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8】隨堂開示錄 10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27宗教信仰的迷思與追尋 2-1 —與天主教羅光總主教對談 《聯合報》主辦「星雲大師、羅光總主教熱線」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8】隨堂開示錄 10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27宗教信仰的迷思與追尋 2-1 —與天主教羅光總主教對談 《聯合報》主辦「星雲大師、羅光總主教熱線」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大師前往台北耕莘文教院參加《聯合報》主辦的「星雲大師、羅光總主教熱線」座談。(1989.03.10)圖/佛光山宗史館提供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27

宗教信仰的迷思與追尋 2-1
  —與天主教羅光總主教對談  

《聯合報》主辦「星雲大師、羅光總主教熱線」
時間:1989年3月10日
地點:台北耕莘文教院

主持人(瘂弦先生):星雲大師早年在宜蘭弘法時,非常喜歡文學,他曾經寫過新詩,也曾在《中央日報》及國內重要報刊發表過詩作。所以,他不僅是位佛學家,同時對文學也非常喜歡,今天應邀參加《聯合報》副刊主辦的座談,對文學界來說是令人振奮的,因為他是一位非常支持文學的大師。羅光總主教原來是台北地區的總主教,後來經過梵蒂岡教皇封派為台灣地區的總主教,現為輔大校長,也擔任哲學研究所教授,哲學著作非常多,平常喜歡繪畫。星雲大師喜歡詩,羅光總主教喜歡畫,一個是文,一個是藝。
這次座談主要談論的題目有:
一、實際人生中如何把握宗教的智慧
二、宗教傑出人物的生命歷程及意義
三、人與神佛的關係為何
四、 解釋宗教的終極世界
 
實際人生中如何把握宗教的智慧

羅光總主教:今天我們兩位來對談宗教,不是來辯論的,而是各談各的,把自己的感想、看法提出,由大家自己來評論。第一個問題,就天主教觀點來講,在實際生活方面要能夠發揮宗教的智慧,那就每天要有點宗教的生活,把信仰融入到實際生活去。就我們先總統蔣公,每天早起要讀《聖經》,讀了之後還要回想,接著再讀《荒漠甘泉》,一天當中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小時在這上面,這就是把宗教信仰融入到每天的生活裡。
我們天主教一向指導信徒每天早起讀《聖經》五分鐘、七分鐘,然後能夠把《聖經》所講的,跟自己每天的生活要能配合起來。到了晚上睡覺之前可能以二、三分鐘,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是不是與福音所講的配合起來,還是離得很遠,甚至是與福音背道而馳,那明天就要改進,要好好注意。
另外每星期天要到教堂去,參加宗教儀式,在這儀式中也是要聽福音,也要祈禱,都是把福音所學的,與自己的實際生活配合起來,這樣在實際生活方面,宗教信仰才能發生影響,那麼我們的實際生活才能發揮出宗教的智慧。假使一天也不想、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年也都不想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什麼,那有一個辦法,在實際生活方面能夠發揮宗教智慧的,就是在每一天、每星期要有點宗教生活,把我們的知識與信仰生活能配合起來,然後在實際生活中,才能夠發揮宗教智慧。現在我們請法師來講講。

