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北榮證實頑固型憂鬱症遺傳風險 一親等罹病機率增9倍

【本報台北訊】憂鬱症對於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團隊研究發現,頑固型憂鬱症(TRD)患者,其一親等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多增加9.16倍,且與一般人相比,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機率也增加2到3倍的機會。此研究為全球第一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今年四月獲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AMA Psychiatry」刊登。 李正達指出,憂鬱症患者若長期未獲控制,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自殺風險,且會加速大腦退化;然而超過三成的憂鬱症患者,屬於「頑固性憂鬱症」,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效果不佳,經研究顯示,頑固性憂鬱症患者比一般憂鬱症患者,有著更明顯的大腦功能缺損。 李正達表示,如果患者的年紀都是48歲,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頑固型憂鬱症患者,大腦皮質活性與一般憂鬱症患者相比下降較為顯著,也解釋頑固性憂鬱症患者的認知功能表現下降,且社會職業功能有所減損。 李正達表示,先前研究已經發現,若憂鬱個案對於特定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良好,則其家族中另一憂鬱成員對於同一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大多也會不錯,加上基因研究顯示,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突觸、神經可塑性、腦部滋養因子等相關基因的變異性有關。雖然目前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但已暗示頑固型憂鬱症與遺傳有高度關連。 李正達團隊研究我國人民就診資料,在串接不同資料庫後找出患者的一親等,如父母、子女後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一親等,不但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像是焦慮症、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思覺失調症等。 李正達說,病患對於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並不代表對其他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就沒有效,更早期積極的開立有效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式,像是重覆透顱磁刺激術(rTMS)可幫助改善症狀。 以相同年紀非頑固性憂鬱症與頑固性憂鬱症的患者相比,大腦皮質活性與一般憂鬱症患者相比下降較為顯著。圖/台北榮總提供

MORE

國際研討會明登場 園藝治療 推動綠色處方箋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以園藝為主的「綠色處方箋」,是「社會處方箋」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台灣的園藝治療,在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創會理事長黃盛璘的培訓與帶領下,受過專業訓練的園藝治療師們已陸續進入各社福機構、社區、醫療院所中,以園藝治療的模式,在各族群展現出輔助治療的成效。 第十七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將於明日在亞東紀醫院揭開序幕。本次研討會由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亞東醫院與環保組織荒野保護協會共同主辦,延續多年來致力推廣「綠色照護」理念,促進自然環保與醫療保健的互相合作,更引用英國「社會處方箋」概念,推動「綠色處方箋」,期許成為新時代「環保」與「健康」兩者並重的新趨勢。 亞東醫院精神科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表示,醫師的處方本來就不僅限於開立藥物。指示病患進行復健、建議接受心理治療,都是處方的一種。

MORE

女性搶救掉髮危機 別相信偏方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時間就是髮量!搶救秀髮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醫師提醒,年齡老化是掉髮的元凶,提早保養頭皮及秀髮相當重要。雖然掉髮是人體代謝的正常現象,但若發現每天掉髮超過一百根,就應該提高警覺。 璞之妍診所副院長張佳穎表示,「顏值」是許多女性老化過程最在意的部位,但頭髮稀疏程度更是「顯老」的重要關鍵。根據門診經驗,女性因頭髮問題就醫的前三名類別,包括女性雄性禿、壓力性落髮及產後掉髮問題。 張佳穎醫師說,不少女性對掉髮仍充滿錯誤迷思,例如擔心常洗頭更容易掉髮,或只有男生才會有遺傳性落髮或出現雄性禿,其實「女性雄性禿」患者也不少,通常會以頭頂部分頭髮變細、變空來表現。 另外,許多女性一發現頭髮稀疏,就急著買生髮水或聽信偏方亂塗產品,結果不但效果差,還會造成更嚴重掉髮危機。她提醒,若發現髮際線後退變高、頭頂分線變寬、頭髮變細或馬尾愈綁愈小束等情況時,最好盡快就醫檢查,避免錯失搶救秀髮的黃金時機。 張佳穎表示,人有高矮胖瘦,毛囊也有天生多寡之分,有人頭髮粗硬、有人細軟,本來就會有些個體差異,但如果掉髮異常增加,從梳頭髮掉幾根變成一大堆,或是發炎、癢等頭皮不舒服的狀態,就需要就醫。  

