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17 第二篇⑬】尊重一切有情 仁慈護生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17 第二篇⑬】尊重一切有情 仁慈護生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56觀看次
莫高窟第335窟╱甘肅敦煌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7.對動物生命要能愛護

所有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沒有分別的。差別的,就如宋朝文學家黃庭堅的〈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所以,我們對動物也要能夠愛護、保護牠們,讓牠們免於恐懼。

佛教除了不殺生,更積極護生。護生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例如在印度,夏天雨季長達三個月,這時草木剛冒出新芽,許多地面上的小蟲都會出現。為了避免踐踏、傷害牠們,佛陀就訂定了結夏安居的制度,讓僧眾專心修道。這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種無形、無限的悲心的奉獻。

明朝蓮池大師在〈放生文〉中提到:「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蟣蝨猶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何乃網於山……使其膽落魂飛,母離子散。」又說:「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但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

〈戒殺文〉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獵人,晚上喝醉了酒,看到自己年幼的兒子,誤以為是樹林裡的「獐」,於是拿起鋒刃的獵刀就將兒子給殺死了,竟然還剖開他的腸肚。隔天一早,酒醒了,獵人叫兒子跟他去市場賣獐肉。這時,傷心欲絕的妻子告訴他:「你的寶貝兒子,昨天已經被你殺死了。」獵人五內崩裂,痛不欲生,令人唏噓感慨!

人類和動物雖然形體不一樣,但愛子之心,其實都是相同的。所以,父母愛護子女,應該從小教育他們「眾生一體」的觀念,培養他們仁慈護生的美德。

佛教對於動物,一直秉持著平等慈悲救濟的觀念,給予保護。在《緇門崇行錄》裡,記載了許多護生的故事。例如:南朝的法朗法師,將講經所得到的供養,除了拿來刻佛經、造佛像、建塔蓋寺、救濟生活窮困的人之外,看到待宰的牲畜,也會買回去飼養。唐朝的慧斌法師,每天出門前,深怕踏傷蟲蟻,都會先以掃帚輕掃地面,以示驅趕……他們這種精神,可以說都是奉行慈悲的具體表現。

提到「護生」,讓我們想起近代佛教居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書中內容除戒殺、護生、善行之外,還彰顯了因果報應、互助互愛的精神。《法句經》裡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世間沒有比生命更可貴的,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傷害了無辜的生命。護生,不僅是為對方延命,也是為自己延壽積德呢。

8.對山林水土要能保持

佛陀悟道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世間萬事萬物,都彼此息息相關,互為緣起。在這個如網路的世界裡,牽一髮而動全身,每一個因素都對另一個因素有所影響。人類想要存活,要懂得尊敬、保護、熱愛我們的環境,對於山林水土的保持也應該作如是想。

而佛教不僅注重內在心靈的淨化,對外在的生態環境保護,也非常關心。像睒子菩薩,心地非常柔軟慈悲,他走路的時候,不敢太過用力,怕踩痛大地;說話的時候輕聲慢語,怕吵醒了沉睡的大地。《須真天子經》也說:「視一切如身,若父母愛子,常持大慈意,照育諸人民。」

歷代以來的僧侶們,大多非常注重山林水土的保持,因此植樹護林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泗州開元寺的明遠法師,為了消除水患,種植萬株的松、杉、楠、檜等林木,改善了水土保持。後唐永淨法師,曾經開田三百畝,植松十萬餘株,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貢獻很大。

唐代南嶽玄泰上座,曾因衡山被山民斬木燒山種田,於是作了一首〈畬山謠〉:「畬山兒,無所知,年年斫斷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嶽色,杉松利斧摧貞枝,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迴避青煙飛,猿猱路絕巖崖出,芝朮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再鋤,千秋終是難復初。又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當陽坡。國家壽嶽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皇帝看到這首詩很感動,下詔禁止燒山、砍伐森林。 

臨濟禪師有一次到山上種樹,黃檗禪師問他:「山上已經那麼多樹了,為什麼還要種樹呢?」

臨濟禪師回答:「那些樹都是前人所栽種的,我們也要種一些,留給後代子孫做榜樣。」

古德這些慈悲的懿行,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佛光山一向注重水土保持。開山時,許多原生樹木,能保留的就盡量不砍。這幾十年來,更陸陸續續栽種不少樹木。我也規定徒眾不能隨意的砍伐,因為這些花草樹木,除了有水土保持的作用,也能清潔空氣,美化環境。尤其引來許多小鳥、蝴蝶、松鼠等動物來棲息,讓人行走其間,如置身公園一樣的舒適清涼,這也是一種環境的供養吧!

