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55-1)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55-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9觀看次
春夏秋冬(一) 文/星雲大師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夏爐冬扇用錯時節 秋去冬來時光流逝 冬暖夏涼環境舒暢 春風得意心情歡暢 夏日炎炎預防中暑 秋高氣爽舒適清涼 冬夜漫漫白雪皚皚 春花秋月景色宜人 夏季水果清涼降火 秋水長天金風拂面 冬日夏雲和藹可親 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夏至過後晝長夜短 秋季紅葉山景美妙 冬陽溫暖普照大地 春暉寸草難報萬一 夏令營中培養見識 秋瑾女俠革命烈士 冬至湯圓應景食品

春夏秋冬(一)
文/星雲大師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夏爐冬扇用錯時節
秋去冬來時光流逝
冬暖夏涼環境舒暢
春風得意心情歡暢
夏日炎炎預防中暑
秋高氣爽舒適清涼
冬夜漫漫白雪皚皚
春花秋月景色宜人
夏季水果清涼降火
秋水長天金風拂面
冬日夏雲和藹可親
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夏至過後晝長夜短
秋季紅葉山景美妙
冬陽溫暖普照大地
春暉寸草難報萬一
夏令營中培養見識
秋瑾女俠革命烈士
冬至湯圓應景食品


春夏秋冬(一)
文/星雲大師


孟子說:「吾善養浩然之氣。」養氣,是人生重大的修養;人有浩然之氣,然後才能談到養心、養性。所以對於「養氣之道」,有四點意見:
第一、少思慮,以養中氣:有時候我們講話中氣不足、唱歌中氣不足,為什麼中氣不足?所謂「思多傷神,話多傷氣」,由於思慮太多,過分勞心費神,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講話固然不能逞一時之快,應該再三「思慮」,才不會「失言」;但對於不必要的事也無須思慮太多,才能養足自己的中氣。
第二、減欲望,以養骨氣:我們評論一個人,常說:那個人很有骨氣,或說:某某人沒有骨氣。為什麼沒有骨氣?貪心重、欲望多,一天到晚只想別人給我,或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常常不擇手段。其實有骨氣的人,非分之財不要,非分的言論不說,非分的事情不做,一心只想維護自己的骨氣。
第三、多經歷,以養膽氣:一個人如果經歷豐富,所作的事情多,所見識的場面廣,自然膽氣就壯。例如有的人不敢在人前、人多的場合講話,但只要多經歷幾次以後,自然不再怯場,不但任何場合都敢講話,甚至樂此不疲,所以經歷可以養成膽氣。
第四、順時令,以養元氣:大自然的時序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有春天的景色、夏天有夏天的風光、秋天有秋天的景緻、冬天有冬天的特色。在春、夏、秋、冬四時的生活裡,炎熱的時候要注意身體,避免中暑;寒冷的時候,也要懂得保健,不能著涼。所以,在時節氣候的變化裡,要保護好自己的元氣。
人,要活出自己的氣節來,所以養氣之道有四點:


第一、少思慮,以養中氣。
第二、減欲望,以養骨氣。
第三、多經歷,以養膽氣。
第四、順時令,以養元氣。


──摘自《星雲法語》第一冊 p.229




【佛教問題】
曾經有人說:「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大自然的壽命越來越短。」因為人的保健有方,加上欲望無盡,大自然的資源卻有限有量。過去曾發生過全球性的能源危機,當時大家都很恐慌,但是僥倖度過之後,難保以後就不會再有能源危機嗎?一般家庭、企業公司都會有經濟開銷,都有所謂的財務預算,也懂得「開源節流」的重要。所謂「開源節流」,不一定只限於金錢、物資,其實人心之貪瞋痴,才是造成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認為開源節流應該「開佛法之源」。佛法就是我們的源頭,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個人即使物質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富有,也要開發我們的慚愧心、感恩心、歡喜心、感動的心,和勤勞、誠實等美德。如果人人都有佛法,都能點亮信仰的燈,開啟心中的真如佛性,就不會盲目挖掘外在資源,做出損人損物又不利己的事了。
節流,節什麼流?要節省我們的用錢,節制我們的貪心。我一生自覺自己不要錢,也不好買;因為我不要錢,不好買,所以才有錢建設佛光山,建設世界。我「以無為有」,淡泊是我的節流,愛惜時間是我的節流,每一個信徒的發心,我都珍惜它、寶貴它,這就是我的節流。
愛護地球,除了建立節約能源的觀念,也要愛惜其他的生命。即使像放生這種好事,實行到後來也往往成為不當的行為。其實最好的放生就是「放人」,能給人因緣、幫助別人,讓許多人得到幸福,以及孝順父母、敦睦鄰里、對人尊敬等等,都是「戒殺護生」最究竟的環保護生。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上)》〈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