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法語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

圖/unsplash 人生有前面的半個世界,也有後面的半個世界,一般人的眼光只看得到前看,看不到後面,因此每天在前面的半個世界裏,與人爭得頭破血流。其實有時候懂得「退一步想」,眼界會更寬,世界會更廣。「退一步想」蘊含無限的人生哲理,說明如下: 第一、狡辯不如木訥:做人最大的修養,就是無諍。有的人好與人辯,凡事總要爭個高低,辯個輸贏。其實有理不在高聲,理不是狡辯得來的,所以如果無理的話,儘管你再怎麼能言善道,唇槍舌劍,理也不會站在你這一邊。反不如木訥的人,與人無諍,更讓人覺得他通情達理,所以木訥反而能表達道理。 圖/unsplash 第二、多言不如沈默:俗語說:「多言不如多行」,所謂「多言」,也就是不當言而言、不必言而言,都是多言。有的人好講話,別人講一句,他可以滔滔不絕的講個十句、二十句,甚至十幾二十分鐘。其實「言多必失」,多言不但取厭,而且是招怨之由,所以古人惜言如金,所謂「沉默是金」,又說「危莫危於多言」,實乃智慧之語。 第三、妄動不如待機:《佛光菜根譚》說:「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有的人好表現、好出風頭,常常在事情還未定案,機緣尚未成熟時便搶先行動,以致功敗垂成。就如唱歌,如果搶先一拍,必然走調。所以凡事要待機,機就是機緣、機會、機遇;機緣未到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功虧一簣,得不償失,因此凡事不妄動,動必有道。 圖/unsplash 第四、忙亂不如條理:「有計劃,則不亂;有分工,則不忙。」有的人做事沒有條理,亂忙一通;有的人跟在別人後面窮忙,甚至愈幫愈忙。其實不管做人、做事,理路要清楚,要懂得靈巧,儘管事情再多、再忙、再亂,要懂得從忙亂中理出頭緒來,所謂「亂中有序」,千萬不能盲目的亂忙,如此不但事倍功半,也失去了從工作中學習的機會。

MORE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

文/星雲大師 人生有前面的半個世界,也有後面的半個世界,一般人的眼光只看得到前看,看不到後面,因此每天在前面的半個世界裏,與人爭得頭破血流。其實有時候懂得「退一步想」,眼界會更寬,世界會更廣。「退一步想」蘊含無限的人生哲理,說明如下: 第一、狡辯不如木訥:做人最大的修養,就是無諍。有的人好與人辯,凡事總要爭個高低,辯個輸贏。其實有理不在高聲,理不是狡辯得來的,所以如果無理的話,儘管你再怎麼能言善道,唇槍舌劍,理也不會站在你這一邊。反不如木訥的人,與人無諍,更讓人覺得他通情達理,所以木訥反而能表達道理。 圖/unsplash 第二、多言不如沈默:俗語說:「多言不如多行」,所謂「多言」,也就是不當言而言、不必言而言,都是多言。有的人好講話,別人講一句,他可以滔滔不絕的講個十句、二十句,甚至十幾二十分鐘。其實「言多必失」,多言不但取厭,而且是招怨之由,所以古人惜言如金,所謂「沉默是金」,又說「危莫危於多言」,實乃智慧之語。 第三、妄動不如待機:《佛光菜根譚》說:「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有的人好表現、好出風頭,常常在事情還未定案,機緣尚未成熟時便搶先行動,以致功敗垂成。就如唱歌,如果搶先一拍,必然走調。所以凡事要待機,機就是機緣、機會、機遇;機緣未到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功虧一簣,得不償失,因此凡事不妄動,動必有道。 圖/unsplash 第四、忙亂不如條理:「有計劃,則不亂;有分工,則不忙。」有的人做事沒有條理,亂忙一通;有的人跟在別人後面窮忙,甚至愈幫愈忙。其實不管做人、做事,理路要清楚,要懂得靈巧,儘管事情再多、再忙、再亂,要懂得從忙亂中理出頭緒來,所謂「亂中有序」,千萬不能盲目的亂忙,如此不但事倍功半,也失去了從工作中學習的機會。 圖/unsplash 退一步想,就是一種逆向思考;退一步想,才能超越原有的框框;退一步想,世界會更寬廣。「退一步想」有四點: 第一、狡辯不如木訥。 第二、多言不如沈默。 第三、妄動不如待機。 第四、忙亂不如條理。

