盲人閱讀的服務。三、2007年,成立「臺灣圖書醫院」,專門教導各圖書館館員如何修補、裝幀圖書,是全國唯一有此單位的圖書館。四、2012年,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接管陽明山中山樓,此亦為圖書館所罕見者。五、2023年,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試辦「公共租借權」,讓每一本被借出的圖書,期出版社和作者,都能獲得政府的補助,以彌補圖書因被圖書館典藏、出借,而影響到銷售的業績和版稅收入的減少。

而這幾個特色,宋教授均鉅細靡遺敘述其緣由及影響。故本書不僅是國立臺灣圖書館的歷史故事,也能增進不少圖書館學外的知識。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