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2】六祖壇經講話 懺悔品第六 問題講解 5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2】六祖壇經講話 懺悔品第六 問題講解 5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阿彌陀淨土 圖/南宋淳熙十年/日本京都東山/知恩院藏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六)如何發「四弘誓願」?

《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參禪學道,應該以發心立願為下手的工夫。在世間上,讀書求學,做人處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志願、目標;參禪學道,當然更要發心立願了。

在佛教裡,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為了「正法能久住,眾生得離苦」而發下弘願。譬如:玄奘大師「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終於完成西域取經的大願;鑑真大師「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終於將佛法弘傳到日本;宋朝永明延壽禪師,屢用公帑買魚蝦等物放生,事發被判死刑,面無懼容,只願「將此一命,布施眾生」。唐朝溈山禪師,發願做一頭老牯牛,來為眾生服務,所謂「欲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這些高僧大德們,因為有菩薩的行願,所以能完成他們的道德、修行。

現在,有的人發願往生後捐出遺體、器官,這也是需要有大願心、大勇氣,如果沒有願力,如何肯這樣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所以,這個世間,如果人人有犧牲奉獻的願心,就不會有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人人肯發心為人,就能為世間點亮明燈,增加熱力。

發願,有別願和通願。所謂別願,例如: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來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成就普度眾生的心願;觀世音菩薩有十二大願,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文殊菩薩也是發十二大願,他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禮敬諸佛」,這是對人格的尊重,「稱讚如來」,這是語言的布施等等;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像這種偉大的願心,不但完成自己,也照亮了人間。

所謂通願,就是通於一切、普遍一切。例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發的弘願,稱為「四弘誓願」。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願而成。所以,有了大願,才能成就。發心立願既然這麼重要,我們如何來發「四弘誓願」呢?

● 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修行,除非甘心做個小乘的自了漢,否則弘法度眾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所謂「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只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

如何才能度盡無邊眾生呢?《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因此,度眾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了悟生死,不再受輪迴之苦,而不只是給他們吃穿飽暖,衣食無虞而已。

度眾生,並非喊口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比方說愛惜時間,時間也是眾生,愛惜時間就是度生;愛惜金錢,不要奢侈浪費,進而節約勤儉,就是度生。在政治上,愛護國家社會,樹立國家、社會良好的形象,也是度生。和合眾生、不挑撥離間、不誹謗別人的名譽,這都是度眾生。乃至於一朵花、一棵樹,尤其大自然的山水生態,我能保護它,不汙染它、破壞它,不浪費水電資源等,這就是護生。所以,過去有的禪師不是拜佛,他不妄走一步;不是看經,他不隨便點一支蠟燭。保護生態、愛惜資源,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基礎。

● 煩惱無盡誓願斷

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能夠戰勝煩惱,自然能顯發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迴不已,更遑論度人。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一切煩惱。

惱,能惱害我們,煩亂我們,讓我們不得安寧。例如貪欲,為了貪欲,種種的辛苦,種種的麻煩;瞋恚,為了瞋心,種種的不安,種種的苦惱;愚痴、邪見,更是蒙蔽我們的智慧,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所以,我們要發願斷盡貪瞋痴煩惱,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尤其要不斷的懺悔,懺悔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煩惱,煩惱淨化,那就是解脫,那就是自在。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俗云:「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一般在家人士,要想生活無慮,都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何況學佛修行,既然發心要度眾生,不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要學習。世間的知識,出世的佛法,各種的技能,各種的服務,對一個真正學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拒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在古代印度有所謂的「五明」,即:

● 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詁、音樂。
● 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
● 醫方明:衛生保健、醫藥的知識。
● 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
● 內明: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
以上五明,涵蓋面雖廣,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這不過是在說明菩薩為度一切眾生,當學一切法門。

●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古德說:「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成佛須經「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要經過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成佛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要「見賢思齊」;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是大乘佛法,也是小乘佛教裡所講的「苦集滅道」:因為眾生受苦,所以我們要發度眾生的弘願;因為眾生有煩惱,所以我們要發願斷煩惱;因為眾生要學道才能脫苦,所以我們要誓學無量法門;因為滅盡貪瞋痴煩惱的涅槃寂靜,才是究竟的自在安樂,所以我們要發願成就無上佛道。所以,小乘的四聖諦,就是大乘的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一般人大都只是用來做為早晚課的時候,在佛前唱誦,平時不敢講,更別說要去實踐了。因此,六祖大師勉勵我們要發四弘誓願,不只是要敢講、敢說、敢唱而已,尤其希望大家今後都是四弘誓願的實踐者;能夠把四弘誓願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