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5)

我有一布袋, 虛空無掛礙, 打開遍十方, 入時觀自在;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遊, 睹人青眼在, 問路白雲頭。         ──唐‧布袋和尚 【作者】 布袋和尚,明州(浙江)奉化人,生年及姓氏不詳。自稱契此,即取意「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相傳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 在《景德傳燈錄》記載,布袋和尚身材胖大,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長汀子布袋師。師示寂時,說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為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寫照。 【作者小故事】 彌勒菩薩久遠劫來早已成佛,為了度化有情,經常化現不同的身相,只是一般人不認識他。 例如在中國六朝,曾化身為善慧大士,唐末五代時也曾化現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有著像謎一般的身世,常示人吉凶和氣象,還有各種禪機隨緣說法。 他常在禪杖上挑著布袋,遊行大街小巷吟唱著:「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一位年輕的禪僧白鹿師貴每天見布袋和尚在街頭吟唱,好奇問:「什麼是布袋?」布袋和尚聽了也不回答,微微一笑就把布袋放下。白鹿禪師接著又問:「什麼是布袋下的事?」布袋和尚一樣不說話,背起布袋邁開大步走了。白鹿禪師似懂非懂,於是向他的師叔福保從展禪師述說此事,福保禪師便想去試探他。 福保禪師到布袋和尚經常走動的街上,果然看到他在那裡,於是叫住他,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 布袋和尚一言不發的放下布袋,叉手站在那裡。 福保和尚追問道:「難道就只是這樣,還有向上的事嗎?」 布袋和尚拿起布袋挑在禪杖上,走了。 福保禪師對著他的背影禮拜,忍不住讚歎:「放得下,提得起,這才是真灑脫!」 包袱 文/星雲大師 人生的包袱有多重呢?除了有形的大包小包的包袱,經常背東背西、運來運去以外,人生還有很多精神上的包袱、文化上的包袱、生活上的包袱、人情上的包袱。想想人生也怪可憐的,從小到老,一直都被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 人際之間,別人對你很好,有人情上的包袱;別人對你不好,又有心理上鬱卒的包袱。家庭生活,柴米油鹽都成為經濟上的包袱;人我是非,善惡好壞,也成為自己道德上天人交戰的包袱。甚至貪瞋愚痴、無明煩惱,都成為心理上的包袱。 人,為了生活,除了不得已的許多包袱以外,有時還要自己找來許多文化上的包袱,例如有的人建房子,要看風水地理;創業開張,要看吉時良辰,這都是自找的包袱。甚至別人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的一個包袱,別人的一個臉色,也是心理上的一個包袱。人生活得也實在很辛苦,為了背負人間的包袱,又怎能自在的生活呢? 我們要照顧自己身體的健康,身體就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要顧念家庭的責任,家庭就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應該要對社會付出關懷,社會也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應該要忠心愛國,國家安全也是我們的包袱。 「有」也是包袱,「無」也是包袱,「好」也是包袱,「壞」也是包袱。但是有的人喜歡背包袱,因為包袱裡雖然藏有煩惱,但也有些許的歡笑,例如父母背兒女,就是甜蜜的包袱。有的人要幫人解難扶危,就背負了一些不好受的包袱。 其實,佛教裡對包袱的處理方法,就是當你要用包袱的時候,就提起它,當你不用包袱的時候,就應該把它放下。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不如此,應該提起時你把它放下,就不能活用,應該自由自在的時候,你偏要背個包袱在身上,何等累贅呢? 所以,借用布袋和尚的人生觀,做為我們做人處事的參考。布袋和尚每天背著一個布袋,他「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古今多少愁?」甚至他常說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就是包袱。一個人真能放下生活中的大小包袱,這樣的人生真是何等逍遙自在啊!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冊 p.19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4)

預覽內容:石上一片雲, 攬之未能起; 有時忽不見, 影落空江裡。         ──清‧元弘法師 【作者】 元弘,清代僧,字石庭,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十七歲於大善寺出家,為大能仁寺盟石息禪師法嗣。能詩,善畫。歷代畫史匯傳作「元宏」,著有《高雲詩集》。 松間枕石眠, 夢對白雲坐; 擬問雲起居, 松風忽吹破。         ──清‧大汕禪師 【作者】 大汕(1633~1705)禪師,字石濂,亦作石蓮、石湖,號廠翁,亦號石頭陀。江蘇吳縣人(一說江西九江人),曹洞宗壽昌系僧人。早年居吳地,江南遺民勝流如杜濬、吳偉業、方文、陳維崧、方以智等文人交遊;三十餘歲主持廣州長壽庵,又與南海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等名士時相往。法師天資獨具,能詩會畫,善園林設計,主要著作有《離六堂集》和《海外紀事》。重修澳門普濟禪院,對近代澳門佛教有一定的影響。 