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 6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 6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大陸四川稻城亞丁之央邁勇神山。圖/林振弘

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6

●用無我對治執著
唯識學,把人的意識,分成八識,其中,人之所以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就是由第七識所生出來的一種我執,產生根本的四大煩惱──我見、我慢、我痴、我愛。這第七識強拗的執取第八識,不肯捨離,才使有情眾生迷惑顛倒,執著痴迷。
因為習以為常的我執,進而執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人事物,挑三揀四,愛憎分明,凡是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否定、排斥他人。
做主管的,因為太有我了,主觀太強,凡事要屬下聽他的,造成員工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萌生他去之心;做屬下的,固執己見,不能接受主管的指導,主管只好另請高明。同事之間,不能與人和樂相處,也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的結果。做父母的,覺得兒女是自己生養的,強烈的想要占有和支配,導致親子關係惡劣。兒女覺得父母凡事為我準備是應該的,不知感恩、報恩,造成親情的傷害。
不管是職場或是家人之間的相處,人我之間的衝突、對立,都是因為太執著自己的意見、看法,缺乏接受差異性,失去開闊自己人生的機會,也失去了與人廣結善緣。
因此,要管理與生俱來的執著,就從無我的管理去思考。無我,是一種空性的智慧,面對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都能夠包容、接受、化解、承擔,在接受中,無限、無量、無邊的擴大自己,日日修來日日功,因為落實了無我,最後得以無所不能。
無我的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因為無我,包容異己,接受不同的聲音、意見,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就像一座美麗的花園,雖然每一株植物雖然都不一樣,但是,各展所長,百花盛放,這樣的人生不就多采多姿了嗎?
一個無我的人,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能保持開闊、樂觀、喜悅的性格去面對。因為無我,沒有框框,不會自我囿限,好因緣來時,歡喜接受;困難、挫折來時,則當做是一種人生的鍛鍊,愈挫愈勇。
春風夏雨可以滋潤人生;秋霜冬雪,也是磨練自己的好因好緣。以無我管理我執的人,在各種不同因緣中,懂得觀照因緣,不輕舉妄動,不會隨意喜怒形於色,隨緣度日,隨遇而安,隨喜生活,在每個當下,結緣利人天。

●結語
以上十點,讓我們認識了解自己的身心,也提供對治身心煩惱的法門,讓我們得以轉迷為悟,化煩惱為菩提。
人生雖然紛紛擾擾,煩惱無量,追溯其根源主要還是自己的心,只要把心管理好,一切自然順理成章,花開見佛,如《憨山老人夢遊集》中提到:「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我們要能認識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心,到處都是佛光普照了。
雖然我們的煩惱無量,然而,佛教對治、管理的法門,也是重重無盡的,由於無法一一表述所有管理治心的法門,附上《治心百法》的內容,提供吾人煩惱起現行時,思惟其中意涵,相信必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用律己對治欲望,用負責對治敷衍,
用勤勞對治懶惰,用謹慎對治草率,
用務實對治投機,用穩重對治輕浮,
用承擔對治推諉,用實踐對治空談,
用正派對治諂曲,用積極對治被動,
用目標對治盲從,用熟練對治生疏,
用靈巧對治愚拙,用專注對治散亂,
用耐煩對治急躁,用尊嚴對治自卑,
用立志對治消沉,用勇敢對治怯弱,
用真誠對治虛假,用厚道對治刻薄,
用謙虛對治傲慢,用禮讓對治爭執,
用包容對治怨恨,用信任對治猜忌,
用知足對治貪婪,用淡泊對治虛榮,
用大方對治小氣,用成熟對治幼稚,
用寬容對治嚴厲,用尊重對治侮辱,
用威儀對治散漫,用高雅對治庸俗,
用風儀對治醜態,用莊嚴對治失態,
用從容對治慌張,用靜思對治妄動,
用放鬆對治壓力,用單純對治複雜,
用寬闊對治狹隘,用幽默對治呆板,
用樂觀對治消極,用喜悅對治瞋怒,
用善良對治惡念,用同樂對治獨占,
用溫柔對治粗暴,用熱忱對治冷漠,
用微笑對治愁容,用鼓勵對治責備,
用讚美對治毀謗,用啟發對治教訓,
用善語對治惡口,用愛護對治傷害,
用祝福對治詛咒,用無言對治抗議,
用仁德對治殘暴,用公平對治不義,
用同情對治不仁,用忠誠對治奸邪,
用感恩對治無情,用平等對治差別,
用公益對治缺德,用善緣對治結怨,
用和諧對治對立,用和眾對治孤僻,
用合作對治分裂,用授權對治干涉,
用創新對治守舊,用發展對治封閉,
用自覺對治無知,用正念對治煩惱,
用正見對治邪知,用正行對治惡習,
用正業對治邪命,用誠敬對治輕慢,
用隨喜對治計較,用護生對治殘殺,
用律法對治侵犯,用惜福對治浪費,
用慚愧對治無恥,用精進對治懈怠,
用發心對治自私,用願力對治習氣,
用方便對治官僚,用慈悲對治瞋恚,
用喜捨對治慳吝,用道念對治俗情,
用般若對治愚痴,用禪心對治妄念,
用自在對治掛礙,用無我對治執著,
用清涼對治熱惱,用光明對治黑暗,
用清淨對治汙染,用妙有對治頑空,
用真理對治戲論,用圓融對治缺陷,
用緣起對治成敗,用中道對治偏執。

(全文完)

【專題預告】

《佛教管理學》系列,於今日刊載完畢。本版自明日1/3起,周一至周五將連載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系列,全文收錄於《星雲大師全集》第35-39冊【人間佛教論叢】,敬請期待。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