MORE

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

文/星雲大師 在佛教裏常常講到因果,「因」要成為「果」,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緣」。「緣」是一種力量,能夠增上,能夠生長。把一粒種子播撒到泥土裏,必須要有陽光、空氣、水份等助緣,它才能開花結果。「緣」是從「因」到「果」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們做人處事,希望成功立業,就必須懂得把握因緣,時時與人廣結善緣。 至於「如何結緣」?有四點意見: 第一、要感謝過去的因緣:沒有過去的因緣,就沒有現在的結果。例如父母是我們過去的因緣,父母生養我們,我們孝順父母,就是回饋他們所給予的過去因緣。再者師長教育我們、親朋好友鼓勵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社會的士農工商成就我們,我們必須感謝過去的種種因緣,才能有所回饋。今日社會亂象紛陳,就是起於大家不知感謝因緣,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甚至不但不知感恩,而且抱怨、不滿,所以抗爭不斷。 第二、要珍惜現在的因緣:經云:「人身難得」,猶如「盲龜浮木」。又說:得人身的機會如爪上泥,失去人身的機會如大地土。人道是升沉的樞紐,由於做人苦樂參半,最好修行,因此三世諸佛皆於人道成佛。我們現世能夠得生為人,這是很殊勝的因緣,我們應該珍惜這份因緣,為生命積極奮鬥,樂觀進取。只要我們珍惜因緣,凡事就會恆長,因為「珍惜」是生命的延續,「珍惜」是生命的永恆。 圖/unsplash 第三、要把握當下的因緣:人生的機遇,可遇不可求,稍縱即逝,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當下的善因善緣。甚至不管順逆、善惡、好壞的因緣,只要我們有佛法,都能轉化為菩提增上的好緣。例如春風夏雨可以成長萬物,秋霜冬雪一樣可以成熟萬物;鳳梨沒有經過風吹日晒,就不能由酸變甜。所以,人不要怕困難,不要怕逆境,沒有困難就無法開發智慧,沒有逆境就不能堅定意志。一個善於把握當下順逆因緣的人,成就一定比別人快,比別人大。 第四、要培植未來的因緣: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結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有的人碰到困難,就會有貴人及時相助,這是因為曾經結緣之故,因此今日結緣,就是來日患難與共的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對人說幾句好話,就可以與人培養未來的因緣;給人一點方便,也可以結下不可思議的善緣;對別人尊重,心存歡喜,更能種下日後美好的因緣。 緣,有近緣,有遠緣;緣,有的看得見,有的看不見;緣,也有過去緣、現世緣、當下緣和未來緣。 如何結緣? 第一、要感謝過去的因緣。  第二、要珍惜現在的因緣。 第三、要把握當下的因緣。  第四、要培植未來的因緣。

