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典型在夙昔──憶星雲大師與朱雲漢院士 | 人間福報

典型在夙昔──憶星雲大師與朱雲漢院士

THE MERIT TIMES
文/蘭萱(資深媒體人)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蘭萱(資深媒體人)

一天之內,接連傳出星雲大師和中研院院士朱雲漢過世噩耗。短短時間內各方湧現無數惋惜悼念,於我而言,則別有感觸與不捨。

因為過去幾年,在他們病中,各有因緣有過接觸。就像我們常說,看一個人,不只看他如何成功,更要看怎麼面對失敗;同樣地,在壯盛之年大開大闔積極任事是一件事,面對病魔折磨和死神拔河的當下,強韌的心志猶能凌駕脆弱身軀,而持續奮戰、貫徹其志,更讓人感佩。

星雲大師多年糖尿病史,近些年來體力眼力大不如昔,幾乎沒有公眾露面。我因為幾次主持了佛光山的「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星雲大師贈書國家圖書館的儀式,和訪問介紹佛陀紀念館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而結下善緣,在一次南下造訪佛光山時,有幸和大師共進午餐。





那是大師和幾位住持法師的日常。因為沒被當作外賓看待,而有家人用餐般的親和溫馨。席間,品味大師調教下馳名的清簡美味齋菜,感受大師徐徐如春風的閒談妙語,但因擔心大師太過勞累,餐敘時間並不長。而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住持們說到大師體能漸衰仍堅持每天提筆寫「一筆字」的故事。

當時大師已幾乎看不見,只能憑記憶和直覺,在桌上的方寸之間重覆落筆運筆,字與字、句與句的間隔推移,都要靠一旁徒眾適時且機靈地不停挪動宣紙而寫就。

乍聽之下,侍筆者必須眼明手快,過程挑戰不小,但進一步細想,病中堅韌自律、不忘書法傳道的星雲大師,能在幾乎像矇眼寫字的狀況下無罣礙地大筆揮灑,一氣呵成的結果,蒼勁大器、自在自信,其心其境該是如何的靜、定、寬啊!

星雲大師九十七歲離世,縱有不捨,其人間佛教的信仰理念深入人心,已是福德圓滿。而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六十七歲走完人生,在此長壽世代來看,真的是太早。



從八、九○年台灣政治改革路上,積極參與的年輕學者代表人物,到中研院唯二獲選政治學門的院士,朱院士晚近若要說再有什麼讓他全心投入,且稍堪告慰的,我想由他一手規畫推動、歷經八年波折,終在去年初開幕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絕對是重要的、已完成的願望清單。

還記得,這個有著中華民國第一個,也是亞洲最大規模「總統圖書館」的文化園區落成,我向時任蔣經國基金會執行長的朱雲漢提出採訪邀請。原本擔心的是在學術討論和專欄文章之外,近年來鮮少受訪的他不愛曝光,沒想到辦公室一開始便私下告知「朱老師身體不舒服」,委婉辭謝。以為只是身體微恙總會好轉,於是我們試了又試,耐心等了十幾天,終究得到老師正面允諾。

到了訪問當天,看到許久未見的朱老師略嫌蒼白的臉,以及拍攝過程因不時需要走動而顯露虛緩的步伐,我隱隱然察覺老師恐怕不是一般小病。儘管如此,幾個小時的導覽拍攝和錄影訪談,朱老師依舊滿滿熱情,勉力而為。

其中訪談的場景是經過雙方討論,挑選一扇落地大門推開就望見碧波盪漾的戶外木造平台。朱老師說,經國先生生前最愛坐在這個位置面對湖水沉思,於是園區也保留了這個特別角落。

那天天氣微涼,基金會祕書長不時前來關心「外頭的風會不會太大?」「要進去換個地方嗎?」我問,他擺擺手,示意我繼續下去。

從近十年園區規畫的一波三折、選址和軍方各單位的往返協調,到建築造景牆面、地磚色彩紋理、一草一木的悉心參與,再到最受矚目的「蔣經國日記」關鍵內容如何策展呈現,朱老師不厭其煩的對著鏡頭侃侃介紹,縱使神色漸露疲態,在描述經國先生一手推動台灣現代化,以及威權轉民主的艱辛歷程,他字裡行間顯露出的熱切與堅定,在在說明一位知識分子如何企盼藉由各方史料紀錄還原真實,對內尋求社會共識、對外訴說一段風雨飄搖、篳路藍縷的民主初生故事。

尤其當我事後得知朱老師的罹癌病況,再回想當時他拖著病體全力以赴,愈是覺得不捨與感動。

記得看過這麼一段話,人的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幾個瞬間,幾個發光發熱,讓你覺得此生值得了的瞬間。

星雲大師和朱雲漢院士都活出這些瞬間,讓自己活得值得、走了難忘。(本文摘自作者臉書)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