【佛教常識】 清代佛教概說 清代和元朝一樣,王室崇信喇嘛教,可說是以佛化政策統治了蒙、藏、漢三個不同的民族。對於顯教雖崇信誠篤,但在施政上則以儒家為主。 清初諸位帝王與佛教的關係頗深,順治皇帝曾作〈讚僧詩〉「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來表明願為僧侶的心跡;康熙帝則迎請明末以來的各宗派高僧入京,促進佛教的復興;雍正帝則親事章嘉活佛,參禮迦陵性音禪師,自號圓明居士,主張禪、教、淨調和之論,尤其熱心淨土法門,對近世以念佛為主的禪淨共修,影響甚大。 清代著名的高僧,計有華嚴宗的柏亭續法,禪宗的天童道忞、玉林通琇、憨璞性聰,淨土宗的省庵實賢、徹悟際醒等。傑出的居士也很多,其中如皈依禪宗的宋世隆、畢紫嵐;皈依淨土的周安士(夢顏)、彭際清;以及鄭學川、龔自珍、魏源、譚嗣同、楊文會及梁啟超、章太炎、丁福保、蔣維喬等佛教學者,都對當時的佛教有很大的貢獻。──節錄自星雲大師編著《佛光教科書(十二)》〈宋元明清佛教史〉 變與不變 文/星雲大師 《四十二章經》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蘇東坡〈赤壁賦〉講到「吾生之須臾」又提到「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均說明了世間一切的變異。 山看起來是不變的,其實是變化萬端的;每天日出日落,看起來是不變的,實際上地球每天都轉到不同的位置;四季的更迭是不變的,其實,每年的四季,都有不同的氣溫、不同的景象;人每天吃飯、睡覺是不變的,實際上,每天的體力、精神、心情、外緣都在改變。 「變」,人情、人事、人心,都會變;「變」未嘗不好,「變」可以由壞變好、變才能進步,變才有希望,變可由少變多、由貧變富、生病變健康。但是「變」,也會變得不好,如政變、婚變、兵變,心變、病變、天變、水變,氣候、時間、友情都會變。 人生的目標方向,是不宜輕易改變的,但是達到目標的方法,就要隨環境而改變了。人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生存;人要不斷改變學習的方法,才能適應創新的社會;一成不變的生活,會讓人感到困頓;做生意童叟無欺,價格不變,才能讓人信任。 社會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人的價值觀也在改變;要想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要自我的革新才能改變;商場上的競爭,要求新求變,才能吸引顧客;企業的經營,也要常變才能創新;但是善變的人,會給人靠不住的印象。 山河大地、房間布置都會變;地價、約定也會變,只有公義、真理是不變;歷史的教訓也是不變的;真情的至死不渝,也是生死不變的,如王寶釧、孟姜女,都是真心不變;萬物成住壞空、生老病死是不變的;因果業力不可轉,也是不變的。 對國家的忠心,不能改變;對領導的服從不能改變;對真理的追求也不能改變;本具的清淨心更不能改變。 世間有「以不變應萬變」、也有「窮則變,變則通」。希望萬物當變則變,不當變則不變。如果是善良美好的,我們希望不要變,如果是好的變壞的,則不如不變了。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一冊 P.167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3)

今朝浴佛事如何, 清淨心田也洗麼; 塵垢不知何處得, 古來明月照江波。 ──宋.胡宏 作者 胡宏(1105~1161)字仁仲,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南宋理學名家,家住衡山之下,人稱「五峰先生」。從小跟隨父親胡安國學習程氏理學,在學術思想上,上承二程(程顥、程頤)、楊時,下啟張拭、朱熹,為北宋到南宋理學發展的重要一環。與父親共同建立「湖湘學派」。父子與佛教僧人皆有所往來,主張「儒以性為本,佛以心為宗」、「儒者存心養性,禪家識心見性」,明辨儒佛之不同。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2)

預覽內容:生死不流轉,流轉非生死。若實不流轉,生死無窮已。諦觀流轉性,流轉當下止。不見流轉心,是真出生死。──明‧憨山大師   生死不流轉, 流轉非生死。 若實不流轉, 生死無窮已。 諦觀流轉性, 流轉當下止。 不見流轉心, 是真出生死。        ──明‧憨山大師 【作者】 憨山德清(1546~1623),南直全椒人(今屬安徽),字澄印,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謚號弘覺禪師。傳承臨濟宗,為禪宗復興的重要人物,與紫柏真可是至交。 【修行問題】 一、佛教對生死的看法? 對於生死要有預備。很多家庭,家裡的長輩忽然往生了,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辦,這就是平常沒有做預備。因此要把生死也規畫到我們的人生計畫裡,免得臨時慌亂。生死是無常的,有的人活到八十、九十歲,還是很健康;有的人雖然年輕,死亡卻忽然找上他,所以常有人慨嘆:「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人到五更。」生死無常,它是不論年齡、不論健康、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智愚的。因此佛教裡有句勸人的話說:「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死亡是不會等我們的,只有我們把生死規畫好,要做的事情,就趕緊去完成。 所以,人生雖是百年,也要把它當作一日來過。每天說一句好話,是一個功德;給一個笑容,是一個功德;存一個好念,也是一個功德。把功德留給自己,把奉獻、利益、幫助、緣分留給大家。 二、生死自在的實例 宋朝有賊人徐明叛亂,使得生靈塗炭,殺伐甚慘,性空禪師明知在劫難逃,還是冒死往見徐明,想感化他,就在吃飯時做了一首偈語自祭:「劫數既遭離亂,我是快活烈漢,如何正好乘時,請便一刀兩段。」因此感化盜賊,解救了大眾的災難。 