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劉愛玲
居家服務督導員(居督)首次帶我去劉林阿姨家服務,歲月雖然在她身上靜靜輪迴了八十多次,但她依然白皙光滑的臉龐,精緻玲瓏的五官,昭告著年少時美麗的樣貌。
在做自我介紹時,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我逗趣地說:「阿姨,我們是一家人呢,您是劉家的媳婦,我是劉家的女兒。」逗得阿姨露出光溜溜的牙齦,開心地笑。因居督事先告知阿姨先生祖籍與我公公相同,我再加碼一句:「我倆還是老鄉呢!您是山東的兒媳婦,我是山東的孫媳婦。」阿姨笑著連連點頭。
我服務的內容是陪伴阿姨走路半小時,回家再幫忙將電鍋的食物放在茶几上看著她用餐。期間,少不了讚美她幾句,誇她膚質好,五官長得精緻。阿姨總是謙遜地說:「沒有啦,牙齒都掉光光,成醜八怪了。」阿姨走路時,即使全身酸痛,每走一步就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但還是努力走完兩趟。我讚美她有毅力,能持續活到老,動到老時,她還是這句:「沒有啦,人老了,器官都壞了。」而我每次的服務過程,均得到她N次的「謝謝」!
與阿姨同住的兩個女兒皆未婚,其中一位是老師。阿姨順理成章地變為女兒眼中最「老」的「學生」。「老師」嚴格規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絕不可假手他人。
「學生」每天上下午分別在居服員的陪同下,在門前巷子來回走兩趟,雖然距離不到五十公尺,但「學生」卻得花費十五分鐘才能完成任務,且中途還要休息兩次。回家後,要繼續在客廳拉著牆壁上的輔助工具做踢腿、踮腳、靠牆等動作二十分鐘,如有偷懶絕不寬貸。
茶几上還擺放一本「聯絡簿」,充當「老師」與居服員溝通的橋樑。居服員負責將「學生」的運動過程詳細記錄下來,以便「老師」下班後查閱。姐妹倆刻意錯開上班時間,在上班前為媽媽煮好軟爛營養的餐點放在電鍋保溫,「老師」要求「學生」務必自己清洗餐具和假牙。
某次,「學生」偷懶少走半趟,我如實記錄。翌日一進門,見「學生」正自動自發在客廳拉著扶手做運動。下班前,當我拿起「聯絡簿」正要落筆之際,「學生」的眼神滿是委屈地說:「不要寫我的事喔,女兒昨天回家罵我偷懶,運動不夠,回家都不理我,她對我很兇的。」我苦笑著搖搖頭,龍飛鳳舞地寫下:「Ma今天表現很棒,在戶外走滿兩趟,另外,我未抵達之前早已開始在客廳運動。」
經過我的這番「美言」之後,次日上班,「學生」再次露出兩排牙齦,眼睛笑得瞇成一條細長的縫,告訴我:「妳昨天表揚我了吧?女兒今天有跟我講話了。」我隨即在她面前高高地豎起兩根大拇指。
是啊!母女朝夕相處,白天因工作壓力,再好的耐心也有用罄之時,對媽媽的嚴厲雖然表面上似乎有點殘忍,實際上都是為了鍛鍊長輩的生理機能,延緩老化,畢竟「想活就要動」嘛!
至今,阿姨耳聰目明,記憶力比我還強,每次出門運動,都是她提醒我大門要鎖好,電燈要記得關,思緒也比同齡長者清晰許多。
最後想引用一句改編的歌詞安撫偶爾被「罵」的阿姨:「偶爾無心的責難,都是為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