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科技 | 人間福報

生活

國科會推動動物實驗減量 仿生皮膚、電腦模擬可替代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今天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我國於2022年成立「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為全球唯一涵蓋3R的跨部會推動機制,針對化粧品、化學品、農藥導入102種替代測試方法,如運用人類仿生皮層,進行皮膚刺激性及腐蝕性試驗,可達到動物實驗減量之目標。 為呼應4月24日世界實驗動物日(The World Laboratory Animal Day),表達對於實驗動物的感謝,回應動物實驗減量的國際趨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日舉辦「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推動成果記者會,展現我國在動物實驗替代方法推動上,達成實驗動物之取代、減量、優化的階段性成果。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我國於2022年10月成立「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運用跨領域科技,致力達成動物實驗3R(Replace取代、Reduce減量及Refine優化)目標,減少不必要或不符合人道精神的動物實驗,同時加速生醫轉型,展現我國保護動物的核心價值。 吳政忠提到,動物實驗替代科技的發展主軸除了保護動物外,也是生醫產業進到AI與晶片世代的機會之一,在動物實驗外,闢建一條新興的生醫研究與新藥開發路徑,提高臨床前試驗及藥物測試的效率,對接未來精準健康需求,同時也強化未來因應新興疾病的反應速度與韌性。 國科會「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計畫」期程為2024年至2027年;國科會簡報指出,台灣動物實驗替代科技跨部會平台是全球唯一涵蓋3R的跨部會推動機制,目前農業部、環境部、衛生福利部採納替代方案,法規中導入102種替代測試方法。 國科會舉例指出,可運用人類仿生皮層,取代實驗兔,進行皮膚刺激性及腐蝕性試驗,包含化粧品、化學品、農藥;另外農業部建立「新穎皮膚過敏性評估平台」,不同於以往進行動物實驗,運用AI電腦模擬結合人體細胞試驗,試驗期程可縮短8成以上,且不需要犧牲或傷害任何一隻動物。

MORE

工研院創新科技八度奪愛迪生獎 本年度斬獲1金3銀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工研院連續八年獲獎,與國際大廠陶氏化工(Dow)、康寧、杜邦(DuPont)共同在國際發光,在全球近400多項技術、產品中,勇奪1金3銀,總計擒獲4面獎牌。 工研院指出,「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降眼壓的成效優於國際領先大廠,為台灣在眼科學創新(OPHTHALMIC INNOVATIONS)新藥拿下第一面金牌;「細胞功能之鑰」則是針對異體細胞治療所建立的精準化與標準化細胞篩選機制,獲得銀牌獎。 「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同樣擒獲銀牌獎,協助台廠打入國際Micro LED穿戴顯示器裝置產業;以及「高效潔淨聚酯溶解脫色技術」可助紡織業提高織物回收效益,也榮獲銀牌獎。 愛迪生獎執行總監法蘭克(Frank Bonafilia)表示,工研院不間斷的創新研發就像創新基地,並且在研發過程中,考量技術是否符合供應鏈需求,也專注在謀求人們更好的生活。過去八年來,工研院持斷研發顛覆市場(game-changing)的產品,工研院的「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更是顛覆市場的絕佳案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近年從事市場導向研發,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已有顯著成果,本次共有四項技術獲獎,涵蓋生醫、紡織、顯示器等關鍵領域,皆有具體產業化效益。 劉文雄指出,「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已技轉信力碩德,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細胞功能之鑰」已技轉給國內廠商,並進人體臨床試驗階段;「高效潔淨聚酯溶解脫色技術」正跟國內紡織業者進行驗證當中;「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更攜手宏齊、鴻海、英濟、沛錦、追風、佐臻、優美特創新材料、台灣奈晶、信捷等上中下游廠商,進行技術落地驗證。