後來禪師年紀大了,當眾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坐在盆中,盆底下留下一個洞,口中吹著橫笛,在悠揚的笛聲中,隨波逐流而水化。他留下的一首詩說:「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聞壙。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音?船子和尚。」原來過去有一位船子和尚也是用水葬的方式,性空禪師因此又作了一首曲子來歌頌:「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好商量。真風遍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教坊。」性空禪師和船子和尚這種吹笛水葬的死法,體現了禪者生死自在的風光。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八)緣起與還滅》〈佛教的生死學〉、〈死亡之後的生命〉 生命的流轉 文/星雲大師 基督教說:「信上帝得永生。」但是佛教認為,信仰佛教並非就沒有生死問題,而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生和死如影隨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對於這個問題,一般人並不了解。 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有情眾生由於累劫的「無明」煩惱,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阿賴耶識在母體子宮裡漸漸孕育成生命體,是為「名色」;名是生命體的精神部分,色則指物質部分。數月之後,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稱為「六入」;胎兒脫離母體後漸漸開始接「觸」外境,並對外界的苦樂感「受」產生「愛」與不愛,進而有了執「取」所愛的行動,結果由於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又種下了後「有」的生命體,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所以佛教說: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 生死循環,本來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衍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滴,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禪者生死,有先祭而滅,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無比灑脫。 眾生的生死決定於業力,解脫的聖者則依願力成就生命。然而掌握生死,還不足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頭的生死。禪宗有一偈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識剎那生滅變化,如《大乘流轉諸有經》說:「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後識續起號之為生。」我們每一時刻其實都在面對生死。意識的生死,念念生滅,如同瀑流,唯有「無念」,才能截斷生死洪流;若能體證緣起性空,則能「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達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楞嚴經》又云:「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續起無所從來。」 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結束。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資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之後到那裡去才是最要緊的。 道元禪師說:「若生死中有佛,便能無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無可厭生死,亦能無可願涅槃,自是超脫生死。」如果我們能夠認清這個道理,斷惑證真,覺悟生死同於涅槃的道理,自然不會受生死迷惑,而能安住於超越生死的藩籬,如此,縱死又有何懼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六冊 p.319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1)

生死不流轉, 流轉非生死。 若實不流轉, 生死無窮已。 諦觀流轉性, 流轉當下止。 不見流轉心, 是真出生死。        ──明‧憨山大師 【作者】 憨山德清(1546~1623),南直全椒人(今屬安徽),字澄印,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謚號弘覺禪師。傳承臨濟宗 ,為禪宗復興的重要人物,與紫柏真可是至交。 【修行問題】 一、佛教對生死的看法? 對於生死要有預備。很多家庭,家裡的長輩忽然往生了,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辦,這就是平常沒有做預備。因此要把生 死也規畫到我們的人生計畫裡,免得臨時慌亂。生死是無常的,有的人活到八十、九十歲,還是很健康;有的人雖然年輕 ,死亡卻忽然找上他,所以常有人慨嘆:「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人到五更。」生死無常,它是不論年齡、不論健康、 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智愚的。