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百日追憶 | 人間福報

百日追憶

THE MERIT TIMES
文/王智鳳(佛光山慈善院暨大慈育成中心主任)
字級
收藏文章
73觀看次
1986年新春期間,星雲大師親臨大慈育幼院,關心師生愛心義賣與佛教經典花車遊行活動的進行。左起:王鴻忠(王智鳳弟弟)、星雲大師、王智鳳、蕭碧涼師姑及普中幼保科前來擔任義工的同學。圖/王智鳳提供
文/王智鳳(佛光山慈善院暨大慈育成中心主任)

1978年,父親陪我到星雲大師甫創辦不久的普門中學報到,我成為第一屆幼保科的學生。剛籌辦的學校處處新穎,全校師生和諧融洽,住校求學三年期間,跑遍佛光山,法師們也把我們當成山上的孩子呵護著,慢慢的,佛光山成為自己第二個家!

為了發揮所學,畢業後即投入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工作。當時,師父(星雲大師)每天都會巡山,常常到大慈關心我們,為教育特殊孩子的問題解惑,師父看我年紀最輕,特別鼓勵多讀書,充實道業與專業知能,我依教奉行,從做中學,取得幼兒教師與特殊教育證照,繼續服務至今四十餘載。

從檀信樓窗外初探 祥和歡喜

佛光山早期布滿麻竹和深壑,山谷間有潺潺溪流相伴,往返需得划竹筏度過,為了進出便利,師父在開山之初,於山谷上建設了一座橋,取名「寶橋」。為提供檀家、信徒使用的大樓「檀信樓」也依勢而建在山坳上面,從地下二樓窗外放眼望去,就像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寧靜,安逸,蘊藏無限的希望與生機。

茂密的竹林樹叢遮蔽天空,樹縫中隱約看見寶橋;白天的寶橋可熱鬧了:蟬聲唧唧,烏鵲來回低旋,歌聲清脆而又婉轉,十分優美動聽;翠鳥猶如精靈飛舞,又一瞬千里遠,水中的魚兒一群一群洄游跳躍,水面有數不清的浮游生物;蜻蜓、蜂蝶是不速之客,還有不知何時遷移過來的石蛙或齊鳴、或獨唱,汪汪聲此起彼落,松鼠穿梭樹林間,是否跟我一樣,看準了哪一棵成熟的芒果!

晨鐘暮鼓警愚頑,百鳥鳴啼和梵唱,日升日落是日常,天上的星星值班,佛心的月亮溫暖大地萬物,祕境中萬籟俱寂,漸聞鐘磬音……噓──大悲殿觀音開顏含笑,永遠為眾生開啟一盞光明的心燈。

從檀信樓望向池塘 共生吉祥

旱季來臨,水塘漸漸乾涸形成一塊溼地,那迅速蔓延的水草密密匝匝地鋪滿地,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草,一叢叢,一簇簇,原本被淹沒了酪梨種子,倏忽間冒出綠葉搖曳著,展現強大的生命的力量,水塘邊有鳥的腳印,小白鷺說:肯定是賴著不走夜鷺!

去年,東邊的大片竹子開花後,逐漸凋零;今年,西邊的叢竹也呼應著。風吹,竹葉紛飛,悄悄讓出寬廣的視野,整座寶橋橫豎眼前,從頭看到尾。一旁的鳳凰花默默綻開,花且落;一池綠荷紅菡萏,青天朗朗映荷塘,現在白天可以看到天空雲朵慢悠悠的飄著,晚上星辰閃爍著、跳耀著,月亮像鑲嵌在天上的珍珠。靜靜的夏,卻蘊藏著四季更迭的美。

從檀信樓望向寶橋 續佛慧命

寶橋是師父靈感的泉源,有師父經行弘法的身影;清風徐徐吹禪袂,空谷足音醍醐灌,梵聲繚繞栴檀香,寶橋交織著大師對眾生的慈悲接引,所謂「法輪四諦東西轉,佛道逢緣左右通」。從佛學院傳來〈佛教青年的歌聲〉:「成功的一日,就要來到!」師父如是說:「雖然是短短的橋,但,是人生無限的道路!」師父的法語悄然入心房,師父的精神永在,佛光法脈常轉!

從檀信樓窗外仰望師父 再續來緣

師父百日後的夜,雨來得無影,去得無蹤。雨後,拂去塵埃的樹格外翠綠,也洗滌萬物的心靈。窗外乾涸的溼地變成水澤,小小蝌蚪掩映在一片墨綠的水中優游,帶來了勃勃生機,看見令人心動明淨的美。

師父啊!我尋找著雨後的彩虹,彷彿看見師父走過寶橋的光影。寶橋是您住世的人間佛國一隅,是多麼的美!您的慈悲如宇宙星空,您的智慧如澄明大海。

星無言──乘願,雲無跡──再來,早晚復相逢!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