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出家的年齡 | 人間福報

出家的年齡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入道為僧,需要什麼資格?過去有的寺廟,你要帶多少錢財來,我才准你在此出家;或者說你在我這裡做苦工多少年,我才准你出家;或是因為你是什麼達官貴人,我不得不讓你在此出家;也有的是江洋大盜,金盆洗手,不幹壞事了,發心出家;或者經商失敗、被人倒閉了,負債累累,沒有辦法,只有逃往寺院,所謂遁入空門;也有的人情場失意,心灰意冷,就來陪伴青燈古佛,安慰寂寞的心靈。

當然,這許多發心出家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種種情況不一;尤其,這些人沒有經過考試、沒有經過時間上的適應就入道出家,所以也就難怪說僧團裡「龍蛇混雜」了。

關於出家,在《大寶積經》裡有提到出家分為四種:第一、身心都出家;第二、身雖未出家,但心已出家;第三、身出家,心未出家,也就是人在寺院,心在紅塵;第四、就是無信,對佛門沒有尊重,身心俱不出家。

圖/unsplash


其實,出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心,要有出家的性格。你對世間上的五欲六塵,要有出離心,要能放得下,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要肯廣結善緣,施予慈悲利益;或者對於佛法,能有真正深刻的體驗、了解,對於四聖諦、十二因緣的基本佛理,深信無疑,對於禪淨都能修持,這樣出家,才有意義。

但是,當今的佛教僧團,佛門廣開,並沒有對想要出家的人,做出這許多的了解,也沒有經過各種的考試,所以在佛門裡「龍蛇混雜」,也就在所難免了。尤其有一些幼小的兒童,因父母沒有能力養育,就把他送到寺院出家;或者年老了,無兒無女,沒有依靠,以古稀之齡要求入道出家。你說,佛教成為育幼院,成為養老院,如此怎麼會有力量弘傳佛法呢?佛教又怎麼能興隆呢?

就是依佛經所說,很小的孩子出家,也要能為常住盡一點義務,所以兒童出家做沙彌,稱為「驅烏沙彌」,至少你要能趕走烏鴉,不要在寺廟裡面製造髒亂,總要做一些工作,對常住有益。年老的人,過了六十五歲,不可以受比丘戒,只可受沙彌戒,讓你做沙彌,不能做比丘,這還是有些限制的。

圖/unsplash

但是,當今佛教裡的出家制度,並未能嚴格執行考試;我們看,一般社會的學校,都要考試才能入學,出家不經過考試,怎麼能出家呢?如果不能對出家資格限制,僧團怎麼能興旺呢?

現在由於佛教沒有對有心出家者訂定規章、戒律,讓一些沒有信心的出家人進入佛教,濫竽充數,對佛教毫無益處,甚至造成僧團很多的問題。現在有人譏諷出家人為「吃教的和尚」,或說是「職業的和尚」,或是「寄佛偷生的出家人」。如此種種,想來真是不免令人良深浩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