因此佛教裡有句勸人的話說:「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死亡是不會等我們的 ,只有我們把生死規劃好,要做的事情,就趕緊去完成。 所以,人生雖是百年,也要把它當作一日來過。每天說一句好話,是一個功德;給一個笑容,是一個功德;存一個好念, 也是一個功德。把功德留給自己,把奉獻、利益、幫助、緣分留給大家。 二、生死自在的實例 宋朝有賊人徐明叛亂,使得生靈塗炭,殺伐甚慘,性空禪師明知在劫難逃,還是冒死往見徐明想感化他,就在吃飯時做了 一首偈語自祭:「劫數既遭離亂,我是快活烈漢,如何正好乘時,請便一刀兩段。」因此感化盜賊,解救了大眾的災難。 後來禪師年紀大了,當眾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坐在盆中,盆底下留下一個洞,口中吹著橫笛,在悠揚的笛聲中 ,隨波逐流而水化。他留下的一首詩說:「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聞壙。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音 ?船子和尚。」原來過去有一位船子和尚也是用水葬的方式,性空禪師因此又作了一首曲子來歌頌:「船子當年返故鄉, 沒蹤跡處好商量。真風遍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教坊。」性空禪師和船子和尚這種吹笛水葬的死法,體現了禪者生死自在 的風光。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八)緣起與還滅》〈佛教的生死學〉、〈死亡之後的生命〉 生命的流轉 文/星雲大師 基督教說:「信上帝得永生。」但是佛教認為,信仰佛教並非就沒有生死問題,而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 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生和死如影隨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對於這個 問題,一般人並不了解。 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有情眾生由於累劫的「無明」煩惱,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阿賴耶識 在母體子宮裡漸漸孕育成生命體,是為「名色」;名是生命體的精神部分,色則指物質部分。數月之後,生命體的眼、耳 、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稱為「六入」;胎兒脫離母體後漸漸開始接「觸」外境,並對外界的苦樂感「受」產生「愛 」與不愛,進而有了執「取」所愛的行動,結果由於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又種下了後「有」的生命體,有了「生」終 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所以佛教說: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 生死循環,本來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衍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滴,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 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禪者生死,有先祭 而滅,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無比灑脫。 眾生的生死決定於業力,解脫的聖者則依願力成就生命。然而掌握生死,還不足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頭的生死。 禪宗有一偈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識剎那生滅變化,如《大乘流轉諸有經》說:「前識滅時名之為 死,後識續起號之為生。」我們每一時刻其實都在面對生死。意識的生死,念念生滅,如同瀑流,唯有「無念」,才能截 斷生死洪流;若能體證緣起性空,則能「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達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 楞嚴經》又云:「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續起無所從來。」 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結束。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資本,只要 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之後到那裡去才是最要緊的。 道元禪師說:「若生死中有佛,便能無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無可厭生死,亦能無可願涅槃,自是超脫生死。 」如果我們能夠認清這個道理,斷惑證真,覺悟生死同於涅槃的道理,自然不會受生死迷惑,而能安住於超越生死的藩籬 ,如此,縱死又有何懼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六冊 p.319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0)