MORE

玫瑰斑生活日記 助患者揪復發誘因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四月為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今年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為了響應國際玫瑰斑月,並加強全國民眾對於玫瑰斑的認識以及遠離反覆復發,特別發起「玫瑰斑生活日記」,鼓勵病友紀錄每日生活與皮膚情況。記者會也邀請藝人李懿分享親身玫瑰斑經驗,呼籲民眾重視復發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會更持久穩定。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理事長暨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表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炎,在患者臉部常會出現反覆或持續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粗與血管擴張等症狀,男性與女性比例約1:3,女性發生率較男性高很多。 近年來,玫瑰斑的治療進步,已經有不錯成效,但在臨床上常觀察到,最讓玫瑰斑患者困惱的是即使在療程結束後,還是可能會有「復發」情況。如何避免以及預防玫瑰斑復發,變成醫病雙方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邱品齊醫師說,若玫瑰斑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因為內外在相關誘因造成臉部泛紅,休息15分鐘或涼敷後還無法明顯退紅,甚至伴隨著粗癢、乾燥、刺痛、灼熱、丘疹或是膿皰等症狀,觀察一周症狀仍不見改善,還會反覆發作,就可能是玫瑰斑復發。 林口/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王芳穎醫師表示,玫瑰斑的治療需要尋因解果,找到一位專業的皮膚科醫師長期追蹤治療,是解決玫瑰斑問題的不二法門。她指出,除了儘量避免來自保養、飲食、環境等來自生活中刺激之外,養成記錄生活日記的習慣,也是改善玫瑰斑問題的一個小祕訣。 因為玫瑰斑的誘發因素因人而異,認真執行「玫瑰斑生活日記」記錄,有助於找出專屬自己的復發因素。從日記中的發作紀錄,可統計歸納出可能造成自身皮膚的惡化因素進而控制,患者也能藉由日記抒發心情、緩解壓力。

MORE

時間就是髮量?當心偏方釀掉髮危機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時間就是髮量!搶救秀髮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醫師提醒,年齡老化是掉髮的元凶,提早保養頭皮及秀髮相當重要。雖然掉髮是人體代謝的正常現象,但若發現每天掉髮超過100根,就應該提高警覺。 璞之妍診所副院長張佳穎表示,「顏值」是許多女性老化過程最在意的部位,但頭髮稀疏程度更是「顯老」的重要關鍵。根據門診經驗,女性因頭髮問題就醫前三名,包括女性雄性禿、壓力性落髮及產後掉髮問題。 張佳穎醫師說,不少女性對掉髮仍充滿錯誤迷思,例如擔心常洗頭更容易掉髮,或只有男生才會有遺傳性落髮或出現雄性禿,其實「女性雄性禿」患者也不少,通常會以頭頂部分頭髮變細、變空來表現。 另外,許多女性一發現頭髮稀疏,就急著買生髮水或聽信偏方亂塗產品,結果不但效果差,還會造成更嚴重掉髮危機。她提醒,若發現髮際線後退變高、頭頂分線變寬、頭髮變細或馬尾愈綁愈小束等情況時,最好盡快就醫檢查,避免錯失搶救秀髮的黃金時機。 知名藝人温嵐,今(25)日在記者會中分享,最近勤跑兩岸演唱會活動,不只工作壓力大,也因表演常常要吹、染、整燙頭髮,擔心秀髮受到傷害,每次照鏡子都特別留意「髮際線」有沒有出現後退情況,差點成了髮際線強迫症受害者。 最近剛好代言目前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已核准通過的居家型第三代「雷射帽」,攜帶相當方便,除了工作空擋就可以戴著養髮外,在家使用更能享受「醫美級」的頭皮照護,幫助她維持健康而光澤的美麗秀髮。