MORE

星雲大師 發心難

文/星雲大師 工廠裡,要開發新的產品;商場上,要開發新的市場。我們的心,也像工廠一樣,需要開發,才能把心裡的寶藏挖掘出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無限的寶藏,也就是我們的佛性,如果不開發,佛性就不能顯現出來。所以佛教講發心,「發」是開發,「心」就是我們的心田。開發我們的心田,是很辛苦、很困難的事。「發心難」有四件事: 圖/unsplash 第一、學道容易入道難:無論做學問或是信仰宗教,要深入學問的精髓,以及信仰的真實義理,是不容易的。西諺有云:「讀書易,思索難。」倘若一個人雖讀萬卷書、雖拜千萬佛,但書中的聖人之道,經中的真理教義,卻沒有深入的了解,則讀書與信仰,都是沒有意義的表相罷了。所以,我們學習任何一件事物,都要深入內涵、明解義理,如此才是「入道」,所以學道容易,入道難。 第二、入道容易守道難:「入道」之後,要將所學的理論活用,把所讀的義理實踐,讓日常的言行舉止與之相應,生活的點點滴滴奉行不忘,時時刻刻守住所學之道,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入道容易守道難。 第三、守道容易悟道難:即使能守道,也能日日按時做自己的功課,但是要在生活中以經典之義,善極思維,從中明白佛陀的教法,並且將教法奉行在日常作息之中,從中開悟,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守道容易悟道難。 第四、悟道容易發心難:有的人悟道了,卻選擇到深山裡閉關,他不管世間之事,也不發心弘揚佛法,更不發心廣度眾生,維摩詰居士曾批評此類小乘行者為焦芽敗種;佛陀也曾喝斥過二乘的弟子為自了漢,所以,悟道之後,要發大乘菩薩的菩提心,是不容易的。 圖/unsplash 修學佛法,先決的第一個條件要發心,發心才有動力。比方說施捨,發心才肯施捨;要精進,發心才有精進力;持戒,發心才會持戒,不發心什麼都難達成。所以「發心難」有四點: 第一、學道容易入道難, 第二、入道容易守道難, 第三、守道容易悟道難, 第四、悟道容易發心難。  

MORE

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素食的人可以吃蛋、乳酪、五辛等食物嗎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的生物,都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土作為營養,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准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圖/unsplash 總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點意義: 1.培養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較衛生。 4.維護生態。 5.增加耐力。 6.促進和平。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愛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師也有素食的。中國佛教倡導素食是為了實踐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後,能吃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無法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邊菜、三淨肉亦可。 吃蛋是否殺生,素食者可否吃蛋?此有二種說法:一說現代的飼雞產的蛋,並未受精,不能孵小雞,因此可以吃;一說佛教戒律中有一條譏嫌戒,是為避人譏嫌。若吃雞蛋時,逢人便要解釋,為避譏嫌,因此乾脆不吃。其實吃與不吃並不是很嚴重,只不過說明一個人持戒嚴不嚴謹、清淨不清淨而已。西藏佛教的喇嘛吃牛肉、羊肉,南傳、日本的僧人也吃魚肉,對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雞蛋並不是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於認為可以吃的人,我們不必批評他人犯戒;主張不可以吃的人,也毋須刻意自我標榜,或渲染讚美。 五辛是味濁之食,寺院道場裡所以不吃五辛的原因,乃五辛氣味渾濁,且易令人生起亢奮、不淨之想。佛教講清心寡欲,尤其道場是香花素果、清淨莊嚴之地,為免擾亂大眾修行,所以不吃五辛。 圖/unsplash