〈山居〉(節錄) 獨坐長松下, 悠然太古心; 高山流水意, 誰復是知音。 雪老蒼松古, 僧閒水石清; 坐來忘百慮, 眼見一身輕。 ──明‧憨山大師 【作者】 憨山德清(1546~1623),安徽全椒人。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謚號弘覺禪師。臨濟宗門下,復興禪宗曹溪祖庭。與紫柏真可是至交,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作者小故事】 德清禪師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平日供奉觀音大士,因夜夢觀世音菩薩抱送童子而懷了他。七歲時,開始思索生命去來的問題;九歲以後常隨母親到寺院禮佛,能背誦《普門品》。十二歲,辭親入報恩寺依西林永寧和尚出家,誦習經教兼習儒學及古文詩賦。不久,就能背誦《法華經》,並博通內外黃老之學。 十九歲,到南京棲霞山參禮雲谷法會禪師,雲谷禪師要他閱讀《傳燈錄》和《高僧傳》,當他讀到《中峰廣錄》時,體會禪中三昧,乃決志參禪,返回報恩寺請求永寧禪師受具足戒。 一日,聽和尚講《華嚴玄談》,了悟法界圓融無盡之旨,因仰慕華嚴宗清涼澄觀法師,取字「澄印」。後來德清北遊參學,在五台山見北台憨山風景奇秀,便自號「憨山」。 憨山大師一生著述豐富,除了儒、釋、道三家的注解書,也有傳記、塔銘、詩、偈等三十多種,包括哲學思想與修行方法。其學說特色,為教禪一致、空有融會、禪凈合一,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為明末佛教開創了一條新的復興之路,並延續到清代、民國。 如這段〈山居詩〉,即體現了佛學與中華文化相互融通,理想與現實相融相攝的禪學意境。 淡中有味 文/星雲大師 吃菜有鹹淡,口味不一。鹹有鹹的味道,淡也有淡的味道。青菜蘿蔔不是什麼稀奇的平淡之味,但有的人一生就是喜歡吃青菜蘿蔔的清淡之味。 人情也有濃淡,冷暖寸心知!有的人交友喜歡熱情,但是濃烈也會化為苦澀,不若許多的淡淡之交,如管仲與鮑叔牙的生死之交,如鍾子期與俞伯牙的知音之交,如莊光與漢光武的平民與皇帝之交,如諸葛亮與張溫的惺惺相惜之交,他們之間能維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誼,因為在平淡中的人情,更能孕育出深厚的友情。 平淡才能持久!水因為平淡,所以能調和各種味道;不像甜味與鹹味混合,就會雜味紛陳,所以無味是最上的境界。 一般人都喜歡香味,覺得淡而無味很貧乏;其實淡有淡的味道。香水要淡,才能持久;花香太濃,容易令人生厭。牡丹花雖然象徵富貴,但不若淡雅的幽蘭受人喜愛;因為幽蘭清香,所以被人喻為君子。即使像楊貴妃般的美女,也要淡掃娥眉,薄施脂粉;如果濃妝豔抹,反而顯得俗氣。 平淡的生活,簡單中也自有情趣。淡雅如玉、淡泊明志、淡然處世。淡是一種生活態度,有的人要過濃濃的生活,有的人要過平淡的生活;有的人總在榮華富貴裡找自己的幸福安樂,有的人雖然茅屋三椽,松竹數株,從平淡中也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安住處。 地藏菩薩的侍者不耐山中寂寥的生活,興起下山之念,地藏菩薩不得已,送他的詩云:「空門寂寂汝思家,辭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必頻下淚,老僧相伴有雲霞。」過去的出家大德,大部分從小就有平淡的想法,從平淡中找出生活的意義。 宋朝哲學家程顥的〈春日偶成〉詩曰:「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人生可以淡,但是不能無味。例如有人不讀書,言語無味;無味,就是貧乏。人生要像青橄欖,愈嚼愈有味,淡中有味,才是真味。 哲學真理,要細細品嘗才有味道。例如佛法的真理,諸如慈悲、忍耐、無我等,要細細的品嘗,真理的味道才會了然於心。禪坐、拜佛、禮拜,看起來很平淡,一旦有了體悟,有了禪悅法喜,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飯,要淡,淡不怕多,太鹹太甜,都容易令人生膩,所以各種味道中,淡是第一味。淡才能吃出健康,淡,才能養成耐久。 淡是原味,淡是人生的本味。 ──摘自《迷悟之間》第七冊 p.306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49)

說食終不飽, 說衣不免寒; 飽食須吃飯, 著衣當免寒。 不解審思量, 只道求佛難; 回心即是佛, 莫向外頭看。        ──唐‧寒山大士 【延伸閱讀】 這首偈頌提醒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還是在身體力行,空口談論是沒有用的。 佛法不是玄奇奧妙,它是活潑潑的在我們生活裡。懂得流水的聲音,那就是佛陀說法的廣長舌聲,看到開放的花朵,那就是如來清淨的法身;在一個悟道者的眼中,穿衣吃飯都是道,睡覺拉尿也都是道。「道」不遠求,「道」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有一位龍潭禪師到天皇禪師座下參學,一年一年過去,龍潭禪師向天皇禪師告假,要求他去。天皇禪師問道:「你要到哪裡?」  龍潭禪師說:「我要到別處求佛法。」 天皇禪師:「我這裡也有佛法,何必到別處去學呢?」 龍潭禪師回答:「我來這裡很久了,未曾聽到禪師為我講過一句佛法。」 天皇禪師說:「你可不能冤枉我,你拿茶來,我就喝;你拿飯來,我就吃;你向我合掌,我就跟你點頭。我哪一天不對你說佛法?」 龍潭禪師給他這麼一講,低下頭想。 天皇禪師又說:「不要想,想就錯了。要去體會,直下承當。」龍潭禪師聽了,言下大悟。 原來,揚眉瞬目都是佛法,一花一草一木,都含有無限的禪機,平時不知道真理就在我的內心,宇宙萬有是我心中的宇宙萬有,眾生人類是我心中的眾生人類。因此,平時所學都是向外追求,越求越遠。佛法是要我們向內追求,能向內追求,「道」就會和我們很親切、很靠近。 講解的佛法還不是真的佛法,真正的佛法,要靠自己去體悟。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六)》〈如何進入佛法〉 有與沒有 文/星雲大師 有的人做事介於「有」與「沒有」之間,因為只「有」前面的一半,「沒有」後面的另外一半,因此註定無法成事,例如: 一、有心沒有力:經常聽到有人說:「我很願意幫忙你,我也有心想要助成這件事,只是我『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就是「有心沒有力」,這種情況就像「畫餅充飢」,無濟於事。 