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私交信徒。如果你把佛光山的大職事集合起來,問:「星雲大師對哪一個信徒最好?」他們一定說不出來我對哪一個好,因為統統都好,沒有不好,我沒有最好的信徒,統統都是最好的信徒。圖/Pixabay
出家人應有「弘揚佛法遍天下,普度眾生滿人間」的慈悲心腸。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不要私交信徒。如果你把佛光山的大職事集合起來,問:「星雲大師對哪一個信徒最好?」他們一定說不出來我對哪一個好,因為統統都好,沒有不好,我沒有最好的信徒,統統都是最好的信徒。
幾十年前,好多信徒要送我房子,甚至近幾年來,也不只三、五個信徒要送我幾百萬元的紅包。可是在我有一條戒,我自我約定「不收紅包」,你總不能讓我犯戒啊!我不需要用到錢,再說我出版書籍的錢就已經用不完了。所以,只要有人拿來,我就捐給各單位,辦佛光大學、辦《人間福報》、辦佛光衛視(今「人間衛視」)等。
光明正大 磊落坦蕩
但是也有信徒堅持說:「不行!這個錢就是要給你的。」但我也堅持說不行,為什麼?因為我不想將來披毛戴角還啊!供養是這麼好接受的嗎?
如果你真的是為了佛法,大可捐給佛教事業,與我建立私人關係做什麼呢?就像我有這麼多的徒弟,明天要開會了,哪個人帶個什麼東西來給我,我連看都不看。
總覺得,你不給我,我還對你好一點;你給了我東西,被別人嫌疑,我只得跟你不來往了,我不能收你的賄賂啊!
「一對一」會失去道業、聲譽。像我這一生無論到哪裡,都沒有獨居的地方,我的辦公室就是大廳,什麼人都可以來講話。
就是我的徒弟也不少,但哪個人想私下跟我講兩句話都很困難。事無不可對人言,不需要有什麼祕密,給大家知道又如何?
明辨是非 普度眾生
不可以一對一,不要以為信徒供養我很多、對我很好。我們出家人能這樣嗎?出家人要「普」度眾生,不是只度「一」眾生。
在我一生當中,看不起出家人沒有是非善惡,沒有教性,沒有顧念到佛教,沒有顧念到大體,營求種種不當的利益,寄佛偷生,比如說趕經懺。
幾十年來,我覺得自己對台灣的佛教有一點貢獻,有時候卻也感到很慚愧。現在信徒增加了,婚喪喜慶都要出家人服務,只要你為他服務,就是你有哪裡不好,他都不會計較;信徒有了感情以後,就沒有是非了。
真誠服務 心意無價
舉個例子,假如和我接觸的信徒,我對他們很好,有一天我因為咳嗽而跟他們說:「咳嗽很辛苦,但醫生說必須燉羊肉、牛肉,吃一次就能好。」但我哪裡能去買羊肉、牛肉呢?
信徒一定會說:「師父,沒問題,我替你買!」因為他與我有了私人的交情,無論什麼時候,都願意為我奉獻服務啊。他絕對沒有勇氣說:「師父,你是受過戒的人,寧可以死,也不可以吃羊肉、牛肉!」
所以,在家信徒太過恭敬我們,會幫助我們做壞事。在他面對婚喪喜慶,最苦難、最求助無門的時候,能有專家幫忙解決問題,他必然是感激涕零的。但這樣的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需要有報償,不應該是有價的,那是無價的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