MORE

日本AI工具以數據分析 預測員工何時離職

【中央社/東京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人工智慧(AI)工具,擔心員工流動或想知道新聘人員能堅持多久的老闆們現在能求助於AI,預測下一個可能離職的員工。 法新社報導,這項AI工具由日本研究人員開發,目的是要幫助管理階層為員工提供針對性的支持,防止他們離職。 由東京都市大學(Tokyo City University)教授白鳥成彥和東京一家新創公司合作研發的這個AI工具將處理公司員工出勤紀錄,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 這項工具也分析已離開公司或請假員工的資料,為每家公司建立員工流動模型。 媒體教育專家白鳥成彥19日告訴法新社,這樣一來,當輸入新聘員工資料時,它就會「以百分點」預測誰有辭職的風險。 圖/Freepik 白鳥成彥表示,「我們正在與幾間企業合作測試這項AI工具,並為每家公司建立模型。」 他指出,由於AI顯示員工可能正面臨困難,老闆可以利用結果向高風險員工暗示,公司已準備好提供支持。 研究人員以先前一項研究為基礎來建立這項工具,研究利用AI預測可能輟學的大學生特徵。 他們現在正計畫進行升級,使這項AI工具能透過分析新進員工面試資訊、特徵和個人經歷,推薦適合新員工的工作任務。 日本企業傳統上每年都會在同一時間僱用畢業生,根據政府資料,這些社會新鮮人每10人中有1人會在1年內離職。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顯示,3年內約有3成大學畢業生會離職。 圖/Freepik

MORE

創新材料 智慧手表、智慧手機愈撞愈堅固

編譯/韋士塔 功能先進的科技產品日益精巧,但這些裝置會遭逢的一項問題是,一旦摔落、受到撞擊時容易損壞,耐用性不足。為了提升這些產品的耐用性,美國默塞德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Merced)的科學家正開發一種創新材料,除了具備感測器及穿戴式裝置應有的導電能力,還能在受到撞擊或拉伸時變得更具韌性,讓產品更堅固。 研究團隊2024年在美國化學會(ACS)春季會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指出,意外事件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例如智慧手表、智慧手機摔落或被猛烈撞擊,往往導致這些裝置毀損。有鑒於此,研究團隊開發一種柔軟、有彈性的「適應耐久性」(adaptive durability)材料,是未來穿戴式裝置或客製化醫療感測器的理想材料。 研究人員指出,在材料學中,「適應耐久性」代表這類材料足夠堅韌,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也能避免受損、抵抗壓力。 參與這項研究的材料科學家王悅(Yue Wang,音譯)表示,開發這種新材料的靈感來自烹飪用的米澱粉;她說:「玉米澱粉摻水後可以攪拌,輕輕攪拌時有如液體,但快速施加壓力時,玉米澱粉漿就如同固體。」 王悅解釋,玉米澱粉漿具有非牛頓流體(Non-Newtonian fluid)特性,性質介於液體與固體之間。非牛頓流體的表面受到快速強力的衝擊時,會變得很硬,並出現固體特性。當表面壓力較小時則呈現液體性質。這個原理是因為用力擊打非牛頓流體時,壓力會均勻地傳遞到每一個分子顆粒,強大的分子間作用力,會產生反作用力,感覺非牛頓流體有如一堵牆。然而,如果慢速施加壓力,就能輕鬆地穿透非牛頓流體。 為了開發更耐用的科技裝置材料,王悅及研究團隊成員嘗試找出具有類似特質的聚合物固體導電材料。過去已有科學家開發出使用共軛聚合物(conjugated polymers,具導電性的長條狀分子)製造柔軟且可彎曲的材料,但大多數柔性聚合物若重複受到強力衝擊就會破裂。 王悅的團隊以此為基礎,嘗試各種共軛聚合物的組合比例,開發出耐用且具備非牛頓流體特性的材料。 研究團隊最後使用多種分子,組成一種薄膜,當受到快速衝擊時會變形或拉伸;這種聚合物可幫助材料導電,且具備韌性。受到撞擊時,這種材料會變得更堅韌,並可吸收衝擊力,保持材料的完整及導電性。 研究團隊表示,新材料涉及複雜技術,未來若能量產,將可大幅提升智慧手表、穿戴式感測器或健康監測器的耐用性;此外,客製化的電子義肢也是這種多功能材料的應用範圍,有望製造更耐用的3D列印義肢。 王悅認為,開發新材料有可能改變未來,她非常期待創新材料能推動更靈活、更耐用的生物感測及各種裝置。