MORE

星雲大師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 文/星雲大師 現在世界上各大學所開的課程中,以「企業管理」為熱門學科。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僧團的發展,早已具備管理的制度,雖然歷經時代的變遷,僧團統領大眾的管理學也與時俱進,相當高明。從《華嚴經》裡,佛陀說三皈依:「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即可知道佛教僧團是最善於管理大眾的組織。 圖/unsplash 佛陀的管理學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度化憍陳如等五比丘,佛教僧團於焉成立,佛陀所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光是跟隨佛陀身旁的常隨眾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佛陀是如何領導這麼龐大的僧團呢? 圖/unsplash 以法攝眾,人我平等 佛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制度,打破當時印度社會的階級劃分;以緣起的道理駁斥了傳統創世主建立世界的學說;用三法印、四聖諦證實佛法的真實不虛。佛陀常說:「我亦僧數。」意思是說我也是僧團中的一員。又說:「我不攝受眾,我以法攝眾。」也就是佛陀不以領導者自居,而是以真理來攝受統理僧團大眾。 圖/unsplash 因此,佛陀所設立的僧團,完全是以人格的尊重而組成,凡是進入僧團的每一成員,都必須捨棄過去的階級、財富、名譽、地位,僅有內修果證階段境界的差別,而無外在身分階級的劃分,以長幼有序、互敬互愛為僧團的基礎。例如:比丘有比丘法;比丘尼有比丘尼法;菩薩有菩薩戒法;當僧團大眾有所爭執時,佛陀制定「七滅諍法」。 中心領導,分層教育 佛陀住世時,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及所說的教法為領導中心,次由有德比丘負起教授比丘、比丘尼的責任,並於每一僧伽藍推選出長老教授師,負責照顧住處僧伽,並且隨時呈報佛陀有關住處僧侶們弘法修道的情形。 圖/unsplash 托缽行乞,和合共住 佛陀初成道度化五比丘時,即訂下四依住: 1.依乞食 2.依糞掃衣 3.依樹下住 4.依陳棄藥等 四項理想生活的基本原則,並別立八不淨物,告誡比丘不得持受田宅園林、種植、儲積穀物、蓄養奴僕、蓄養禽獸、蓄錢寶貴物、蓄毯褥釜鑊、蓄象金飾床等八種障道的不淨物。其後,由於僧團的不斷擴展、雨季的困擾,及慈悲垂顧信眾之故,時或受衣、受請,或進而受施田園、房舍等,遂使僧團生活形式有所改變。由是,無論雨季的結夏安居,或平時的和合共處,皆形成生活上的共住制度。在共住規約上,僧侶除個人使用的衣缽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具,乃至房舍、園林等,均屬僧團共有,不得據為私有。對僧團器物的維護,則有工作上的分配;於每一住處僧團中,推選一位有德的長老,領導僧侶的生活作息,及擔任平時的教誡,並轉達佛陀僧事的發生。然這些生活型態的演變,對整體僧團而言,仍維繫於托缽制度的原則。 圖/unsplash 六和僧團,和樂清淨 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團,以共同行持六和敬,作為建立僧團的基礎。 即:1.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2.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3.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4.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5.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6.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定期集合,布薩說戒 佛陀定期於每月八日、十四(十五)日與僧眾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說戒,期使散布於各處的僧侶能定期集會,以達僧團修道生活的圓滿和諧。 僧伽羯磨,民主會議 羯磨制度是僧侶「僧事共決」的最高行政中心,主要目的在增進僧伽的和合。於每月十五日定期開會行羯磨,凡有平日違犯戒律者,即於此時針對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 依羯磨的類別,可分兩種: 1.諍事羯磨 2.非諍事羯磨 諍事,是指僧侶間發生諍論之事,及發生破壞僧伽和合的情事。凡此,都是屬於是非問題的裁判案件。非諍事,是關於僧侶的日常生活,及一般行事是否合法的處理指導,或新僧侶加入團體的裁決許可等種種生活上的議決案件。僧團的羯磨法可促進僧團社會組織的嚴密化,並能統攝僧侶彼此的和合互益,而令僧團成為共同遵守規律、推動愛語、利行、布施、同事的理想道德社會。 圖/unsplash 佛經的管理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有關管理的方法,可以說俯拾皆是。今以大家耳熟能詳的二部經典為例,略述如下: 《阿彌陀經》的管理學 在《阿彌陀經》裡,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善於營造管理的建築師。他所建造的極樂世界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微風吹動,街道皆以金銀琉璃鋪成,花草樹木香潔微妙,重重疊疊的景觀,非常莊嚴美麗。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交通管理順暢,沒有交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沒有男女糾紛;經濟管理完善,沒有經濟佔有;治安管理良好,沒有惡人陷害,大家都很安全,和平互助。 圖/unsplash 阿彌陀佛不僅是環保管理專家,更是善於領導駕馭眾生的人事管理學專家。他三根普被,教導眾生一心不亂的稱念其名,所以生活在極樂世界裡的眾生,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善根的諸善上人。他所領導的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尊重、包容、和樂、安詳。 圖/unsplash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管理學 觀世音菩薩是很高明的管理學專家,善於管理眾生,以救苦救難來領眾;以賜予福德智慧,滿足眾生的要求;以三十二應化身和眾生同事攝受。如〈普門品〉中所說:「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以散播慈悲,自利利他為眾生拔苦予樂。現代的管理者必須具備有觀世音菩薩隨處應現的能力,適當的滿足個人的需求,並且要建立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以解決現代人在組織中所面臨諸多問題,一如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圖/unsplash

