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7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2 如何樹立出家人的形象 5-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27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2 如何樹立出家人的形象 5-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佛光山叢林學院圖書館,佛學書籍豐富,空間寧靜。 圖/叢林學院提供
圖書館內的閱讀區,和風式的設計,伴隨陽光微風,學生坐在榻榻米墊上看書。圖/知松
學生在圖書館內研討佛學典籍。 圖/叢林學院提供
為棲霞佛學院學生開示   
時間:2005年10月29日     
地點:南京棲霞寺法堂

第四、建立偶像觀念
我們要有偶像,好比佛祖是我們的偶像,觀世音菩薩、達摩祖師是我們的偶像,六祖大師是我們的偶像,孔子、孟子都是我們的偶像,能讓我們見賢思齊。人不能沒有偶像,我記得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在電視看到很多紅衛兵拿著《毛語錄》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是他的偶像,所以,他的心就有力量。現在,我們佛教徒的偶像在哪裡?你說佛祖是你的偶像,但是佛祖有在你的心裡嗎?你能為佛祖犧牲奉獻嗎?我們要慚愧呀!我們雖然信佛,但是信得很清淨嗎?信得很踏實嗎?
在棲霞山念書的時候,我的偶像是太虛大師,雖然沒有見過他,不過我知道太虛大師一生的偉大事蹟。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太虛大師和仁山法師為改革佛教而努力,後來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甚至倡導「教產革命」、「教理革命」、「教制革命」,為了保護佛教,他更提倡教育,創辦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乃至創辦《海潮音雜誌》,一心一意就是為了佛教的未來。我以太虛大師馬首是瞻,太虛大師如果叫我赴湯蹈火,我都不會問他為什麼;我崇拜你,你說什麼就是。
太虛大師是我的偶像,至今不變。最榮幸的是在一九四七年時,我聽他講過課,他也跟我面對面的點過幾次頭,受用很多,我很甘願肝腦塗地為他捨命效命,不幸的是他在當年就圓寂了。我那時二十一歲,當時的心情簡直是天崩地裂,日月無光,如喪考妣。我自己曾經一度要被搶匪槍斃,但是也沒有這樣傷心難過。一聽到太虛大師死了,非常難過,只感到佛教看起來難了,失去了明燈,眾生該怎麼辦呀?人天眼滅!
建議大家,要建立偶像的觀念,偶像可以是你的師父、你的師兄、你的父母,或者現在佛教裡的什麼人士。你要有一種嚮往、追隨、學習的心願。
有一個青年要結婚,我替他證婚,後來他生了孩子,也叫我替他取名字,我就為他的孩子取名為蔡光宇。這個孩子的父親是開大卡車的。孩子慢慢長大,有一次我就問這個小孩:「蔡光宇呀,你將來長大要做什麼呀?」他回答:「我要開『托拉庫』(大卡車),我要跟爸爸一樣!」我說:「了不起!能繼承父志是一種光榮。」各位,我們的傳承在哪裡呀?
第五、每天讀一本書
讀一本書,不是讀一頁,你不能一天讀一本書,就不算是讀書人。假如你問我一天能讀多少書?我一天讀十本、八本,三本、五本都是不難的。當然,有的書精讀,有的書廣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我的徒弟有時候看我年老,眼睛看不清楚,就會幫我印下來,但是行與行之間的空間很大,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倘若行距能縮小點,我就能看得快一點。讀書讀慣了,有很多道理你不用去找它,它自動會出來找你。要讀書,至少一天讀一本,一天讀一百頁、兩百頁。
你們看得出佛教目前的現象嗎?佛教徒會誦經,但是不讀書。不讀書就沒有知識,況且現在是知識爆炸時代,太空船都已經上了天,利用一條線路,就能天上地下傳達訊息,全世界都能聽得到,我們還能不聞世事嗎?過去的中國人都要做書香人士,建立書香家庭、書香社會,而我們至少也要建立書香的寺廟,做一個書香的出家人。
讀書要讀出趣味,沒有趣味會很苦,會不想讀。我很感謝棲霞鄉村師範學校的那間圖書館,中日戰爭時,他們都逃到大後方去,圖書沒有人要,我們就把書抱回棲霞山來。那時候棲霞山沒有什麼老師,現在回憶起來,不客氣說,當時的教育不好,但是教育不好,我要好;老師不會教,我自己要會讀。感謝這個圖書館,讓我從西洋小說,讀到中國小說;從神怪小說,讀到歷史小說,甚至魯迅、巴金、郁達夫、茅盾……許多文藝作品我都讀;有文學的基礎,讀佛學就比較容易。
我把自己的一生規畫為八個時期。我現在八十歲,第一個十年,一到十歲,是「成長的人生」。第二個十年,十一歲到二十歲,是「學習的人生」,在棲霞山讀書。第三個十年,二十一歲到三十歲,是「參學的人生」。第四個十年,三十一歲到四十歲,是「文學的人生」。第五個十年,四十一歲到五十歲是「歷史的人生」,我希望能為佛教留下一點歷史,所以開創了佛光山。第六個十年,五十一歲到六十歲是「哲學的人生」。第七個十年,六十一歲到七十歲,是「倫理的人生」,這時候,我想到世間不是我一個人的,我有那麼多徒弟、那麼多信徒,甚至那麼多徒眾的父母,他們都和我有關係,都如同是我的父母,他們的兒女跟我出家了,我能不管他們嗎?我願天下人都做我的父母,因此,我每二年召開一次親屬會。我認為這種倫理的次序、倫理的關係,是我們應該發展的。到了七十歲、八十歲,慢慢懂得佛法,於是規畫為「佛法的人生」。
你們也要自我規畫,每天讀一本書,我不是過分要求,如果你認為每天讀一本,要求太過分,表示你不會讀書,沒有把書讀出一個名堂來。一個出家人每天不能讀一本書,你出家做什麼?你說要誦經、為常住做事……沒時間讀書,那都是藉口;讀書和做早課、-都是很重要的。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出家人的素質。
第六、背誦古文
除了讀書,進一步要背書,如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或是《幼學瓊林》、《詩經》、《禮記》,甚至你若能背一百篇的《古文觀止》,講話的味道、思想就會不一樣。《古文觀止》是我過去在這裡讀的,已經六十幾年沒再去念它,但是你們如果要我背,其中有好幾篇,我還是背得出來。年輕時一有煩惱,我就把〈李陵答蘇武書〉拿來念一下,「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精神力就來了。其實,如《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哼唱一下,久了,不會作詩也會唱。
我很熱愛讀書,不是跟你們說大話,我只需要看一下就會背,甚至看書看久了,慢慢地就能深入到書裡去。你只要肯背個三十篇、五十篇,以後就很會背了,可是要過這個關卡很難,只要下定決心,關卡過了以後,一切就容易了。(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