MORE

工作被AI取代?9成上班族有危機感、逾6成想靠AI加薪

【本報台北訊】近年來AI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科技進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調查發現,多數上班族對AI有濃濃的危機感,9成認為AI會取代某些工作;在上班族心目中,最危險的職業有翻譯、客服、產線、以及櫃台;至於擁有AI技能,能不能為自己鍍金?6成3想靠AI技能加薪,期待加薪6736元。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隨著AI應用融入生活,高達98%的上班族都有使用AI應用的經驗,最常接觸的項目依序為語音助理、影像生成、智能客服、餐飲業的自助點餐系統,以及語言生成的AI模型;上班族使用AI的主要目的為提高工作效率59.3%、找資料56.9%、娛樂休閒41.8%、對新科技感興趣41.2%。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翻譯、客服、產線和櫃台的工作,通常包括大量的重複性任務,舉例來說客服處理的問題大多是相似的諮詢,只要依據既定的操作手冊就能解決,而生產線依賴的是標準化的生產流程,這些常規性的任務正是AI所擅長的工作,因此特別容易被取代。 隨著AI系統在語言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的能力不斷提高,更能精準地解決翻譯與櫃台工作。 曾仲葳指出,儘管AI的出現衝擊部分的職務,但同時也促使企業招募更多新興人才,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資料庫顯示,過去一年AI的相關職缺成長幅度達到3%,包括大數據分析師、人工智慧工程師、資料科學家、演算法工程師、AI溝通師,都是當前的熱門職缺。 至於擁有AI技能,能不能為自己鍍金?9成3的上班族認為學習AI可以增加就業競爭力,且認為不學習會被淘汰佔63.6%比率最高,其次是減輕工作負擔49.6%、便於轉換道37.5%、升職加薪29.0%。 一旦掌握AI工具,上班族對薪資的期待如何?6成3的上班族認為學會AI對提升薪資有幫助,平均可以加薪6736元。 不只上班族會主動使用AI應用來提高作效率,AI在企業組織的運用也逐漸提升,調查顯示有將近9成的企業對AI抱持正面的態度,包括開放員工依個人需求使用36.4%、正面鼓勵員工了解新知30.3%,更有超過2成已將AI應用融入公司作業流程當中,其中以資訊科技業、醫療業以及金融業轉型速度最快。

MORE

果粉看過來 傳iPhone 17 Plus螢幕尺寸比iPhone 15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外媒《MacRumors》報導,距蘋果 (Apple )下一代iPhone 16亮相雖然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但預計2025年推出的iPhone 17 相關傳聞卻已浮出檯面。近日有分析師表示,以大尺寸螢幕為特色的Plus機型可能在明年反其道而行。 《MacRumors》報導,螢幕面板供應鏈分析師Ross Young近日在社群媒體X(原推特)上表示,蘋果明年的iPhone 17 Plus螢幕尺寸,可能比目前iPhone 15 Plus 的6.7吋螢幕還小,但她並未在推文中明確提出螢幕尺寸。 目前iPhone 15系列的螢幕有兩種尺寸,iPhone 15及iPhone 15 Pro採用6.1吋OLED 顯示器 ,而iPhone 15 Plus與iPhone 15 Pro Max 同樣採用6.7吋OLED顯示器。 先前曾有傳聞指出,下一代iPhone 16 Pro 及iPhone 16 Pro Max的螢幕尺寸有望加大0.2吋至6.3吋及6.9吋。除此之外,也有消息人士透露iPhone 16 Plus的電池容量會比目前主打續航 的iPhone 15 Plus還少。 分析師推測,若這些傳聞屬實,代表蘋果可能有意讓4款iPhone機型的差異化更明顯,並增加頂規Pro Max旗艦機特色,藉此吸引不同客群。不過距離iPhone 17發布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這些傳聞仍待觀察。