MORE

星雲大師 生命的變化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生命的其他形式變化 文/星雲大師 生命的本體是不變的,但生命的現象必定是會變化。好比世界上有變性人,性別都能變了,貧富貴賤怎麼會不變化呢?佛教把變化叫做無常。無常不是不好,好的會變壞的,壞的也可以變好的。我很窮,不過我勤勞、多努力,將來就會有辦法;我很笨,我多讀書,慢慢的也會聰明一點。 圖/unsplash 我在童年的時候,家裡貧窮,沒有錢唸書。你想,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在家裡能做什麼?大人都出去了,我就把四處整理乾淨。當時燒火都是燒柴草,才一燒火馬上就不旺了,於是我就先耙灰,等大人回來要燒的時候,就比較好燒。 圖/unsplash 由於家裡貧窮,常常吃了早飯,不知中飯、晚飯在那裡,看到大人的困境,我就到外面去撿鐵釘,拿到人家蓋房子的地方,賣個幾毛錢。甚至去撿杏花,撿到以後,賣給藥房,也能得到幾毛錢。也曾經一大早去撿狗糞,賣給人家做肥料,也賣了幾個銅板。我雖然小小年紀,可是也懂得要幫忙家裡賺錢,自我期許將來我一定會有辦法,為什麼?因為我很勤勞。當家人沒有錢買米,沒有東西吃,我就把幾個銅板掏出來,很歡喜能為家庭盡一點心。 圖/unsplash 另外,家裡養的狗,只在晚上給牠吃一餐,所以我只要有了一點吃的東西,就偷偷的拿給牠們吃,讓牠吃到飽。甚至偶而有糖果,我也會分給鄰居窮苦的小孩子。我覺得我將來會有辦法,為什麼?因為我有愛心。雖然家庭貧困,但是未來會有變化的。 圖/unsplash 甚至出了家,老師對我的打罵、專制、壓迫,簡直是過著非人的生活,但是我也想這會改變的,因為現在是讀書、參學的階段,當然如此。幾年之後,我長大了,又會有變化的。因此我感到人生的無常好美,所以大家不要怕變化,只要你有信心、有慈悲,必定能改變一切。 圖/unsplash 就如這個世間,有時晴天忽然變成雨天,這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樹木花草需要雨水滋潤;天天下雨,突然變晴了,這也很好,因為陽光普照,做事比較方便。好比小毛蟲,牠也要變化,才能成為美麗的蝴蝶。 圖/unsplash 幾十年前,有一個信徒鼓勵我辦大學,他說要捐五千萬,我說:「不行啊!現在教育部不准我們辦大學,等到將來要辦學的時候再來找你!」他說:「不行,趁我現在有錢,五千萬你拿去,這個錢不會永遠是我的!等到我沒有了,你再跟我拿,我也沒辦法了。」雖然人生是會變化的,只要你用智慧、用發心隨遇而安,就能變好不變壞。比方要從愚痴變聰明,就要多用一點心;從貧窮變富貴,要多用一點力。生命裡有無限的力量,生命裡有無限的寶藏。 圖/unsplash 或許你感覺到人間不公平、不平等,時常受委屈,沒關係,只要我的心能平,縱然受到委屈,也能撫平。或許你覺得沒有好因好緣,發財、富貴都是屬於別人的,甚至本來有一個好因緣,可以賺到一筆錢,臨時卻又沒有了。忽然的因緣改變,表示我的因緣還不夠,還沒有成熟。因此人在世間上,窮則變,變則通,要會變,變化沒有什麼可怕的,就怕不會變化。 圖/unsplash 為了發展生命力,許多花草樹木,即使是生長在磚頭路、水泥路上,只要有一個縫,它都能夠生長。即使是牆頭上的一朵小花,隨風擺動,也能展現它的美麗,所以只要發揮我們的生命力,不必害怕世間的無常變化,因為隨著無常變化,反而會更美、更好。 圖/unsplash