人的色身會生病,必須找醫師治療。大地如人體,如果沒有善加保護,也會生病。防止自然災害之道,在於水土保持,植樹種林,不濫開墾,疏通河道等。我們要擴大愛心,不但愛護自己、愛護社會,更要愛護整個大自然。如此,我們依存的世間才能長住久安。

9.對世道人心要能淨化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致力推動「三好運動」,希望每個人都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將侵犯他人的行為、話語、念頭,換成利益大眾的具體作為。例如將瞋恨嫉妒的語言,轉換成柔軟讚歎的語言;將無明愚痴的語言,轉換成慈悲智慧的語言等等。人世間如果充滿了善美的語言,就會是福慧圓滿的美好世界。

因此,世道人心要能淨化,必須從三業清淨開始。身清淨,就是修身,如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為非作歹,就是做好事;口清淨,就是修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改說慈悲的、明理的、智慧的、真實的語言,這是說好話;意清淨,就是修心,將疑心、嫉心、貪心、瞋心等等不好的心,改換成慈悲、發願、善良的心,即是存好心。所以行「三好」是淨化世道人心、改善社會風氣的正能量運動。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如果一個國家的元首希望社會能夠富強、安樂,首先要匡正世道人心,推動有益的政策,如此才能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一九九一年,我在台北成立了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次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當初創立佛光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倡人間佛教、淨化世道人心、建設人間淨土、實現世界和平的理想。所以自佛光會成立以來,各地協、分會都會舉辦各類有益於國家社會的活動。除此之外,每年我都以一篇主題演說,作為會員們的精神指標與未來努力的行事方向,譬如: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幸福與安樂、信仰與未來等。一個主題,一個理念,希望藉由這些理念的落實,為國家社會提供一些奉獻,期盼全人類都能和合無諍、和平安樂。

我們更期待宗教的信仰能夠受到大家的重視,因為信仰不僅可以淨化身心,增進道德,昇華人格,更能開發內心的寶藏,像慈悲、信心、歡喜、智慧、自在、感恩等等,都是我們一生享用不盡的能源呢。

10.對一切眾生有所得益

如何讓一切眾生皆能得益?簡單來說,就是讓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好處,得到方便,得到利益。什麼是利益?什麼是方便?什麼是好處?就是讓一切眾生感覺到昇華和滿足,沒有恐怖,每天心滿意足,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一直以「給」作為工作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是一種布施,更是一種供養,雖然只是一點心意,但是給人因緣,給人微笑,給人對未來無限的憧憬,不是很美好嗎?你看,每天只要給花草樹木一點水分,它們就會長得青翠芬芳,同樣的,給人一點佛法,一點慈悲,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善因好緣。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開始接受大眾種種的「給」予,當我們有能力時,也應該要懂得付出回報。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裡說,要經常感念施主的恩德,因為日常所用的東西,早晚所吃的飲食,身上所穿的衣物,生病時所喝的湯藥……都是出自於他人。我們都是眾中的一個,和社會有著密切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懂得回饋社會,為社會服務。   

昔日有很多好的典範,值得我們後人學習。例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今日也有許多默默行善,不求回報的慈善家,例如:三十年做資源回收的趙文正居士,不但長期捐款,還助養十三位孩童,捐贈警備車。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供養其實就是非常好的結緣方式;廣修供養,除了是廣結善緣的實踐,更是無盡奉獻的廣大心量。即便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每天晨起,也要「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何況人間的我們?不管是供養、布施或結緣,看起來是給別人,其實是給自己。

 在無私、無我的奉獻中,不僅促進人我之間的和諧,同時也破除我執,進而擴大自己的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實踐廣修供養,無限的奉獻,你給我、我給你,我為你付出,你為我服務,人我之間不計較、不比較,這不就是解脫、自在的人生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