二、有名沒有實:有的人做官,只有虛名而沒有實權,自是很難有一番作為。甚至有的夫妻,只有名份,沒有事實,當然也難以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 三、有才沒有德:做人寧可無才,不能無德;能夠才德兼備,當然更好。只是有的人才華很高,可惜沒有道德,因此再高的聰明智慧,也會黯然失色。 四、有願沒有行:佛教講:「信、行、願,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一般來說,有願力的人,自然會付諸行動;有了行動,才能達到目標。但是有的人經常發願,卻從來沒有付諸實踐。 例如有二個人同時想要朝拜普陀山,其中一個發了願馬上實行,結果等他回來,另一個還沒有出發。這就「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所以有願沒有行的人,成不了事。 五、有施沒有捨:布施助人原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有的人施而望報;因為抱著有所求、有所得的心而施,因此不能稱為「喜捨」。 沒有喜捨心,縱然有施,但沒有捨,果報終究是有為的功德。 六、有勇沒有謀:勇敢是成功的力量,但是如果沒有謀略,也是「匹夫之勇」,終究成不了大業。但看歷史上,有時一場戰爭,眼看著就要勝利了,卻因為主帥無謀,結果一戰失江山,功虧一簣,寧不遺憾。 七、有寶沒有用:有的人天賦異秉,才華蓋世,但是他懶散無志,不肯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在利人的事業上,整天只知吃喝玩樂,無所事事,最後流落街頭,潦倒以終。這種人就如佛經裡的「懷珠作丐」,有寶而沒有用,豈不可惜。 八、有始沒有終:做人做事,都應該有始有終。所謂「勝於始者,未必有終」,例如劉備對漢朝雖有開創的功勞,但無終極的結果;「西漢三傑」之一的韓信,雖為漢朝建立了不世之功,但也不能善終,這就是「勝於始者,未必有終」的明證。 自古以來,許多忠臣志士如史可法、文天祥、岳飛等,都有滿腔報國的熱血,但是有開始,沒有終結,因此「長使英雄淚滿襟」,可不惜乎! ──摘自《人間萬事》第五冊 p.128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48)

世尊有密語, 迦葉不覆藏; 一夜落花雨, 滿城流水香。     ──宋‧雪竇智鑒 【作者】 雪竇智鑒(1105~1192),宋代曹洞宗僧侶,安徽省滁州人。早年參禪於長蘆山真歇清了,為其所重。時宗珏為首座示以方便,遂隱遁象山苦修,於深夜開悟。後又投入天童宗珏門下參修,傳承其法。 曾上堂說偈:「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引用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的一段公案,說明了最高的禪法不能言傳,貴在以心印心。 得法後歷住杭州棲真寺、定水院、香山、報恩寺。淳熙十一年(1184),駐錫浙江奉化雪竇山開演禪法,四方遠來參學者眾,門風大振。晚年隱居於寺之東庵。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唐‧神秀 【賞析】 這首詩偈說明了修道的過程,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心念,才不會使心靈蒙塵。這裡將身體比喻為菩提樹,將心靈比喻成能照徹萬物的鏡台,明鏡必須時刻用心拂拭,才不會讓無明塵勞覆蓋了自己清明的本性。 「身是菩提樹」,菩提樹對佛教徒而言,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為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故而菩提樹又稱為「佛樹」、「覺樹」或「思惟樹」等,象徵徹悟真理,超凡脫俗的境界。 「心如明鏡台」,我們的心就好像一面鏡子,如果鏡子布滿塵沙,便無法看得清楚,也不能顯現出自家的本來面目,對於世間的實相,當然無法洞然明白。 身心一旦被貪心、瞋恚、我執、我慢所覆蓋,就像鏡子滿布塵埃一般,不能認清自己,也無法與道相應。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我們應該時時用照心的鏡子觀照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二六時中,要懂得自覺心念的善惡,自我警惕。 每天能省察自己的身口意念,便可止惡行善,如此自能漸漸去除身心的塵垢,止息妄念,減少煩惱,身心安樂。 ──節錄自《星雲說偈》 超越之美 文/星雲大師 世間的林林總總,各種現象都有一些常識上的認知,例如打雷颳風、烏雲密布,就知道即將下雨了;見到雲散天高、乾坤朗朗,就知道會是個大晴天。但是世間事也有一些不在常理之中,例如奇異、神通等超越常識以外的事就不一樣了,試舉如下: 一、大地金色:根據佛經記載,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因舍利弗疑惑他的國土是「五濁惡世」,佛陀於是用腳趾一按,當下大地金色一片,光明朗耀,佛陀告訴舍利弗,這就是我的世界。這種佛國淨土的美妙境界,不是常理可以忖度,是一種超越現象、常識以外的美。 二、拈花微笑: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現場大眾都不解佛意,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佛陀於是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是無言的說教,二人超越語言之外,會心一笑的意境,千百年來成為禪門傳法的典範,也是人間最美的傳說。 三、眾香佛國:在佛國世界裡,有一位香積佛的眾香佛國,人民所吃的飯都是芳香馥郁,無比美味,所以平時我們讚美菜餚豐盛可口,都以「香積佛飯」來形容。