MORE

星雲大師 生命的因緣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有關安樂死、基因改造、複製生命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 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短暫的時間,去創造永恆的生命呢?佛教認為證悟法身,生命即能永遠存在。因為法身盡一切時,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如佛陀雖然已於二千五百多年前進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卻留在無盡的時間,遍布在無限的空間裡。時至今日,大家仍然繼承著他的生命,並且不斷地在發揮著,這就是生命的永恆。 圖/unsplash 有人提倡安樂死,認為人在病重的時候,與其讓他痛苦的活著,不如幫他打一針,讓他免受病苦的折磨。佛教是個以慈悲為本的宗教,對於「安樂死」雖不絕對否定它,也不斷然肯定它。佛教認為,對於每一個生命都應本著愛心、慈悲心,讓他健康的存在。萬一不得已而必須施以「安樂死」,如果確認是出於慈悲心,是為了不忍病人受苦,也沒有什麼不對,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否以慈悲心為出發點。 圖/unsplash 佛教除了對人權的維護,更進一步重視「生權」的平等。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未來佛」,恭敬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權利。由於佛教提倡「生權平等」,自然跨越國界的藩籬,而能「天下一家」;自然泯除同異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圖/unsplash 正確觀念的建立對於個人的修身立業、社會的繁榮進步、世界的和平安樂,都有非常重要的關係。譬如有人認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因而一生自私自利,貪心缺德;有人不信因果,傷天害理,無惡不作;然而有些人凡事反求諸己,遇責不瞋,發憤圖強,改變別人對他原有的印象;有些人樂觀進取,遇到任何不幸的打擊,都能從困難中找到奮鬥的途徑,從哀傷中體會生命的喜悅。由於觀念的不同,造成個人的命運有如天壤之別。可見觀念影響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改變我們的命運。 圖/unsplash 佛教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雖然重視過去的命運,但是更注重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因為過去的宿業已然如此,縱然再懊惱,也無法追悔;但是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卻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妥善地利用每一刻真實的現在,前程仍然是燦爛的。因此,佛教主張不沉溺於過去命運的傷感之中,而積極追求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命運。 圖/unsplash 佛教認為控制我們命運最大的力量是「業力」。所謂業力是指行為的影響力:一個人身、口、意的造作有善有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古德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業力雖然能控制我們的命運,但是控制業力的卻在於我們自己,如果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不造惡業,廣植善根,我們的命運必定是光明平坦的。 圖/unsplash 佛經說,人活在世上,好比烏龜揹著軀殼一樣,負擔沉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脫離了這個沉重的軀殼,轉化了有形的生命。因此,當人臨命終時,應該告訴他,死亡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煙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 圖/unsplash 儘管科學發達,未來或許真有可能誕生出複製人,但是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科學家所複製的是有機體,心靈的能量無法複製。也就是說,複製品只是形體上的,身體可以複製,但生命的精神與意志無法複製,生命要用生命才能複製,一切都不離「因果」。 圖/unsplash 基因是生命的密碼,但基因不是一成不變的,基因的內容也有因緣業報的關係。根據一項報導指出,基因不是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就永遠不會改變,它是從孕育時起就接受外界的指示而加以回應表現。也就是說,基因不是操縱人類行為的推手,而是被人類的行為所左右,所以「業」才是我們生命的主宰。