大師:剛才總主教已講過今天是對談,不是辯論。在宗教裡面他是長者,所以請他先講,講到宗教與人生,講到宗教的犧牲與進取,我想到一個人總要生活,說到生活,就需要有物質的生活,要吃飯、要住房子。
當物質生活有了之後,就需要精神生活。所謂「精神生活」,就是要讀書,求知識,要有感情、要家庭眷屬。
有了精神生活還不夠,還要再追求藝術生活。所謂「藝術生活」,人要音樂、要美化、繪畫、美感,凡家庭要有家庭氣氛,要布置得優雅。
但是有了藝術生活之後,還是不夠,最後就想到要超脫、要信仰、要宗教的生活。任何人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要想探討人生,就必須要重視宗教,甚至信仰宗教。
人生的生活,我想必須要有四種生活:第一,是有物質的生活,也需要有信仰的生活;第二,有心外的生活,也需要有心內的生活;第三,有群居的生活,也要有獨處的生活,在獨處時深思,慢慢追尋、探討人生的意義,就更有一番超越的境界與想法;第四,除了「擁有」的生活,擁有世界財富、地位、名譽、權利,這在宗教裡也承認,但還更要有「空無」的生活。
講到「空無的生活」,舉例來說,佛教有部經典《維摩詰經》,二萬五千多言,文學意境很美,就像一篇詩章。那位維摩詰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女,常修梵行」,這是什麼生活?這就是空無的生活。所謂「空無的生活」,不是放棄世間、遺棄世間、不要世間,甚至更加地來講,是擴大世間,是「虛空」。何謂「虛空」?虛空無相,無所不相,虛空生萬相,真正的空無生活就是要有世間與出世間的生活,要有心外與心內的生活,要有群居與獨居的生活,要有物質與精神的生活,所以今天有這個機會討論宗教與人生、討論信仰,真的很高興,現在再請總主教發表。

宗教傑出人物的生命歷程及意義

羅光總主教:天主教方面舉摩西,但摩西太遠了,已經二千多年了。還是舉現在天主教徒的實踐生活與意義來跟大家講。現在我們來談基督生命的意義。基督的生命意義有一句話可以表現,他說:「我來,不是需要別人來服侍我,我是為了服侍別人的。」所以他甘願為我們犧牲,釘死在十字架上。有一次,他倒了一盆水,把水放在桌子前,他要幫門徒洗腳;他的第一個門徒說:「不行啊!您怎麼幫我洗腳?我絕對不願洗。」耶穌說:「我不給你洗,你將來就跟我沒有關係了。」門徒只好讓耶穌幫他洗。洗完腳後,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喊我是老師,我幫你們洗腳,你們彼此也該幫忙洗腳;我為你們服務,你們也該彼此去服務。」所以服務是神聖的意義。
如果我們到忠烈祠,會看到只有一個外國人的靈牌供在我們的忠烈祠裡面,那就是雷鳴遠神父。他是一個外國人,青年時代在大陸傳教,後來加入中國籍。後來回到歐洲,為我們中國留學生服務,在巴黎、在英國那些留學的中國學生,都受到他的幫忙照顧。他一生沒有止境,都在為民眾服務犧牲。在中國天主教裡面,他是非常傑出的人物。
另外,關於德蕾莎修女,大家大概都聽說了,他就是我們天主教現代的一位傑出人物,他的理想就是為天下服務;他不畏艱辛,深入印度的一些貧苦地區,為當地的人民服務、傳福音,所以全世界最高榮譽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他。因此,我們天主教精神以服務為目的,服務是我們生活的目標、生活的意義。

大師:總主教剛剛談到天主教傑出的人物,我也舉一個中國佛教的傑出人物,那就是唐三藏玄奘。
唐三藏玄奘大師到印度去求法,前往印度的路是非常崎嶇的,必須通過一條流沙,是極危險,回頭或許還有一條生路,但是唐三藏在經過這流沙時想:我寧可到西域印度一步死,也不願回到東土一步生。幾年後,到了印度,在當地住下來,講經說法,開始教導當地佛教徒,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在一千三百年前,第一個揚名國際的中國人。
後來的鑑真大師,到日本傳教的時候,一共經過六次十幾年的失敗,最後一次鑑真大師已經六十歲了,他在往日本途中,船在海上航行時,他心想:「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為了宣揚佛法,也為了解脫苦難的眾生,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現在日本,他們的建築、房屋,他們的書法、文字,他們的繪畫、武功,可以說都是鑑真大師傳播到日本去的,所以日本人把鑑真大師當成是日本文化之父。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