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武力外交罪大惡極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社論

當今的世界,從歐洲到中東,武力衝突不斷。戰爭始終是國家之間解決衝突常用的方式,外交調和不了關係,達不成目標,就訴諸武力。美國有兩位女性學者將其稱之為「武力外交」(Kinetic diplomacy)。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理由是北約持續東擴壓縮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緩衝空間,這是典型的武力外交。然而,武力外交禍害極大,往往造成百千萬人的傷亡,故為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的大忌。

歷來除了歐洲國家習於對外興兵之外,美國更是慣常運用的國家。自從蘇聯瓦解之後,美國成為單極強權,武力外交更加頻頻出現。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點燃美國的殺機,傳統外交時常被摒棄,先後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等國。這和領導人的思惟有關係,但也跟決策結構有關,美國總統小布希把一些國家視為「邪惡軸心」,猶如魔鬼,欲用武力壓制或消滅之。

美國的武力外交勃興,其實和其決策形成的機制有關。簡而言之,就是有一個「鐵三角」存在,左右了美國對外事務的決策權。所謂「鐵三角」主要是一些處理對外關係的國會委員會、聯邦政府涉外國防與外交機構,以及特殊利益集團和國防工業的遊說勢力,其中對政府最具影響力的是軍工企業,如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等財雄勢大的軍工龍頭企業。

外交政策軍事化自古有之,只是往昔嗜好武力的根源主要在於統治集團,現在則加上軍工產業的業主及其遊說委託人,從而使得武力外交更加盛行。

武力外交往往害人又害己。《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段話:「耶穌遂對他說,把你的劍放回原處,因為凡持劍的必死在劍下。」猶大出賣了耶穌,帶人來抓捕他,彼得寶劍出鞘,削去其中一人的耳朵,耶穌卻立即制止他,說出了這番話。

歷來運用武力達成目標者多無好的果報,現在的俄羅斯總統普亭是個範例,對烏克蘭重鎮久攻不下,連已占領的領土也岌岌可危,國內的不滿聲音與勢力漸趨強大,對普亭的統治權威構成挑戰。

美國則是另一種景況。由於對外政策受到龐大利益集團的左右和操控,放棄武力外交而專注於傳統外交,並不符合軍工企業集團的利益,所以對外興兵的誘惑仍持續存在。

歷史的教訓歷久常新,如果一直仗劍逞能,窮兵黷武,不知節制,則不只會失去國際威信與國家信譽,最後自己可能死於劍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深切的歷史教訓,但戰後至今,世界從未安靖過,儘管耀武揚威者多沒有好下場,卻也無法遏制武力外交的運用。

現在台海情勢緊張,台灣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如何免於仗劍逞能的悲劇上演,實為台灣執政當局與美國、中共領導人共同的課題。任何一個領導人、政黨、國家都應避免衝突情勢升高,以免爆發戰爭,鑄下不可挽救的劫難。維持和平,人人有責,權力愈大者責任愈大。

另一方面,避戰不只是一種立場的標舉與純粹的想望,還必須有具體的實踐辦法,其中的關鍵是要慎謀相互對應之道,具有角色互換的思考能力,而不要只從自身的立場與利益與對方互動,否則極易導致敵意螺旋不斷升高的情勢。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