因為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只有香積佛的功德才能讓飲食充滿妙味,因此也是一種超越之美。 四、寶橋渡佛: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行經一條河流,外道故意破壞橋梁,不讓佛陀經過。隨行的目犍連立刻取下身上的袈裟衣帶,用手一揮,頓時形成一道橋梁,讓佛陀不必顯異惑眾,但也能從橋上安步走過。一條衣帶能成一座橋梁,這是多麼超越,多麼美妙! 五、頑石點頭:南北朝的道生大師,為了提倡「一闡提也能成佛」的理論,在蘇州虎丘山對著一堆石頭講說《涅槃經》,闡述「闡提成佛」之說,然後問群石同意否?結果出人意料,群石應聲點頭,所以「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就這樣流傳下來,成為美談。這也是一種超越的境界。 六、往生示寂: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龐蘊居士,與妻兒四人一心向道,參禪多年,悟境甚高。在龐蘊入寂之際,要女兒靈照到門外觀看時日早晚,靈照返回屋內回答:「已經日正當中,而且還是日蝕呢!」龐蘊才踏出門外觀看日蝕景象,靈照即已登上其父座椅,合掌坐化。待龐蘊入室後,知道上了女兒的當,便笑道:「我女機鋒敏捷啊!」於是緩七天入寂。當龐婆知道龐蘊與靈照都已遷化,嘆息道:「這癡女和無知老漢竟然不告而別,何其忍心啊!」趕忙將消息告訴兒子。在田裡耕作的兒子聽了,「嘎」的一聲,拄著鋤頭,立化而去。龐婆將兒子火化後,說偈一首:「坐臥立化未為奇,不及龐婆撒手歸;雙手撥開無縫石,不留蹤跡與人知。」遂不知所終。龐蘊一家四人,談笑之間出入生死,或坐、或站、或臥,展現禪者視生死如遊戲的瀟灑禪風,豈不美妙! 上述奇妙之事,在佛門中可謂多不勝數,如羅什吞針、善導放光、彌勒示現、虎溪三笑、不二法門、鸚鵡念佛等,像這些事,那樣不奇妙,那樣不超越呢? ──摘自《人間萬事》第九冊 p.322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47)

我見黃河水, 凡經幾度清; 水流如急箭, 人世若浮萍; 痴屬根本業, 無明煩惱坑; 輪迴幾許劫, 只為造迷盲。        ──唐‧寒山大師 【作者】 寒山(約691~793),唐代僧人。長期隱居台州始豐(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人稱「寒山」,又稱「寒山子」、「貧子」。相傳寒山與國清寺的道友拾得為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既是僧人,也是詩人,亦是菩薩,有《寒山子詩集》流傳於世。 【修行問題】 一、輪迴和善惡業力的關係究竟如何? 輪迴的主體是阿賴耶識,輪迴的方向又由什麼來決定? 眾生每日身口意三業不斷的造作,或為善業,或為惡業,這些業因業緣形成兩股力量,彷彿拔河比賽。如果善業的力量大,就把眾生牽引至天、人、阿修羅等三善道去受生;如果惡業的力量大,眾生就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去受苦。 因此,業力的善惡,對於我們未來生的取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何積善去惡,實為謀求未來幸福的要務。 二、輪迴五趣的證明 在蘇東坡的《僧圓澤傳》記載:唐僧圓澤和李源相約前往峨嵋山一遊,圓澤禪師主張取道長安陸路,李源堅持行走荊州水路,圓澤禪師嘆息說:「一切是因緣,由不得人也。」 二人一路遊來,途經南浦時,看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婦女在河邊汲水,圓澤禪師看了說:「我主張走陸路,正是為了怕見到她呀!這位婦人已懷孕三年,我本當投胎為她的兒子,三年來我到處躲著她,想不到你我今日因緣已盡。三天後,你到王家來看我,我以微笑與你為證,十三年後,在杭州的天竺寺外,我們再見面。」 當天晚上圓澤禪師就無疾而終。李源依約,三天後到王家去祝賀,襁褓中的嬰兒看到李源,果然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 十三年後,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鳴笛而歌道: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聽了,高聲呼叫說: 「圓澤禪師還健朗嗎?」 牧童揮手回答: 「李公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然後又引吭高歌: 身前身後事茫茫, 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 卻回煙棹上瞿塘。 在嗚嗚的笛聲中,牧童牽著牛冉冉而去。 ──節錄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系列(八)緣起與還滅》〈佛教對輪迴的看法〉 輪迴 文/星雲大師 「五趣流轉,六道輪迴」,這是說明,生命不是只有一期就結束的。佛教講生命,不是從生到死 ,而是像時鐘,是圓型的;像車輪,是轉動的,故而有所謂的「三世輪迴」。 生命有前世、有今生、有未來,所謂「前世今生,今生來世」,輪迴不停。 楊柳枯了,會有再青的時候;花兒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太陽西下了,明晨會再昇起,冬天到 了,春天還會很遠嗎?像這樣的輪迴思想,多麼美麗,多麼真實,多麼光明的未來希望啊! 人吃了青菜五穀,排泄成為肥料;肥料再滋潤草木,又供人所需。人餵食豬羊,豬羊又供人食用 ,彼此輪迴。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輪迴因果的思想。世界有成住壞空的輪轉,時間有春夏秋冬的 更替,人生有生老病死的階段,這一切都是輪迴。 輪迴是圓的,輪迴是希望。水被太陽蒸發為蒸氣,遇冷凝結致雨;花果枯萎成為種子,經過播種 又再開花結果。一江春水向東流,流到哪裡去呢?還是有再回來的時刻。 富貴不過三代,帝王朝代很少超過千年的;所謂「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焚;不是傷他人,看看 輪到我。」