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家寶寶 安心享用新鮮水果 文/派翠西亞 |2022.12.10 語音朗讀 26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志工協助包裝給育幼院的蔬果。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無毒農」創辦人曾逸峰希望消費者珍惜每個農作。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藝人嚴正嵐擔任2022等家寶寶耶誕公益大使。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產地特派員林元芯與無毒農粉專小編,到產地採訪農民。 圖/無毒農等家寶寶協會每年耶誕節,都會舉辦耶誕傳情活動,為育幼院募集禮物。 圖/等家寶寶協會提供 文/派翠西亞農產品電商平台「無毒農」負責人曾逸峰,2016年意外獲知台灣育幼院童,長期吃不到新鮮的各式水果,決定開展一項揪團送水果到育幼院的公益計畫,結果獲得熱烈回響,如今不但嘉惠全台600多名育幼院童,而且也間接支持了台灣栽培無毒蔬果的小農……台灣是世界公認的「水果王國」,出產的季節水果味美多汁、盛名遠揚,然而,可能很多人難以想像:有不少孩子從小一直成長到青春期,竟然沒有吃過台灣出產的芒果、黑珍珠蓮霧、草莓……事實上,對很多育幼院來說,能讓院童「吃飽」及「穿暖」,已是非常吃力的超級任務,就算有善心人士捐款,也要盡量保留用於孩子生病、升學時,有足夠的醫療及教育資源足以支應,因此院童是不是每天都有水果可(換著)吃,或是配有足量的蔬菜瓜果,通常院方大多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省著菜錢過日子。連續創業專注無毒農曾多次創業的曾逸峰,曾是程式設計師,創辦過軟體公司,還開辦過文創公司,也創建過結合app的旅遊平台,後來因為拜訪各地小農,深受感動之餘,決定創建一個友善環境的無毒安心蔬果平台,為台灣小農建立順暢的通路,於是陸續成立「無毒農」電商平台及實體店面。有一回,一位長期訂戶要「無毒農」幫忙把預訂的整箱水果,「幫忙找一家育幼院送過去」,原來,因為訂戶家人那周剛好出遊,無法收水果,因此便想到何不轉送給育幼院童。剛開始,曾逸峰只覺得好奇:育幼院真的喜歡收到捐贈的水果箱嗎?於是他請現職協會執行長的王子瑜上網去了解現況,沒想到查詢發現,育幼院果然奇缺新鮮蔬果,甚至表示:如果不是因為某樣水果盛產,有人成堆送去,孩子已經很久沒吃過水果了……安置院童渴望吃水果也有育幼院坦言:育幼院常收到善心人送嬰兒奶粉,迫使很多大孩子為了補充營養及怕過期,不得不喝甜得膩人的嬰兒奶粉,至於水果,育幼院很難有充裕經費購買一些價格稍高的葡萄、奇異果、水蜜桃、草莓、玉荷苞荔枝、牛奶蜜棗……等水果,孩子有時會好奇:究竟那些水果嘗起來是什麼滋味……曾逸峰決定用群眾募資的方式,推動這項新型態的公益計畫,他特地找了幾位工作夥伴負責規畫募資計畫,將每月募得的「水果基金」,以成本價轉換成一箱箱經過檢驗的安心蔬菜、水果,並逐一詢問全台各縣市有安置0歲至18歲孩子的機構,再依各自不同的需求,自費透過物流將蔬果、米糧或物資送到育幼院。由於初期贈送孩子為0~3 歲,他們正是弱勢中的弱勢,在缺乏副食品的狀況下,蔬菜水果等製作出來的天然蔬果泥,正好彌補孩子成長時的不足,同時無毒農的蔬果皆需要檢驗合格,也能讓這群最弱勢的等家寶寶安心食用。育幼院代替父母呵護透過普查,曾逸峰發現,如今台灣真正的「孤兒」為數不算多,但每年還是有數百名新生棄嬰,以及600~700個嬰幼兒、國小及國高中生,因家庭變故、父母坐牢或親人施虐,失去原生家庭照顧,不得不暫時入育幼院等安置機構。這些孩子被安置後,有的從4歲一直待到18歲,有的從12歲待到18歲,儘管孩子們有原生家庭,卻有家歸不得,反而在安置機構還比較可以健康成長、受到守護……「這些孩子就是『等著回歸家庭的寶寶』,所以我們在2019年成立了『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希望能為育幼院的孩子們,定期提供檢驗合格的生鮮蔬果……」遍嘗水果孩子樂開懷 曾逸峰認為,育幼院或許沒辦法像父母般細心呵護每個院童,卻扮演著孩子成長關鍵期賴以茁壯的保護傘,如果社會人士能盡量補足育幼院做不到的部分,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孩子生活於其間的過程,便能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和善意,也比較不會覺得和同儕落差太大。