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3】隨堂開示錄 148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6 般若的真義 4-4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錄影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3】隨堂開示錄 148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6 般若的真義 4-4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錄影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2006年4月13日,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在大陸杭州人民大會堂召開,來自全世界千二百餘高僧大德海會雲集。大師發表主題演說。星雲大師說:從慈悲心、柔軟心、智慧心、誠實心,從我們自己開始,才有和諧世界。 圖/人間社記者妙士
2006年4月13日,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在大陸杭州人民大會堂召開,來自全世界千二百餘高僧大德海會雲集。大師發表主題演說。星雲大師說:從慈悲心、柔軟心、智慧心、誠實心,從我們自己開始,才有和諧世界。 圖/人間社記者妙士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6

般若的真義 4-4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錄影
時間:2006年12月6日
地點:廣州中山大學

提問七:基督教信仰認為愛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剛才大師講到「般若」,能否請問大師,「般若」是從何而來?另外,既然人皆有佛性或皆有般若,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又會出現不和諧,是因為他們不認識般若,還是另有原因呢?

大師:說到愛,沒有宗教不講愛的。常有人問:「人從哪裡來?」人是由愛而來的,如果父母不相愛,就不會生下我們了。但是佛教有時排斥愛,那是排斥自私、執著、虛假的愛。
人是「有情」,「有情」就是有愛的人,而菩薩是「覺有情」,就是覺悟愛的人。覺悟什麼?覺悟愛不能愛得自私、糊塗、不當。佛教講「五戒」,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就是戒愛得不當。男女談戀愛、夫妻結婚,是佛教所准許的,是正當的愛,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批評,總希望夫妻相處能夠和睦。
目前國際佛光會舉辦活動,先生參加必定要帶太太一起來,太太參加也必定要和先生一起來。夫婦一同來到寺廟,也可以住在一起。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說夫婦要分開住。所以佛教是很有人情味,很有愛的性格的。
愛是傳承、是提拔、是放光,也是善良的表現。佛教的愛,叫做「慈悲」,種類很多。有「愛見」的慈悲,對關係愈親近的人就愈愛,例如:對父母、妻子、兒女的愛,對朋友、親族的愛。又如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對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行業,要有尊重的愛、互助的愛。
從愛見的慈悲,進而到無緣的慈悲。我不認識你,我和你沒有親友關係,但是我也能對你慈悲。不論男女老少,看到對方受苦,能感同深受,這就是佛教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慈悲的最高境界了。

提問八:東方宗教,比如道家說「人人都可以成仙」,儒家說「人人都可以成堯舜」,佛教說「人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佛教也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與基督教相比,基督教認為人是渺小的,是有罪的,不可能人人都可以成為上帝。把信者當上帝,在西方國家來說是不可理解的。請問大師,是不是東方宗教對人性、對宗教的神聖性太樂觀了呢?

大師:西方的宗教是一神教,東方的宗教是多神教。一神教就是只能信奉一個神,這太過專制。東方的宗教比較民主,好比佛教說人人都可以成佛;儒家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人人都可以做堯舜;道家說:「神仙本是凡人做。」有志學道者都能做神仙。但是儒家和道家雖有自由民主的思想,卻沒有佛教教義的透澈。信仰佛教,首先要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之後,你就是佛,就能跟佛平等了;這多民主、多平等啊!若再受五戒,五戒就是不侵犯人,不侵犯別人的財富、不侵犯別人的生命……彼此互不侵犯,尊重對方的自由,大家就能過民主自由的生活了。
釋迦牟尼佛雖然沒有把自由、民主、平等說得很詳盡,但是佛教的教義本身,其實就已表現出自由、民主和平等了。
你們問我信佛有什麼好處?我很難回答,這需要時間體會。好比有人問讀書有什麼好處?只要你肯到中山大學讀個幾年,就知道好處了。不過我也有一個快速獲得利益的法門。我在皈依場合,會請信徒跟著我說「我是佛」。能直下承擔「我是佛」,就會得到種種好處。當你要喝酒、抽菸的時候,想到自己是佛,還會喝XO、吃香菸嗎?不會的。夫妻、兄弟姊妹要吵架了,即刻想:我現在是佛了,怎麼能跟你計較、吵架呢?就不再吵了。
信佛的好處在哪裡?我一生受惠於佛教良多,現在雖然八十歲了,但是一點也不憂愁老死要來、明天要怎麼過,總覺得日子過得好自在,這就是信佛的好處。

提問九:您說佛教所倡導的眾生平等、仁愛觀,對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想大師也知道,大陸改革開放多年來,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在改革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請問大師,是否認為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佛教中的一些文化對促進和諧社會大有作為?如果您這樣認為的話,是不是可以給大陸的黨和政府提供一些建議?

大師:你問得非常好。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或建設皆突飛猛進。我有一個徒弟,他在參觀無錫大佛的建設後,就大大稱讚中國一定強。
中國大陸從過去的清算鬥爭,到現在提倡「和諧社會」,真是中國人的福氣。雖然我已經老了,但是我也願意為中國的和諧社會盡一點心力。去年我參加中國大陸舉辦的「世界佛教論壇」時,也曾提到和諧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

提問十:這幾十年,您親身參與和推動人間佛教的改革運動,您是怎麼看待這個運動的?您覺得人間佛教的運動是佛教面對現代社會世俗化傾向所做的一個方便施設,還是佛陀精神的回歸呢?

大師:佛教是化導社會,不是給社會所化,如果佛教被社會所化,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所以,人間佛教一定是秉持佛陀的本懷來化導社會,給眾生信心,給眾生歡喜,給眾生希望,給眾生方便。
佛法是為人所需要的,為了眾生的需要,所以「人間佛教」不會隨俗沉浮,不會俗化。這是一半一半的世間,佛一半,魔一半;善的一半,惡的一半;光明的一半,黑暗的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對於一半一半的世界,我們要用善的一半去淨化另外的一半。
基督教有一句相當好的話:「原諒你的仇敵。」佛教也講「怨親平等」,意思都是包容仇人,不要置人於死地。例如現在許多進步國家,紛紛廢止死刑,就是人間人性化的表現。
人間佛教是以發揚人性善的一面為目標,也希望能將人性墮落的一面引導為善良的一面,讓大家同往善道。謝謝。(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