MORE

台大公衛研究 新住民子女「飲食失序」風險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新住民人口持續增加,為釐清台灣新住⺠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飲食失序行為的差異,台大公衛學院陳端容教授研究團隊,2019年3月至6月間於新北市3所國中37個班級,收集共729名13至16歲國中生資料進行分析。今(25)日公布研究結果,顯示新住民青少年的異常飲食行為傾向,高於一般青少年。 台大公衛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今(25)日發表「跨文化影響下的飲食失序行為:台灣新住民與本土青少年的比較研究」,透過量表分析新北市729名國中學生,結果顯示,新住民子女飲食失序達16.85%,較非新住民青少年要高,此與其家庭健康識能、社會認同需求強度等相關,需要學校與家庭持續關注。 陳端容說,世衛組織2020全球肥胖年報指出,台灣為東亞肥胖率最高的國家。台灣19歲以上成人過重/肥胖率達50.7%,約30%國中生為過重與肥胖。過重與肥胖體位,易引發頻繁的節食或禁食與暴食循環、進食的內疚感、對身體形象過度關注與曲解,或是過度運動等異常行為,簡稱為飲食失序, 在青少年及青年族群中發展成「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的風險最高。 她指出跨國、跨文化家庭遭逢的3大可能困境,首先是「健康識能不同」,新住民媽媽對孩子的肥胖健康風險可能持較寬鬆態度;其次,是「社會認同需求強度不同」,對同儕嘲弄的易感性也不同;再來,為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壓力,可能會增加新住民子女對身體意象的「過度修正」。 陳端容教授(中)表示,如何減少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肥胖的偏見和歧視,為未來努力方向。圖/記者陳玲芳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夏曉鵑指出,新住民孩子有飲食失序表現,背後更大的原因可能是「焦慮」。國內推出新南向政策,宣稱尊重多元移民,實則不然。以新住民二代來說,即便各項表現很好,仍會有「冒牌者症候群」,因為自身種種表現很怕被貼上標籤,全身處於防衛狀態,要符合大家期待,反而成為壓力,轉化為飲食失序。 台大行社所所長張書森指出,飲食失序行為在國中生身上約有1/10比例,但在新住民子女身上則有1/6,可能是心理困擾的結果,或其他心理困擾的早期症狀;長期飲食失序,可能演變成「飲食障礙」,國外研究飲食障礙者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提醒家長及相關團體,應多關心青少年的健康議題。 陳端容表示,新住民家庭處於社會經濟相對弱勢,文化適應問題,是否使新住民子女承受身心健康問題,仍未有定論;如何減少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肥胖的偏見和歧視,為未來努力方向。

