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如是說 | 人間福報

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01

黃賀明出生於南投,從小家中窮困,還是一名肌肉萎縮症患者;14歲他到台北,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後,從事寢具業務員,28歲創立品牌「上品寢具」,還研發專利彈簧床墊,8月他出版新書《不完美中的超完美》,分享他的人生故事與經驗。黃賀明說:

「我這一生過得比別人艱辛,但也過得比別人精采,雖然我不良於行,但可以說是不虛此行。」



02

1981年,帥賢斌擔任住院醫師時,曾於深夜遇到急產婦人,過程中一度危急,所幸母子均安;因為這個經驗,他決心考取麻醉專科醫師執照,再完成婦產科訓練,希望為病人多爭取一線生機,他還研發「剖腹產加上拉皮去疤」術,讓產婦不必再為疤痕所苦。帥賢斌表示:

「每個病人都值得我全力拚搏,為他們提供最好的醫療機會。」



03

當身障、發展遲緩幼童罹患感冒或腸病毒時,無法明確說出身體不舒服,恐延誤治療時機;為此,大台中診所協會2017年開始,會定期號召醫師前往台中家扶學園義診,讓慢飛孩童及早就醫。協會長陳俊宏分享:

「服務別人其實是回饋自己,看到慢飛兒與家屬不放棄的精神,感受到生命韌性,也讓我們覺得有責任把事情做好。」



04

20歲那年,何秉錡因車禍導致脊椎損傷,人生至此要與輪椅為伍,但他卻不氣餒,反而將自己的劣勢為優勢──2020年他創立「Chairman椅人」頻道,分享生活、旅遊等影片,除了宣導無障礙設施的重要,也鼓勵其他輪椅族踏出家門。何秉錡認為:

「走過、滾過人生這一遭,如果老天沒帶走我,那就繼續享受人生。」



05

就讀陽明交通大學的陳佳萱關注環境永續議題,2020年她成為外交部青年大使,前往帛琉與當地青年針對海平面上升、水資源短缺等議題交流;返台後,她提出運用水資源創業構想,獲得2023年時代基金會未來創業家計畫競賽第一名。陳佳萱說:

「我們都在投資自己的時間,我的選擇雖然是無法立即見效的議題,但是只有永續,才能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好。」



06

中央大學講座教授陳攸華因「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身高僅120公分,卻因為父母一視同仁的教養,不只讓她克服生活的不便,也培養出堅韌的內心;曾赴英教書9年的她,還被英國國科會選為「傑出女性研究學者」。回顧過去,陳攸華想告訴自己:

「謝謝你從來沒有放棄自己,也謝謝你一直爭取不同的機會。」



07

曾採訪伊拉克戰爭與南亞海嘯現場、隨行採訪中國大陸前總理胡錦濤等政要出訪的記者閭丘露薇,2015年,她決定離開香港鳳凰衛視新聞總監的職位,轉而投入教學、出書,發揮社會影響力;2022年還前往烏克蘭邊境,照顧難民。丘露薇表示:

「一個人幾乎不能改變整個體制,但在能力所及範圍,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08

失獨父母指的是孩子生病、意外等因素離世,失去唯一孩子的人;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劉新憲夫婦,在2008年成為失獨家庭,10幾年來,他們藉由心理學療癒自我,如今已成為哀傷諮商師,也出書、創建網站,為其他失獨父母提供援助。劉新憲體悟到:

「認識和理解哀傷,是一個文明社會必要的生命課題之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