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衛星網路助攻 亞馬遜原民走入數位 | 人間福報

衛星網路助攻 亞馬遜原民走入數位

THE MERIT TIMES
編譯/潘楠慕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非同質化代幣價值不易獲得公認。圖為加密貨幣代表物。圖/法新社、美聯社
聖薩爾瓦多街頭的反比特幣塗鴉。圖/法新社、美聯社
巴西亞馬遜原住民少女。圖/法新社、美聯社
加密貨幣泰達幣、比特幣、以太幣代表物和價格走勢圖。圖/法新社、美聯社
手機上一款非同質化代幣作品。圖/法新社、美聯社
搭載「星鏈」衛星的火箭升空。圖/法新社、美聯社
薩爾瓦多民眾使用政府推出的數位錢包,用比特幣交易。圖/法新社、美聯社
搭載「星鏈」衛星的火箭升空。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巴西原住民馬特塞斯族(Matses),長期以來在亞馬遜雨林中維持著傳統漁獵生活,交通不便大幅限制了族人與外界的聯繫。現在靠著太陽能提供電力,這個原住民部落也能使用「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族人希望引進網路,不僅能改善醫療、教育,也有助於打擊非法活動。

住在查瓦利河谷地(Javari Valley)的馬特塞斯族,以其臉上獨特的紋面和如鬍鬚般的裝飾著稱。這個有著戰士文化的原住民部落,從1970年代開始與現代世界接觸,但是從馬特塞斯部落村莊到最近的城鎮,也要花上幾天時間才能抵達。

現在安裝在屋頂的太陽能天線,讓這群原住民能透過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與外界「連線」。衛星網路也有助於改善馬特塞斯族各個村莊之間的通訊,不再需要駕著機動船,在河上長程航行才能互相聯繫。

查瓦利原住民保護區中,有7個原住民部族已與現代化世界建立聯繫,馬特塞斯是其中一個;這處保護區的另19個部族,仍缺乏與外部世界聯繫的設備,或者自願維持孤絕於現代世界之外的原始生活方式。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去年與巴西政府聯合發布聲明,準備把「星鏈」衛星網路,推廣到巴西1萬9000所最偏遠地區學校,也協助監測非法砍伐雨林活動。

馬特塞斯族接入星鏈,是巴西北阿塔拉亞市(Atalaia do Norte)一項更廣泛倡議一環。這項倡議預計提供60個雨林村莊網路服務,讓大約6000人也能享受上網的便利,盼藉此改善原住民的教育、醫療。

將網際網路帶入偏僻的雨林部落,本意在於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是也有改變其傳統文化的風險。馬特塞斯部落中,有些人就對擁抱現代科技存有疑慮,尤其是年長者,擔心網路衝擊原住民傳統活動和家庭關係。為了解決這些顧慮,當局採用限定特定時段開放上網的折衷做法。

除了打開原住民享受教育和醫療服務的機會,衛星網路也可能有助於改善雨林治安。馬特塞斯族領域時常受非法捕魚、採礦、毒品走私等活動侵擾,支持引入網路服務的族人希望,網路能協助他們打擊這些不法之徒,保障部落安全。



比特幣推不動 薩國大膽政策失敗

兩年前,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不在意種種警告聲浪,把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列為法定貨幣,希望為其經濟注入活力,並且改善民眾使用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不過,經過兩年實驗證明,這項創世界先例的貨幣政策大膽一搏失敗。

愛好科技的薩國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原本希望將比特幣與美元並列為法幣,讓民眾有更方便、更便宜的方式,收取在外國工作家人匯回國內的外匯,同時讓國內70%沒有銀行帳戶的民眾,也能使用金融服務。外匯占薩爾瓦多國內生產毛額(GDP)約5分之1。

但是比特幣幣值這兩年來大跌,兩年前交易價一度達到1比特幣兌6萬8000美元(約新台幣220萬元),現在僅略高於2萬5500美元(約新台幣82萬元)。薩國中央儲備銀行指出,今年前7個月,匯回國內的47億美元外匯中,僅約1%是透過政府為推廣比特幣而設立的Chivo數位錢包。

「中美洲大學」(UCA)5月一份民調顯示,71%的民眾認為,加密貨幣「一點都無法協助改善他們家庭經濟情況」。在首都聖薩爾瓦多街頭,65歲書報攤老闆薩爾加多(Juan Antonio Salgado)說,他看不出比特幣會有用,「這是糟糕的投資」、「是搶劫」,意指比特幣幣值波動。

經濟學家馬汀尼茲(Julia Martinez)說:「民眾對價值隨時在變的加密貨幣沒有信心,寧可使用現金。」另一名經濟學家維拉羅納(Cesar Villalona)認為,比特幣無法在薩國本地經濟中顯著存在,還有一個原因:當地「一切」都用美元支付。

前央行行長阿賽維多(Carlos Acevedo)指出,「民眾不信任(加密貨幣)」,「這場實驗失敗」。



NFT退燒 95%收藏沒價值

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幾年前一度掀起投資熱潮,許多名人爭相推出NFT,不過這股熱潮來得快,似乎退得也快。根據加密幣價值追蹤網站數據,現在95%的NFT收藏都已沒價值。

「非同質化代幣」是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資料,通常採用「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平台,具有不可互換性和可追蹤性,因此可當做影像、聲音、藝術作品、電玩虛擬商品等數位資產所有權的電子憑證。2021年到2022年為非同質化代幣興盛時期,當時不乏願意付出數百萬美元購買NFT的收藏家。

但是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dapp Gamb9月發布的報告,以加密幣價值追蹤網站Coin MarketCap、NFTScan數據,檢視7萬3257項非同質化代幣收藏品,其中6萬9795項的市值為0以太幣。

報告說:「這項統計實質上意味著,人們握有的NFT收藏品,95%現在都是毫無價值的投資。」從數據來看,估計超過2300萬人持有這些沒價值的資產,報告指出,另一個問題在於,每5項NFT就有4個仍未售出,有供過於求的疑慮。

研究人員在這份報告中示警,「分析結果強烈提醒人們,儘管非同質化代幣帶來一套革命性的所有權新模式,和數位資產的貨幣化,但它依舊是一種高度投機、而且波動的市場」。

根據這份報告,市場價值最高的8800多項NFT收藏品中,18%毫無價值,約41%的價值在5美元到100美元之間;價值高於6000美元者,僅占不到1%。這些都顯示出,很難找出NFT市場的真正價值。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