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如是說 | 人間福報

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01

康義勝懸壺行醫超過半世紀,因父親罹患胃潰瘍大量出血而壯年早逝的遺憾,堅定他習醫、救人志向,先後創辦台北仁康醫院、新北仁康醫院及其附設護理之家;儘管仁康醫院幾經轉型,他仍堅持保留醫療部門,只為了站在第一線服務鄰里。康義勝表示:

「希望我艱苦的歷程能成為貢獻社會的力量,讓善的力量循環下去。」 

02

8年前,編舞家許程崴成立「許程崴製作舞團」,創作一系列生死議題作品;身為殯葬業第2代的他,在傳統祭儀中尋找情感和肢體的表現,轉化台灣傳統文化與儀式性舞蹈,向觀眾分享自身對於生命的看法、死亡的想像。許程崴認為:

「如何面對死亡這一刻,我們必須去學習。」

03

日本一名94歲阿嬤木村節將喪夫之痛,轉換成創作動力,以報紙為材料進行「撕紙貼繪」,樸實又溫暖的風格廣受喜愛;即使是在高齡90歲時才展開藝術創作生涯,但在投入過程中,木村不僅找到心靈寄託,更有新的生活重心。木村說:

「無論年紀多大,人們都必須學習。」

04

張玉玲身為「虎嵐登山隊」的一員,曾屬於運動「肉腳」,會養成運動的習慣是從瑜伽體驗券開始;逐漸愛上肢體伸展的他,38歲開始爬山、45歲爬到百岳、48歲時開始慢跑,用行動證明:只要開始動,幾歲都不是問題。張玉玲表示:

「許多事用想的永遠都很困難,能不能?行不行?做了才知道。」

05

加拿大有名老翁惠倫(Floyd Whalen)平時樂善好施,幾年前他因意外導致腿部受傷,而提早退休,經濟陷入窘境;當他的房子因沒錢維修而破舊不堪時,鄰居卡拉漢得知消息後,便幫忙募款、整修,讓惠倫的家煥然一新,卡拉漢認為:

「當一個人願意幫助別人時,其他人也會想要幫助他,惠倫值得我們為他努力。」

06

法國藝術家基加斯特(Stéphanie Kilgast)以軟陶為創作媒介,再結合鋁罐、玻璃瓶、陶瓷餐盤等人造垃圾,讓五顏六色的花、珊瑚、海洋生物等,從這些廢棄物中生長出來;她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基加斯特認為:

「能從周圍普通的小生物中,看到美麗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小小的自然之美,你會漸漸學會愛它的整體並希望保護它。」

07

除了演員及歌手身分,李心潔還是3個孩子的母親,相當在乎孩子的成長過程和教育;今年她擔綱監製的《孩子,你好嗎?》系列紀錄片中,還獻出自己的導演首作──《山頂小屋》,分享生命故事及教育理念。李心潔認為:

「人活著這一生,能不能活出自己的樣子、找到生存的價值,才是我覺得最棒的教育。」

08

印度設計工作室Multitude of Sins為了推廣地球永續的理念,在班加羅爾(Bangalore)打造出一家獨一無二的「垃圾餐廳」,餐廳有90%的材料是自行車、盒式磁帶、家用電器等廢棄物。Multitude of Sins創始人托馬斯(Smita Thomas)表示:

「這些垃圾提醒我們只要巧妙地適應、敏捷地重塑,就可以解決人們習慣浪費的問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