儘管2020年起受全球疫情影響,募款不如預期,「等家寶寶」協會並未中斷計畫,每個月都至少送出600多箱的無毒安心蔬果,嘉惠全台至少46家育幼院童。「送蔬果的行動,不只受到小農支持認同,育幼院更大表歡迎,而我們看到孩子開心吃著屏東木瓜、滿天星百香果、阿露斯洋香瓜、玫瑰蕉、金瑩小番茄、巨鑽蓮霧……也十分感動。」募款送物資日漸多元到2022年底,「等家寶寶」協會幫助的孩童將累積超過5萬人次。光是2022年度,就捐出水果近9萬台斤、蔬菜達到4萬包、稻米1800斤,甚至還包括2台全新公務車、筆電、口罩及快篩劑等防疫物資、年終的耶誕禮物……更號召200多位志願服務者,定期協助整理及分裝物資,也以認養稻田的實際行動,無形中把民眾、弱勢、農民組合一個善的正循環,讓民眾的愛心轉換成支持農業成長的力量,又能幫助到台灣弱勢族群。曾逸峰相信,這些孩子雖然被迫離開家,無法在原生家庭享用香甜水果,但民眾的愛與熱情,無形中填滿了這當中的遺憾,孩子們在整個社會力量下陪伴著長大,無形中也讓社會正義獲得實踐,難怪每次「等家寶寶」登高一呼,總有歌手、名人自動熱烈響應。溫暖的「窩」等待改善每到歲末,不少團體會發起「耶誕禮物傳情」,讓育幼院童能滿足一些屬於個人的小心願,但「等家寶寶」協會更貼心的,為不同育幼院輪流募集家園修繕基金,從根本改善及解決育幼院的硬體設備。今年,等家寶寶協會在歲末年終,發起「『窩』想和你在一起──家園修繕基金募集計畫」,資助「伯大尼育幼院」、「聖方濟少女之家」兩個社福機構,鼓勵社會大眾以每份500元的贊助金,提供這兩所安置機構一份最特別的年終禮物。其中,伯大尼育幼院前年剛搬進了新大樓,但孩子們發現,大樓電梯出來的梯廳,空間冰冰冷冷的,空白的牆面常讓他們想到醫院,缺少家的溫暖,孩子們希望能以彩繪的方式,讓梯廳顯得熱鬧繽紛……而聖方濟少女之家目前安置18位因為家庭失能或遭受不當對待的失依女孩,這座暫時棲身的避風港,是一幢60年的老公寓,年老房舍使得居住空間不再安全,正在翻新的家園急需裝修經費及購置家具……「窩」想和你在一起計畫,目前還差3000份左右的禮物缺口,等家寶寶協會希望社會善心人士,能認購禮物為孩子圓夢,或是捐款義助兩個機構改善基礎設施,提供孩子更舒適的環境和更溫暖的「窩」。 「窩」想和你在一起|募集進度請見https://go.greenbox.tw/3UAw64w 前一篇文章 民宅火警 消防隊救出羊雞鴿兔狗15隻動物 下一篇文章 當義工很快樂 他日日至醫院服務獨老 熱門新聞 01是「九命胖貓」! 8.5公斤6樓摔落砸破汽車玻璃仍沒事2023.06.0102【研朱札記】《臺南孔廟的音樂》──黑澤隆朝手稿 2023.06.01036月新制一次看 懶人包在這裡2023.06.0104社論--非核家園與核能選項2023.05.3105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消弭不平等評比 南華全台第12023.06.0206社論--大學教育的宗旨2023.06.0107【寶藏福田】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06.0408法網/英國唯一希望敗北 諾瑞:太受挫了2023.06.0309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多運動可預防2023.06.0510社論--遵奉憲法才有台灣共識2023.06.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缺工、偏鄉就業 建商辦比賽為營建業添生力軍炎夏真心奉茶 店家「贈外送員礦泉水」2浪貓獲准長住病房 溫暖故事變成繪本花蓮鹽寮海邊男子遭浪捲走 岸巡人員守望發現及時救援聘浪汪當保全有月薪終身僱用 背後有感人故事失智定位錶申請率低 南投縣:身心障礙也能申請 作者其他文章牛會用牛話表達心情日本野生動物奇觀黑猩猩愈來愈笨? 動物技能 受干預 漸失傳藏王狐狸村 微笑狐狸療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