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俄烏戰爭、暖化 全球稻米20年最缺 衝擊35億食用人口 | 人間福報

俄烏戰爭、暖化 全球稻米20年最缺 衝擊35億食用人口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稻米產量恐缺870萬噸。圖為孟加拉工人在稻田收割水稻。圖/法新社、新華社
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稻米產量恐缺870萬噸。圖為孟加拉工人在稻田收割水稻。圖/法新社、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集團旗下機構指出,2023年全球稻米產量,恐出現20年來最大短缺導致價格上揚,將影響逾35億稻米食用人口,特別是占全球稻米消費9成的亞太地區。

惠譽旗下「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的大宗商品分析師哈特(Charles Hart)說:「整體而言,全球稻米短缺的顯著衝擊已現,目前米價已然處於10年來最高。」

惠譽4日最新一期《國家風險與產業研究》(Country Risk & Industry Research)報告顯示,當前的高米價情況預計會持續到2024年。

報告指出,2023年到目前為止的國際米價為每公擔(cwt,約45.4公斤)17.3美元(約新台幣528元),到2024年後才可能降至每公擔14.5美元(約新台幣443元)。哈特說:「鑒於稻米是諸多亞洲市場的主食類商品,價格是食品安全的主要決定因素,尤其對最貧困的家庭而言。」

報告預測2022/2023年季度全球稻米缺口達870萬噸,是2003/2004年以來最大短缺;當年全球稻米短缺達1860萬噸。

全球稻米供應短缺的主因包含俄烏戰爭持續、中國大陸、巴基斯坦等稻米產國遭遇惡劣天候。世界最大稻米生產國的中國,去年7月之後大片農田受夏季強降雨、洪水衝擊。

農業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中國主要水稻產區的廣西、廣東,當時累積降雨量達20年來次高;占全球稻米交易量7.6%的巴基斯坦也因去年嚴重洪災,年產量下降31%。

哈特說除了供應吃緊,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其他主要穀物價格飆升,讓稻米成為愈來愈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推升需求量導致價格上揚。印度去年9月禁止碎米出口,哈特認為這也是造成衝擊的一大因素。

全球米市 恐明年才回穩

主要業務涉及全球糧食與農業的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集團,旗下高級分析師泰卡拉(Oscar Tjakra)也表示,美國及歐盟等其他國家稻米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也是造成短缺的原因之一,全球米市要到下半年及進入2024年之後才會逐漸回到平衡。

Gro Intelligence高級研究分析師高佛瑞(Kelly Goughary)表示,許多國家被迫減少國內庫存,稻米短缺受害最大的,都是已飽受國內食品價格高漲之苦者,像是巴基斯坦、土耳其、敘利亞及一些非洲國家。

台灣稻米 產業鏈陷危機

國內方面,台灣各地水情陸續吃緊,作為國內重要糧倉的嘉南平原,已3年沒有第一期稻作,對農民、田地造成影響。休耕若成常態,國內農產分工最完整的稻米產業鏈,恐將面臨生存危機。為了因應休耕對農民造成的損失,農委會祭出20億元的休耕補助,每公頃可領9.6萬元,比前一次休耕補助多3000元,創下近20年新高。

但農田生態會因休耕出現變化、長滿雜草,農民反覆使用除草劑,不僅影響土壤營養品質,也不易根除。另外,一期稻的產量、品質,都比二期稻來得高,因為一期稻的生產過程天數較長、溫度相對均等,病蟲害較少,二期稻則會碰上夏季高溫、多溼,病蟲害相對多,成本也較高,久日旱象讓農民最近苦不堪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