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大陸社會觀察】馬拉松城市廈門 一條路,改變一座城 | 人間福報

【大陸社會觀察】馬拉松城市廈門 一條路,改變一座城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康淼、顏之宏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二○二二年,謝啟明坐著輪椅在廈門馬拉松賽道上以四小時五十一分的成績完賽。圖/新華社
廈門園林博覽苑與遠處的集美新城一帶城市景觀。圖/新華社
2021廈門馬拉松賽時的畫面。圖/新華社
2022廈門馬拉松開賽。圖/新華社
2021年,廈門輪椅馬拉松的選手比賽中。圖/新華社
文/記者康淼、顏之宏

環島路,一條環繞廈門島的風景旅遊幹道,也是廈門馬拉松(簡稱「廈馬」)的主賽道。每當提及廈馬的創辦史,「因為一條路,改變一座城」的說法常常被提及。環島路全長四十三公里,沿途風光旖旎,如詩如畫。

在這裡,無論春夏秋冬、白晝黑夜,總能看到鬆軟的步道上健步而過的跑者。環島路綠化帶上,九十九尊英姿颯爽的馬拉松雕像散落其中,與路面上的跑者相互映照,展現了馬拉松與這座城市的特殊淵源。

二○○二年底,一位網友建議在廈門環島路舉辦國際性馬拉松賽事,被廈門市決策者吸納。在中國田徑協會支持下,次年三月首屆廈門馬拉松舉行。二十年後,廈馬已成為海內外知名賽事,廈門也被譽為一座「馬拉松城市」。

種下綠色環保種子

「沒事就過來跑跑,聽聽海浪聲也很舒服。」第二十屆廈馬結束不久,廈門市民陳先生就到環島路跑步。和陳先生一樣,不少市民因為沒有抽中廈馬名額,就選擇在賽後到賽道上尋找廈馬的感覺。

二十年來,馬拉松與廈門共生共長、相互促進。如今馬拉松元素在廈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而馬拉松所承載的體育精神也讓廈門這座城市萌發了可喜的變化。

「跑步已成為廈門市民第一大運動。為了滿足市民跑步等運動需要,廈門今年新增建設『近鄰運動場』三百多個。」廈門市體育局局長阮敦梁說,每年舉辦的廈馬,促進了賽道沿線建築、道路、市容、景觀的改造與提升。

位於翔安的廈門東部體育會展新城,融合了馬拉松、鐵人三項、自行車、輪滑、帆船帆板、沙灘排球等項目,這些都為廈門成為「馬拉松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大陸第一個可以實現專業足球場和綜合田徑場相互轉換的白鷺體育場於二○二二年終首次亮燈,包含白鷺體育場、鳳凰體育館和白海豚游泳館的廈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即將竣工。

更深層次的融合在於馬拉松與廈門的理念契合。自二○一四年起,廈馬組委會發起了「綠跑在行動」計畫,每屆賽事招募三百組家庭,以家庭跑的形式,從參賽隊伍末尾出發,沿途撿拾遺棄的飲料、食品包裝等垃圾,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只留美麗,不留垃圾」的習慣。

「廈門馬拉松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綠色環保的種子。」曾連續三年參與「綠跑在行動」的羅桂英說。二○一九年,廈馬率先加入聯合國環境署「清潔海洋」計畫,並成為亞洲唯一獲全球「綠色環保獎」的馬拉松賽事。

廈門篔簹湖,碧波蕩漾,白鷺翩飛。湖岸邊,時常看到市民環湖而跑,「人在景中走,景在城中繪」的畫面分外和諧。篔簹湖的生態之變,正是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體現。

馬拉松成了金字招牌

舉辦馬拉松,廈門並非「頭腦一熱」,而是自一開始就將其作為「金字招牌」來培育。

廈門馬拉松這塊「金字招牌」到底有多值錢?《二○二一年廈門市體育產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廈馬自開始舉辦以來參賽人數已超七十二萬人次,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累積達人民幣四十四點九億元,品牌價值累積達人民幣二十二點九三億元。

廈馬「含金量」高,在於其早早就開始探索「市場化辦賽」。舉辦首屆廈馬賽事前,廈門市就提出「不花財政一分錢辦賽」的目標,賽事所需經費全部由市場化運作模式從社會取得。那一年,二十七家企業表達了贊助意向,組委會共募得辦賽資金人民幣一千三百萬元。