MORE

星雲大師 勇於認錯是美德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學習認錯 文/星雲大師 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勇於認錯,此乃智者之舉;不肯認錯,終將失去進德的機會,殊為可惜。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錯,有時候錯誤只是自己的一時疏忽所造成,並不構成太大的得失;但如果不認錯,可能犯了「戒禁取見」,後果不可收拾。所以一個人的際遇安危、成敗得失,往往和自己能否「認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趙國名相藺相如能夠「相忍為國」,固然贏得後人尊敬,但廉頗勇於認錯,登門「負荊請罪」,同樣流芳千古。 圖/unsplash 承認錯誤,需要勇氣;能夠勇於認錯,才有機會重新做人。西晉時代的周處,少時橫行鄉里,成為父老口中的「三害」之一。後來發憤認錯改過,不但為地方除害,而且從軍報國,完全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成為悔過向善的典範。可見一個人唯有「勇於認錯」,才能獲得大家的諒解,才有重新出發的機會。 圖/unsplash 佛教非常注重「認錯」的美德,所謂「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不怕犯錯,就怕沒有認錯的勇氣。勇於認錯的人,大多容易進步。近年監獄裡的刑事犯,改過遷善,重修學業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凡是覺得沒有力量認錯的人,死不認錯,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更加十足墮落,殊為可歎! 圖/unsplash 「認錯」沒有大小之分,認錯要能坦誠,是否真心能改,就在於我們是否具有「勇氣」。歷代「下詔罪己」的帝王,反而更增賢名;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紐約市長任內,曾經當眾坦承自己因一時不察通過議案,結果贏得更多人的尊敬;西元前三世紀統一全印度的阿育王向小沙彌賠罪,自古以來,沒有人恥笑阿育王以九五之尊禮拜道歉,反而同聲讚美他「勇於認錯」的美德。 圖/unsplash 所以,「認錯」不但不會失去自己的身分,反而能贏得更多的尊重。我國做大官的人,往往死不認錯,最後成了最大的輸家而抱憾終身。認錯,實在是一門很高的人生哲學,值得世人深思。 ──摘自《迷悟之間•認錯的美德》

MORE

星雲大師 因緣具足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慧學-緣起 文/星雲大師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圖/unsplash 此外,現起和存在的因緣,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這種看似牽扯不清,複雜而綿密的互動關係,就形成了解釋宇宙萬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這個道理就叫做「緣起」。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緣起法。 圖/unsplash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性。《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佛經上說「一切法因緣生」,就是指緣起。但是,緣起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制定的,而是宇宙人生本質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佛陀只是發現了這個自然的法則而證悟成佛,然後將這個證悟的道理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起,主要而力強者為因,次要而力弱者為緣,透過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才有一切法(事事物物)的生起。例如:一粒種子撒在泥土裡,必須施肥、澆水,以及有充足的空氣、陽光,才能長成一棵大樹。其中,種子是「因」,泥土、陽光、空氣等等為「緣」,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才有長成大樹的「果」。 圖/unsplash 如果從有情眾生的生命流轉來看緣起,佛陀告訴我們,生命不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是由自己造作而成的,並且不是單一原因而來的,它是由「十二有支」因果相續而成的。十二有支又稱「十二因緣」、「十二緣起」,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緣起表現在有情生命的流轉上,稱為「十二緣起」;表現在世間事事物物的生成上,則稱為「因緣所生法」。 圖/unsplash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而從因到果,緣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成因素。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藉的四種緣,稱為四緣,即: 一、因緣 因緣是指產生自果的直接內在原因,例如:由種子而生芽,種子就是芽的因緣;換句話說,一切有為法中,能親生自果的,稱為因緣。 圖/unsplash 二、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是指在心、心所的相續中,由前一剎那而開引後一剎那生起的原因。也就是心、心所於前一剎那滅謝,復給予後一剎那生起的力用。前一剎那的心法與繼之活動的後一剎那的心法,這種同起的、無間斷的相續關係,稱為等無間緣。 圖/unsplash 三、所緣緣 所緣緣略稱為緣緣,是指心法、心所法所攀緣的一切對象,也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對內心所產生的間接與直接的緣。例如:眼識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耳識必以一切聲為所緣緣,乃至意識必以過去、現在、未來等一切法為所緣緣。 圖/unsplash 四、增上緣 增上緣是指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等三緣以外,一切有助於或無礙於現象發生的原因條件。 以上四緣,可分為直接的因生果的關係,這就是因緣;另一種是間接的、疏遠的因生果的關係,包括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圖/unsplash 此外,若就諸法的生起與四緣的關係而言,在物質現象的色法上,只須親因緣和增上緣二者就可發生作用;但在精神現象的心法上,則須四緣具備才能發生作用。

MORE
/9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