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食物中蛋白質的來源和高血壓相關?一項新研究指出,蛋白質的攝取來源愈豐富,愈可能減少成年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Hypertension)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飲食中蛋白質來源愈豐富(至少四種或更多)的人,相較於單一蛋白質(兩種或更少)來源攝取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百分之六十六。
中國大陸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一萬二千多名受試者的數據,每次調查期間,回報連續三天的用餐狀況與食物清單。
追蹤六年後,一點二萬名受試者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罹患高血壓,與蛋白質攝取源少於兩種的人相較,每周吃四種或更多蛋白質的人,高血壓風險降低百分之六十六;但僅適用於吃「適量」蛋白質的人,一旦大量食用某些食物,就看不到相關益處。
每種蛋白質來源有其獨特的營養素,可以提供心臟健康益處,心臟病營養學家Michelle Routhenstein舉例,「豆類的鉀含量很高,能促進血液流動」。
一、執行周一無肉日:若習慣從肉類獲取蛋白質,不妨每周定一天無肉日,改從豆類、穀物等攝取植物性蛋白質。
二、增加早餐多樣性:在早餐加入多種蛋白質來源並不困難,例如煎蛋搭配黑豆,或飲用牛奶、豆漿等。
三、記錄三餐內容、嘗試新食物:多數人習慣從某些特定食物攝取蛋白質,但通常不會意識到,如果發現自己每天都吃雞蛋後,可嘗試每周只吃三次,並在剩下的四天改吃其他蛋白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