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對徒孫的關懷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喻》 |2022.12.29
3135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佛陀在世時,有個叫做億耳的沙彌。他的師父迦旃延在遠方國度弘法傳教,希望億耳替他拜會佛陀,向佛陀傳達消息。

億耳見了佛陀,佛陀與他一番關懷、談話後,便招呼僧團裡面管事的比丘,請他們在自己的房間加一張床,讓億耳睡。佛陀又再三叮嚀比丘對億耳要好生招呼:「有什麼美味食品可以給他嗎?有什麼精緻的紀念品,讓他帶一點回去吧!」佛陀細心的照顧與關愛,引起僧團大眾議論紛紛:「這實在是太優惠的殊遇了!」「他不過是個沙彌,怎麼可以和佛陀同睡一間寮房!」佛陀對大眾的議論,沉默不語。

圖/Unsplash

等億耳回去以後,佛陀便召集大眾:「你們對好事心生嫉妒、不滿,甚至出語傷害,這樣是不對的。你們要知道,迦旃延是十大弟子之一,他在外面弘傳佛法、普度眾生多麼辛苦,我們無以感謝他,也無以去讚美他。他的徒弟億耳現在到我們這裡,給他的一點點照顧和關懷,也是希望藉此安慰迦旃延的心,讓他能夠得到很大的鼓舞和信心。」佛陀悉心開示,比丘們這才如夢初醒,懺悔自己的言行粗鄙不堪。

做人,不應該吝於待人好、對人慈悲,見他人慈悲,又心存嫉妒:「你不必這樣啦!」「幹嘛布施這麼多呢?」「不用幫他這麼多啦!」自己無作為,又忌人成就,不知隨喜讚歎,只願與人共沉淪,我們的世界怎麼會進步呢?

圖/Unsplash

不如轉心改性,看人行慈悲,心生歡喜,更起而效法;見人行好事,隨喜讚歎,更盡力散播、傳揚好事。慈悲不怕大,好事不怕多,人間需要的是善美的心
量,喜捨的力量,愛語的能量,推動我們的世界向至真至美的境界邁進。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