MORE

推動「綠色處方箋」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以園藝為主的「綠色處方箋」,是「社會處方箋」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台灣的園藝治療,在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創會理事長黃盛璘的培訓與帶領下,受過專業訓練的園藝治療師們已陸續進入各社福機構、社區、醫療院所中,以園藝治療的模式,在各族群展現出輔助治療的成效。 第17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將於4月27日在亞東紀醫院揭開序幕。本次研討會由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亞東醫院與環保組織荒野保護協會共同主辦,延續多年來致力推廣「綠色照護」理念,促進自然環保與醫療保健的互相合作,更引用英國「社會處方箋」概念,推動「綠色處方箋」,期許成為新時代「環保」與「健康」兩者並重的新趨勢。 大會邀請來自英國、日本、以及新加坡的專家分享各國在綠色處方箋領域的經驗。首先,英國實踐工作者Damien Newman介紹英國如何透過社會處方箋體系,推動參與治療性園藝活動的綠色處方箋模式;接著,日本西野醫院的院長西野憲史介紹日本在園藝治療方面的研究開發與社會實踐;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的副處長黃健瑋,則分享如何運用國家公園提升社會福祉規畫。 我國代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的劉建良醫師,則介紹其為失智症患者打造博物館處方箋,以及植物園處方箋方面的經驗和過程。 「社會處方箋」在英國已實施多年,且部分納入國家給付。前政務委員陳錦煌醫師,多年來一直在嘉義新港推動以「健康社區」為基礎的社會處方箋。在去年第16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上,他也分享了這項新港經驗。其社會處方箋,不僅包括藥物處方,還將園藝、農作、音樂、文化等團體活動,納入健康照護範疇。 亞東醫院精神科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表示,醫師的處方本來就不僅限於開立藥物。指示病患進行復健、建議接受心理治療,都是處方的一種。亞東醫院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築馨園,引入園藝治療已邁入第16年;而家庭醫學部的安寧照護馨寧病房,亦設有專屬的空中花園,可供末期病人駐足安歇。

MORE

半杯咖啡館 爺奶扮服務生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實在有夠香!啜飲兩口咖啡,苦甘的滋味讓人精神百倍!」早上不到九時,大田社區活動中心瀰漫著陣陣的咖啡香,喜歡咖啡的阿公、阿嬤們小心翼翼地端著他們的「半杯咖啡」喝了起來。 高雄市甲仙區算是偏鄉,年輕人多外出謀生,高齡化社區的長輩不少人是獨居,午餐只能自理或是到社區活動中心共餐。長輩在活動中心除了學畫畫、手做工藝品之外,大田社區活動中心理事長張琪也分享喝咖啡的樂趣及浪漫,於是讓長輩從手沖咖啡學起。慢慢地,這群老頑童也從「苦甘」的咖啡中領略到不同於傳統青草茶、茶米的滋味。 九十歲的潘三妹說:「看似醬油的咖啡,苦甘的口感餘韻很好!」八十歲的潘英雄說喜歡沖泡咖啡的感覺。 除了品嘗咖啡,長輩也當起咖啡館的大齡服務員,當有人來參訪,爺爺奶奶也穿起圍裙,忙著沖煮咖啡,接力端咖啡上桌。 大齡阿公、阿嬤小心翼翼地緩步行走,卻仍克服不了手抖的障礙,於是常常端上桌的咖啡都只剩半杯,於是張琪和長輩索性就將據點命名為「半杯咖啡館」;此後,每杯上桌的咖啡乾脆都盛裝半杯,而且每杯價格也以半價五十元收費。

