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21)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2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91觀看次
象徵菩薩不拘時空,圓通無礙教化的「遊戲觀音」。作者施金輝為台灣知名膠彩畫家,他將代表自在的飛翔白鳥化為背光,呈現萬物平和之美。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佛門聯語 21

東西伽藍同時護
古今威德到處靈

法輪常轉超苦海
乘願再來度眾生

明因識果知緣起
了生脫死證菩提

法門不從心外覓
悟道但同性裏參


菩薩的精神
文/星雲大師

《現觀莊嚴論》說,菩薩「智不入諸有,悲不住涅槃」,與眾生同處生死煩惱大海,以大悲大捨的利濟之心,勇猛精勤,修行不懈。因此,菩薩不是泥塑木雕、供在佛殿裡讓人禮拜的偶像。真正的菩薩,是在這世間發菩提心的修道者,是一位如你我般活活生、活潑潑的人,只要發心,你我皆可成為菩薩。「菩薩的精神」是什麼呢?
下列四點意見:
第一、對五欲要不捨不避。「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對五欲,有人過分貪求,沉迷不起,有人卻視為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其實這兩者都有失偏頗,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對五欲,不必捨棄也不必遠避,利用五欲,一樣可以普度眾生,好比維摩居士,在熱鬧場中作道場,在五欲裡更能看出他的道行。
第二、對魔王要不驚不怖。凡是擾亂、破壞、障人好事、斷人慧命的,皆稱為魔。在這世間修道,常常遇有障礙、破壞我們修道的魔。遇到魔難時,不要怕、不要畏懼,鼓起精神勇氣來,為自己加油打氣,努力克服難關。「行正不怕人來謗,心正不怕魔來燒」,只要我們有正當的思想,有正派的觀念,有正見的思惟,有正命的生活,沒有無法降服的魔。
第三、對困難要不退不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各種關卡:名關、利關、生死關,關關難過。一位真正的修道菩薩,遇到困難關卡,會視為考驗,不生退怯。不管是苦是樂,一位修道菩薩都會隨遇而安、隨緣生活。蔣夢麟先生曾說:「做事時,困難不成問題,危險不成問題,所患者,無偉大之精神矣。」這正是菩薩精神的最佳寫照。
第四、對生死要不疲不厭。常有些修道人說:「我要了生脫死」,為什麼呢?因為他感到人生如萍,在生死裡漂泊,感到很辛苦。其實,生者死,死者生,生生死死猶如薪盡火傳,生命是不死的。真正的菩薩,會從世間緣起去觀照,懂得生死一如,在生死裡度眾,對生死不會感到疲厭。
《菩薩地持經》說:「菩薩種性,發菩提心,勤行精進,則能疾成阿耨三藐三菩提。」眾生無窮無盡,但菩薩卻能精進勇猛,持續不退,這正是轉凡成聖邁向成佛之道,也是大乘菩薩的具體實踐。「菩薩精神」有四 :

第一、對五欲要不捨不避。
第二、對魔王要不驚不怖。
第三、對困難要不退不怯。
第四、對生死要不疲不厭。

──摘自《星雲法語》第三冊 p.337


【生活佛法】

「處世密行」二十五事

1.和合他人,和諧大眾,是為處世的密行。
2.體貼他人,人我圓融,是為處世的密行。
3.恆順他人,重視民意,是為處世的密行。
4.遷就他人善事,達成共識,是為處世的密行。
5.提拔年輕初學,給予教導,是為處世的密行。
6.遇到明師要親近隨侍,不可違逆,是為處世的密行。
7.遇到賢人要虛心學習,是為處世的密行。
8.侍奉父母親翁,要承順孝養,是為處世的密行。
9.對待主管要忠誠不二,是為處世的密行。
10.見人危急,要勇於搭救,是為處世的密行。
11.隨力、隨分、隨喜、隨緣布施培福,是為處世的密行。
12.明因識果,是為處世的密行。
13.用理智淨化感情,用慈悲昇華感情,是為處世的密行。
14.用理法規範感情,用道德引導感情,是為處世的密行。
15.攝心正念,是為處世的密行。
16.不隱藏,不申辯自己的過失,是為處世的密行。
17.不理是非,不聽是非,是為處世的密行。
18.謹言慎行,是為處世的密行。
19.防非止惡,是為處世的密行。
20.見面三句話,相逢應問好,是為處世的密行。
21.交談要微笑,口角一回合,是為處世的密行。
22.自己無理,別人都對,是為處世的密行。
23器官捐贈,遺愛人間,是為處世的密行。
24.不猜疑人,不嫉妒人,是為處世的密行。
25.慚愧有所不知、不能、不淨、不善,是為處世的密行。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附錄‧人生百事〉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