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經典新話】 暑期大片 特效奇觀外的省思 | 人間福報

【經典新話】 暑期大片 特效奇觀外的省思

THE MERIT TIMES
文/陳煒智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大白鯊》的三位男主角:理查德萊福斯(Richard Dreyfuss)飾演海洋生物學家(上)、洛伊許奈德(Roy Schneider)飾演警長(下左)、勞勃蕭飾演漁夫(下右)。圖/華納電影提供、摘自IMDb
《巨齒鯊2:海溝深淵》海報。圖/華納電影提供、摘自IMDb
勞勃蕭在《大白鯊》塑造出獨特的梟雄形象。圖/華納電影提供、摘自IMDb
《巨齒鯊2》以展覽特效、奇觀為主要賣點。圖/華納電影提供、摘自IMDb
文/陳煒智

暑假看「大片」,大概是從一九七○年代中期在美國慢慢開始成型的觀影傳統,史蒂芬史匹柏(Stephen Spielburg)的《大白鯊》(Jaws)便是當時的重要指標。即使在今年,也有被視為假日應景之作的《巨齒鯊2:海溝深淵》(Meg 2: The Trench)上檔,彷彿炎炎夏日,就是要驕陽、猛漢、比基尼,加上特效和噱頭,才能算得上「暢快」!

看不見更讓人恐懼

《巨齒鯊2:海溝深淵》以動作奇觀為主要賣點,當年的《大白鯊》則不只如此。

史匹柏巧妙揉合了災難片的商業類型機巧,以及源自於《白鯨記》(Moby Dick)的想像空間和文學深度,讓人與自然、人心貪婪與動物的獸性本能做了極佳的平衡。

主創團隊巧妙運用懸疑、恐怖電影的敘事技巧,增強觀眾的緊張與期待,讓全片最重要的「威脅」來源——闖入海水浴場的大白鯊,幾乎神龍見首不見尾,只有背脊上的三角魚鰭,尖尖地破浪而行,配上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以兩三個音符打造而成的短促音樂,成功營造出來自海底的詭譎氛圍。

當年由於劇組使用的機械鯊魚在海水的影響之下天天故障,導演乾脆少讓它露面,不料正因如此,短促的母題音樂和突然浮現的三角尖鰭,反而帶給觀眾更強大的心理壓力,形成無所不在的威脅,更強化了三個男主角出海捕鯊的動機。

這三位主角堪稱絕配:謹慎行事的小鎮警長、粗獷豪邁脾氣暴躁的漁夫,還有成天緊張兮兮的富二代海洋生物學家,看似完全湊不在一起的三個男人,擠在小小的漁船,航向大西洋;他們的目標相同,目的卻不一樣。警長或許是「為民除害」,也或許想彌補自己的罪惡感,畢竟他沒能及早警告海灘遊客,造成不幸傷亡。

海洋生物學家當然是為了自己的研究,每次講起這隻碩大無朋的白鯊,他的興奮與激動溢於言表,然而,不管他帶來多麼精良、昂貴的設備,在白鯊的利齒下,仍舊瞬間損毀。大自然的反撲力量,有時就是來得如此狂暴、猛烈,不是「金錢萬能」和「人定勝天」的傲慢所能降服的。

漁夫昆特在警長驚見鯊魚現身、恐懼不已,急著向岸上求救時,一棒砸爛他手中的通訊設備。乍看之下,彷彿他貪圖賞格,希望獨吞獎金,待至夜深人靜,三個男子把酒談心,漁夫才揭露為何對鯊魚深惡痛絕,務求親手除之而後快的真正原因。

始於悲劇終於人性

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教育是希望落海者遇見鯊魚,強力拍打、踢水,以嚇退攻擊,殊不知此舉恰好會吸引鯊魚獵食。漁夫昆特憶起軍旅生涯與同袍落水,慘遭鯊群攻擊,他雖僥倖生還,親眼目睹的海面慘狀言語難以形容。

扮演漁夫昆特的勞勃蕭(Robert Shaw),本身原是傑出的莎劇演員,這整段獨白,冷峻、深刻,畫面毫不血腥,但他吐出的每字每句,都比鯊魚的利齒還具威力,句句扎穿皮肉,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恐懼,還有無奈,憤怒以及不甘心,我們才終能明白他意欲隻手擒凶的強大心理動機;那股貫徹天地的憎惡,其來有自,始於悲劇,終於人性。

我永遠記得,在大銀幕上看完這場獨白,那股冷到骨子裡的感覺。你仍然不認同這個角色的所作所為,但似乎能多體諒他一些。自此,漁夫昆特整個人散發出如同梟雄般的特質,就像前文提及的《白鯨記》一樣,直到最後與白鯊同歸於盡。

勞勃蕭的兒子伊恩蕭(Ian Shaw)能寫能演,曾把父親拍攝《大白鯊》的經歷寫成喜劇,日前登上百老匯舞台,由他扮演自己的父親。作品格局雖小但趣味盎然,劇名讓人發噱,就叫《鯊魚壞掉了》(The Shark is Broken)。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