因為輪迴,知道有因果;因為輪迴,可以看出無常。 火車的車輪輾轉不停,這是向前;輪船的輪機,不但向前,還可以左右。吾人因為起惑、造業、 受苦;「惑業苦」的框框一直緊緊的束縛住人生。在這生死輪迴中流轉,雖不畏於滅亡,但終難 免有輪迴之苦啊! 輪迴可以有好的未來,可是也有不幸的降臨。例如現在的政黨輪替、家族的興亡,在在都是說明 了現世的輪迴。世間上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都是各有前因莫羨人。 輪迴是很可怕的,假如你懂得的話,全世界的人,哪一個沒有做過我們的兄弟姊妹?如果你能透 視「阿僧祇劫」,你必當相信,所謂「世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座,六親鍋裡煮。」 輪迴,可不慎乎? ──摘自《迷悟之間》第四冊 第六十五頁  

MORE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46)

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 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唐‧黃檗希運 【作者】 黃檗希運(?~850),唐代僧。福州閩縣人,諡號「斷際禪師」。據僧傳記載,黃檗禪師「相貌殊異,額肉隆起如珠」。幼年在洪州黃檗山出家,聰慧利達,學通內外。此後到洪州參禮百丈懷海,得百丈所傳心印,後於黃檗山鼓吹直指單傳的心要。 當時河東節度使裴休在鍾陵(今江西進賢)為廉鎮(即觀察使),迎請禪師上山安置在鍾陵龍興寺,朝夕問道。數年後,裴休調任到宛陵(安徽宣城),再度迎請禪師到開元寺,常去參問,並記錄所說,為現行的《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另有《語錄》、《宛陵錄》等著作行世。 師酷愛舊山,故凡所住山,皆以黃檗稱之。當時黃檗的門風盛於江南,法嗣弟子有臨濟義玄、睦州道蹤等十數人,義玄禪師更開創禪門臨濟宗。 【賞析】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一個人要修行悟道,徹底解脫塵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必須全力以赴,如同騎馬奔馳,要把韁繩握緊,嚴守戒律好好的修持。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過一番嚴厲刻苦的考驗,猶如梅花不經過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撲鼻的香氣呢? 心如大海無邊際, 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無事手, 為做世間慈悲人。         ──唐‧黃檗希運 【賞析】 「心如大海無邊際」,人的心,如大海一般無邊無際;「心」是無量無邊,是變化萬端,是容納萬有。我們該如何對待這顆心呢? 「廣植淨蓮養身心」,有這麼了不起的一顆心,我們就要好好地愛他。珍饈美味的營養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戒定慧則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要好好地在心田裡廣植淨蓮。 「自有一無事手,為做世間慈悲人」,是說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們這一雙手,要好好地隨時隨緣為人積功德。例如:隨口說好話,隨手替人服務,隨時結善緣……,希望我們今天的社會,到處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間就會很美好了。 ──節錄自《星雲說偈》 擁有美德 文/星雲大師 人,要擁有的東西很多,例如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擁有一個相親相愛的伴侶,擁有一份正當的 職業,擁有一些銀行存款,擁有一點社會聲望,擁有一些互助的朋友,擁有對宗教虔誠的信仰。 除了以上這許多的擁有以外,擁有美德最為重要。什麼是美德呢?誠實、信用、莊重、整潔、禮 貌、守時、慈悲、正派、風趣、正義、慷慨、幽默、責任、良心。 在人的一生當中,不是靠外表的美麗,也不是靠衣著的講究,或是善於言辭、長於辯論,這些都 不足為奇;甚至顯赫的家世、長袖善舞、高官厚祿、交際應酬,也都不是美德。 美德是一種內涵,是一種人格的芬芳,是自然的氣質所散發出來的高貴品味,讓人心怡,讓人嚮 往,讓人讚美,讓人崇敬,這才是擁有美德。 富有也不表示擁有美德,富而好禮才是美德;位高也不一定是美德,位高而自謙才是美德;有學 識文才也不表示擁有美德,學而有教養才是擁有美德;有美麗風姿也不是擁有美德,要美而心好 才是擁有美德。 擁有美德,不是自我認定、自我欣賞;美德是別人推崇、別人肯定,才是美德。 社會上有很多的人為國家盡忠、為父母盡孝,這是他的美德。有多少的人雖然貧窮,但他們對財 富不動心;有多少人看似柔弱,但他們對於強勢不懼怕,這就是美德。美德是人的形象,是日積 月累而來;它像金字塔,非一朝三日可以建成。它要時日,歷久彌新;它像陳年的佳釀,愈久愈 香醇。 許多的富商巨賈,財大氣粗,當然看不出他有美德;多少的高官要員,俗氣十足,當然看不出他 有美德。美德要在謙沖中養成,在忍耐中成長;美德,要像梅花經得起歲寒的磨鍊,像松柏經得 起歲月的熬煎,要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君子,是一個有道之士,他才算有美德。 人可以沒有金錢,沒有名位,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殷厚的背景,沒有強親貴族的支援;寧可以 沒有顯赫的朋友抬捧,但不能沒有美德。有美德才有人緣,有美德才有名聲,有美德必然會有好 因好緣。所以,樹立美德的形象,盍信乎來? ──摘自《迷悟之間》第六冊 第二十三頁

MORE
/55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