「中國馬拉松要想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需要依靠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將其做大做強。」中國田徑協會主席段世杰說,廈馬市場運營頗具樣板價值。

在創新與探索中,廈門還相繼推出了海滄半程馬拉松、鼓浪嶼日出女子跑、攝影大賽等一系列賽事和活動,將原來僅有一天的馬拉松賽事拓展為覆蓋一年四季和廈門各個區的馬拉松系列活動,把一場專業路跑賽事打造成一個全民參與、形式豐富的體育嘉年華。

廈馬的成功舉辦帶動了廈門體育事業發展。廈門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吳明顯說,為進一步邁向體育名城,廈門市在二○一八年成立了體育產業集團,成功增辦廈門鐵人三項公開賽、廈門田徑公開賽、中國家庭帆船賽等一系列賽事,打造出一批新的品牌賽事。

這一系列品牌賽事,又形成對品牌體育用品企業的吸引力,推動了廈門體育產業發展。如今,廈門已匯聚了安踏、特步、361°等一批體育用品龍頭企業,廈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二○二一年,廈門體育產業總產值已達人民幣五百二十八億元,形成以競賽表演業為龍頭,體育用品製造業和體育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



奔跑的感覺真好! 公益至上 愛拚才會贏

第二十屆廈馬賽道上,一位特殊的跑者用手「跑」完了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他就是輪椅跑者謝啟明。一九九八年,時年二十三歲的謝啟明孤身一人來到廈門打拚,因為此前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右腿,他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就在掙扎之時,一些善良的廈門市民給予謝啟明無私幫助。在他們的支持下,謝啟明開始在街邊賣礦泉水、回收舊手機。

首屆廈馬舉辦時,謝啟明就在觀賽人群中,一邊兜售礦泉水,一邊給參賽者加油吶喊。「奔跑的感覺真好!」

在那之後,謝啟明在廈門各界的幫助下創立了名為「中途之家」的脊髓損傷者服務中心,至今已累計幫扶逾五千名身障人士。

為了實現埋藏在心中多年的「奔跑夢」,二○二○年謝啟明和輪友第一次「滑入」廈馬賽道。至今他們已堅持參與了三屆廈馬。「廈門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廈馬也能讓人感受到愛的力量。」謝啟明說。

拚搏精神發揚光大

廈馬發展史,就是廈門這座城市的愛心公益傳播史。二十年辦賽過程中,廈馬始終堅持「公益至上」的辦賽宗旨,不斷探索「體育+公益」的模式。

二○一○年,組委會在廈門市紅十字基金會設立了「廈門馬拉松紅十字愛心基金」。十年後,成立了大陸首個由馬拉松賽事獨立設立的公益基金會。廈馬還倡導各種社會救助活動,包括「關注阿茲海默症︱︱點亮你的記憶」公益敬老活動、AED公益眾籌活動等。

廈門馬拉松愛心林、愛心圖書角、愛心驛站……二十年來,廈馬不斷升級愛心公益體系,融入這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為「愛心廈門」建設注入力量。

愛拚才會贏是閩南人的精神特質。落地廈門後,馬拉松的拚搏精神也在這個閩南城市不斷發揚光大。

人生路上新里程碑

「跑馬跑到三十公里時,經常會出現腿腳打顫不聽使喚的情況,我們叫它『撞牆』。如果『撞牆』了停下來,那後面剩下的十公里就很難跑。」連續參加了二十屆廈馬的永久號跑者顧克清說,跑馬其實跟生活是一個道理︱︱碰到挫折拚一拚,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在剛結束的廈馬中,顧克清以三小時三十六分零六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雖然對這個成績不太滿意,但能從首屆賽事一直堅持二十年參賽,他感覺這也是自己人生路上新的里程碑。「幾乎每天都跑,一天不跑就渾身不自在。」在顧克清眼中,跑馬體現了廈門人愛拚才會贏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而作為大陸首批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廈門這座城市四十多年來也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不斷從一個漁島小城向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

二十歲的廈門馬拉松正青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完美融合的廈馬和廈門,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