MORE

LG未來概念車

2024年南韓世界消費電子資訊及通訊博覽會在首爾舉行,並於4月18日展出LG電子次世代行動移動願景概念車「Alpha-able」。圖/法新社

MORE

因應生成式AI浪潮 數位部與國際廠商達兩共識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針對生成式AI快速發展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影響與解決方式等議題,數位發展部於3月23日舉辦公民審議活動,並於昨日進一步邀請國際AI廠商參與線上會議;數位部去年底成立AI產品與系統評測中心,希望業者能將開發中的語言模型送測,與會者皆持正向態度,Meta與OpenAI已初步同意。 昨日線上會議由數位部長唐鳳主持,對相關推動作法進行交流,包括Meta、Google、Microsoft、OpenAI等均派員與會。 數位部今天說明與會各國際廠商代表共識,與會的國際廠商皆認同AI須具備可信任、準確性及安全等重要特性,並指出開發語言模型過程中,皆有團隊負責對轄屬模型進行持續性測試與訓練調整,以符合可信賴AI系統的期待。 對於數位部邀請將其開發中的語言模型,提供本部數位產業署成立的AI評測中心,以應用程式界面進行評測,與會者皆持正向態度,Meta與OpenAI並已初步同意。 另在大型平台對於生成式AI內容進行分析及辨別方面,國際廠商皆在會中提出已建立或即將導入的相關作法,包括偵測及浮水印(如 SynthID)、電子簽章溯源機制(如 C2PA)、使用者檢舉機制,以及醒目提示為AI生成內容等作法;例如Google已對AI生成的廣告及YouTube影片內容進行標註、Meta即將針對AI生成資訊進行標註及查核、OpenAI亦將持續導入電子簽章溯源機制,以促進資訊完整性。

MORE

政府打造自主太空產業鏈 2028年完成自研低軌衛星升空

【本報台北訊】政府點火太空產業,看好龐大商機,電子五哥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仁寶(2324)、和碩(4938)及英業達(2356)、宏碁(2353)都已卡位,工研院自研地面射頻、基頻與天線技術已技轉大眾投控旗下攸泰、仁寶等5家業者,天空的衛星通訊酬載則因技術難度高,預計要2028年完成第一顆自研B5G衛星開發計畫,串連天空地面打造自主產業鏈。 「台灣要建立自己的衛星基站,但這些基站跟天線都是買國外或美國產品,說實在話,這麼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是不是應該要台灣研發?我們攸泰科技期望成為幫助太空事業的重要拼圖。」大眾投控董事長簡民智16日表示,攸泰隸屬大眾投控旗下,是工研院技轉5家地面衛星接收設備業者之一。 台灣太空計畫積極推動,「太空三期計畫」預計10年投入400億元,被稱為台灣星鏈計畫,其中低軌衛星自研計畫預計提撥69.4億元,打造地面接收站與天空衛星,去年底中華電信(2412)引進OneWeb低軌衛星服務,但700個使用終端設備(UT)仍為外購,為打造產業韌性建立自研自產能力,政府提撥預算,由工研院挑起自研射頻及基頻晶片、太空通訊酬載研發重任。 太空計畫高技術挑戰,地面設備先行 立委萬美玲在立法院詢問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關於B5G衛星研發進度時,林敏聰表示,由於研發時程不足及研發經驗待累積,規畫台灣自行發射的兩顆B5G低軌衛星,其中2026年預計發射的一顆,其通訊酬載將採外購,而2028年發射的第二顆將由工研院自主研發,與原先兩顆衛星均自研發射有所調整。 對此,工研院表示,自主低軌衛星研發不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反覆測試驗證,期間更遇到疫情影響研發時程,團隊仍努力不懈為促進我國太空科技的自主化及產業化,工研院會持續加強策略性研發,期待能早日掌握我國全自主低軌衛星酬載關鍵技術力。 在台灣低軌衛星自主研發計畫中,工研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負責自主研發低軌衛星通訊基頻技術、低軌衛星射頻晶片與大型陣列天線等技術都已展開商轉,目前上述技術已技轉給仁寶、鐳洋、攸泰、耀登(3138)、瑞安等廠商。 低軌衛星通訊基頻技術與大型陣列天線技術,都是目前國內廠商所急需也欠缺的核心技術,透過這些關鍵自主核心技術,工研院也已協助鐳洋跟瑞安建立立方衛星生產與製造技術,同時也協助部分廠商取得國際4大低軌衛星營運商國際訂單。 攸泰董事長簡民智表示,台灣還沒有低軌衛星研發產業鏈,所以政府計畫10年投入至少10億美元發展,現在獵風者衛星已發射出去,雖是氣象衛星,但意味在太空產業一直在進步中,不過鑑於策略跟資源,攸泰不會做太空衛星,會鎖定地面設備系統,結合既有船舶客戶基礎,攸泰估2024年衛星業務年成長率將高達50%! 由於目前三大低軌衛星業者都已建立供應鏈,新加入業者難以切入,故攸泰決鎖定有意從中高軌衛星跨足低軌衛星產業的廠商,爭取成為新設備合作夥伴。簡民智表示,除爭取承接地面終端設備(UT)外,攸泰也將跨入衛星頻道代理商角色,合作夥伴是加拿大衛星營運商Telesat Lightspeed,目前已有中東及英國客戶洽談中。 不只是大眾投控想跨入衛星代理商服務業務,廣達也同樣入股美國衛星通訊業者CesiumAstro,這是一家軟體定義衛星通訊系統新創,開發模組化相控陣列天線及控制器,主打可快速啟用,業者指出該新創主要提供頻寬及地面接收設備,協助客戶快速使用衛星訊號,美國海軍、美國飛彈防禦局、空巴及NASA都是客戶,外電報導該公司2023年營收為22萬美元,還不到新台幣千萬元。 根據公告,廣達將投資1,500萬美元,參與CesiumAstro B輪投資,持股比例預計低於3%。

