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宣布,隔離民眾住防疫旅館費用,由中央預算處理。圖為民眾拖著行李搭乘防疫專車,準備前往防疫旅館隔離。圖/侯永全
文/沈旭凱
台灣新冠疫情仍在流竄,很多民眾因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導致被匡列、隔離,必須自費居住防疫旅館,14天下來,費用可能比工作月薪還高,民怨四起,指揮中心今天終於宣布費用由中央預算處理,但另有醫護染疫補償金過低爭議待解,兩年多來,疫情衝擊經濟,民眾並不好過,政府防疫紓困特別預算高達8400億,錢是否花在刀口上,審核機制應該公開透明。
防疫兩年多期間,隨著疫情忽高忽低,民眾防疫心理也逐漸鬆懈,進入場所掃描實名制,一直存有許多漏洞,除了商家輕忽,最主要還是因為民眾擔心萬一有人確診,自己不慎足跡重疊,被匡列隔離,工作大受影響,還要花錢到防疫旅館坐牢,例如曾經有人經過14天檢疫,入住防疫旅館費用達4萬餘元,可能工作月薪還不夠付帳。
如今自費入住防疫旅館爭議多日,在民間引起沸沸揚揚,民眾在防疫期間蒙受經濟損失不說,物價也飆漲,生活愈來愈辛苦,不滿情緒竄燒。如果再不滅火,民意風向球一轉,勢必有損政府威信,尤其對年底大選有所衝擊。
在各方壓力之下,指揮中心今天終於鬆口宣布由中央預算概括承受,設下停損點。中央既然願意花這個錢,其實就應提前部署,讓政策配套措施完善,也就不會發生爭議了。
另外,醫護在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抗疫,需要政府當後盾,衛福部去年3月還特地提高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35萬至100萬元,但近日有北市醫生指出,自己染疫後出現肺纖維化,且受長新冠後遺症影響,卻僅獲6萬5千元補償,醫院有10多位醫師確診,有一半的人都還沒收到審定補償金公文通知。
指揮中心雖解釋,醫護染疫補償金由中央審議小組審議,係因個人染疫後傷害程度有所不同,經審議小組公平處理。
至於補償多少,中央既然有審核機制,應不至於刻意偏頗,但為了杜悠悠之口,縱然無法公開,至少要向染疫醫護解釋清楚,讓他們心服口服,如有不公,應盡速補足,以免動搖軍心,影響後續抗疫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