MORE

投器官所好慎選食材 吃出健康增添免疫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器官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根本,人們卻因「習以為常」而疏忽照顧,甚至在日常飲食生活中,不斷做出許多傷害器官的行為而不自知。究竟,人體主要的8大器官喜歡什麼?害怕什麼?請跟著營養師一起,「投」器官所「好」,吃出健康來! 營養師高敏敏,特別歸納出人體8大器官最「害怕」的事,並提供最佳「照護」指南。 1.胃怕撐 營養師常說「不要吃到撐,吃8分即可」,控制食量很重要,因為長期處於很撐很飽的狀態,我們的胃就需要一直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如此胃黏膜容易受傷,不利於修復,可能導致胃負擔變大。 健胃食材:秋葵、山藥、木耳。富含多醣體、黏蛋白的食物,可增加胃黏膜的保護力。 2. 肺怕煙 肺不僅怕菸,其實燒金紙、點蚊香、放煙火等,都可能產生危害肺部的PM2.5。長期吸入有害物質,恐對呼吸道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孩童腦部發展。 顧肺食材:番茄、芭樂、白蘿蔔。營養素可幫助修復肺細胞,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避免二手菸及空汙危害! 3. 肝怕酒 若長期飲酒過量,恐導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尤其體脂較高的人,更容易受酒精的傷害。 保肝食材:芭樂、深綠色蔬菜。含有維生素C營養素,與Omega-3好油,可幫助肝臟排毒、抗發炎。 4. 腸怕堵 便祕不僅會造成皮膚粗糙、口臭、肥胖等,糞便如果留在腸道內太久,毒素會長期刺激腸黏膜,易導致大腸癌。 整腸食材:木耳、南瓜、奇異果。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植物膠,皆可促進消化蠕動,幫助排便更順暢。 5. 心怕鹹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導致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而鈉含量過高的食物 ,會使血管內水分增加,易導致高血壓,尤其心血管疾病好發在肥胖者、老年人與長期菸酒者。 養心食材:堅果、酪梨、香蕉。除了平時要控制鈉含量外,也要多注意脂肪攝取,避免脂肪堆積於血管內壁,也要保持運動習慣、戒菸酒 ,才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6. 腎怕渴 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攝取2000~3000c.c.水量,若水分攝取不足,會使尿液濃縮,長期下來易導致結石。 顧腎食材:白開水、牛奶、黑豆。每日足夠飲水,可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澱,而每日攝取1000毫克鈣質,也可以降低腸道對草酸的吸收,降低尿鈣濃度。 7. 胰怕醣 胰臟有調節血糖的功能,若暴飲暴食,一次有太多的血糖震盪,長期下來,使胰島素敏感度降低,易導致糖尿病。 顧胰食材:玉米、雞蛋。首先,要避免高糖及精緻澱粉,提高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也優先選擇低GI食材,維持血糖平穩。 8. 膽怕油 形成膽結石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攝取高油食物,會導致膽固醇濃度過高,沉積在膽囊壁上,如果兩餐間隔太久,膽囊太久沒有收縮,也很容易膽汁堆積、形成結石。 保膽食材:菠菜、燕麥。蔬果的膳食纖維,可幫助吸附膽酸,除應避免過度油膩食物,也要記得三餐定時。

MORE

9歲童體味重遭霸凌 家長求助皮膚科「清新門診」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提及青春,總覺得應該要留下美好難忘的記憶,但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青春期或許來的太快太早,第二性徵提早報到,腋毛、腋下的異味恐跟著來。醫師曾遇9歲童,因體味重慘遭霸凌,家長求助皮膚科「清新門診」後,問題終獲解決。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21年10歲以下青春期提早報到的孩童,就醫突破2.5萬人次,五年內增加快1.5倍以上,迅速攀高。 近期皮膚科腋下清新門診中,未成年的青少年就診人數大幅增加,因為腋味問題落入「少年狐臭的煩惱」,讓文藝青年變成「聞腋」青年,恐讓轉大人開心的喜悅,變成人格自信發展的阻礙。 社團法人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廖怡華醫師表示,臨床經驗發現,近年皮膚科腋下門診有3成為爸媽陪同看診的青少年,年齡最小9歲女童因腋下狐臭困擾,在校慘遭霸凌,家長帶她求診皮膚科「清新門診」除味。 腋下問題提早到來與「荷爾蒙」提早激發汗腺有關,女性受荷爾蒙影響又比男性更活躍,就診率也比男性更高。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醫師表示,提前覺察腋下問題,可透過「聞、望、問、切(check)」口訣。聞:腋下是否有特殊異味;望:腋下衣服上是否留下溼黃汗漬;問:家族中是否有狐臭遺傳史;切(Check):檢查是否有溼耳垢,若出現以上情況,就應及早就診。 購物專家張維尼,家中六人就三人有腋下問題,遺傳機率高達一半,經過藝人朋友分享,決定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前往「清新門診」,透過無須動刀的「微波熱能止汗術」治療,輕鬆擺脫腋下問題。目前大女兒療程後已兩年多,重拾自信及最熱愛的舞蹈,開心重返清新,享受美好青春。

MORE
/15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