MORE

探勘海底密碼 海研3號直擊花蓮地震海底揚塵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0403花蓮強震是繼921大地震後規模最大的地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隨即組成跨領域團隊搭乘「新海研3號」研究船挺進震央區進行海洋環境變化紀錄,並直擊海底強震的關鍵鑰匙霧濁層(海底揚塵),採集分析樣本等,盼助攻致災性強震研究。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今(4/19)日指出,過去研究顯示斷層錯動可能造成地底流體逸漏、海水化學成分異常,也可能誘發大範圍海底山崩,引起海底揚塵。參酌日本311大地震後一個月內進行水文調查,並在一年內進行斷層深鑽,積極動員學界研究近海地震,於是中山大學在地震發生一周內挺進花蓮外海,進行水下探勘。 擔任跨域研究小組領隊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林玉詩表示,團隊歷經顛簸航程抵達震央測區,先使用多音束測深儀進行海底地形測繪,並同步利用底質剖面儀掃描海床沉積物,確認作業環境安全,進一步使用水文探測器,施放電火花震源鎗及訊號接收纜線,利用高解析反射震測技術尋找潛藏在海床下地震產生的斷層錯動。 5天的航次,團隊經歷多次餘震與海面上強勁風浪,探勘斷層面、測繪海底地形並調查地震引起的即時海洋環境變化,完成主震與餘震區共322公里的地形與底質測線、184公里的震測測線以及三站水文剖面,在多處大陸斜坡探測到海底山崩造成的底質擾動,並在水層中發現巨厚的霧濁層,攜回珍稀海水樣本以利分析。 林玉詩強調,和陸地斷層研究相比,海底斷層與其造成的地形變化無法以肉眼或衛星觀察,需仰賴研究船搭載的精密設備收集資訊,因此國內對於發生在海上的主震現場調查相對缺乏。 圖/中山大學提供 這次是國內科研團隊首度直擊震央海域,觀察到很厚且大範圍霧濁層,有了直接的科學證明。科學家預測,強震造成的海底揚塵,若物理、化學特性有別於一般非地震時期的沉積物,未來海洋探勘再遇到相似特性的沉積物,將有機會揭開該區域地震次數、年分等海底密碼。海科院期待跨域合作能激發更多的研究量能投入,讓致災性強震研究能有突破性進展。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