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0)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0)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69觀看次
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其生長形常被比擬成清高潔淨的理想人格。 圖/張之先
台灣近代名畫家林玉山的作品「蓮池」,目前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圖/資料照片
西齋淨土詩(選錄三) 池上藕花花上人,佛光來照紫金身。 更聞妙法除心垢,盡救迷情出苦輪。 舉步?遊塵點國,利生終滿涅槃因。 娑婆界上光陰短,極樂知經幾劫春。 ──明‧梵琦楚石
西齋淨土詩(選錄三)
池上藕花花上人,佛光來照紫金身。
更聞妙法除心垢,盡救迷情出苦輪。
舉步?遊塵點國,利生終滿涅槃因。
娑婆界上光陰短,極樂知經幾劫春。
──明‧梵琦楚石
【賞析】
「池上藕花花上人,佛光來照紫金身」,極樂世界的蓮池中,具足善根福德因緣的眾生自朵朵蓮花化生,阿彌陀佛也來放光加持。
「更聞妙法除心垢,盡救迷情出苦輪」,他們在聽聞彌陀佛宣說的妙法之後,心中的煩惱汙垢盡皆除去。
「舉步遊塵點國,利生終滿涅槃因」,往生極樂淨土的眾生,舉步便可以遍遊如塵點般的諸方國土,在十方世界利樂眾生,最後圓滿涅槃之因。
「娑婆界上光陰短,極樂知經幾劫春」,娑婆世界的光陰極為短促,極樂世界不知已經經過了幾劫而依然萬古長春。
【修行問題】
一般修習淨土法門的人,有「帶業往生」、「消業往生」的說法,兩者有什麼不同嗎?
「消業往生」是指一個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等到業障都消除了才能如願往生。能夠消業往生當然很好,不過也有的人不一定等到業障完全淨除,一樣可以「帶業往生」,這樣的情形在經論裡都有記載。
《觀無量壽經》提到,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足信心、願力和行持三種資糧,其中依個人修行的福德深淺,有九種不同的往生階位。此外《阿彌陀經》說到「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此要想往生極樂淨土,必須勤修善業以充實福德資糧;即使是造五逆十惡的眾生,在臨終前能至心的十稱念,還是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有的人「下品下生」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他必須在極樂世界的蓮花裡等待多少年,才能「花開見佛」。即使「中品往生」的人,也要等待一定的年限;如果是「上品上生」往生者,就可以即刻見到阿彌陀佛。
然而帶業往生,可能同時帶有善業和惡業,也可能只帶善業,如果只有惡業,就不可能帶業往生。就如前面所說,一個人犯了五逆十惡而帶惡業往生時,他也一定有十念稱名的善業隨行。
不管是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由於往生者有善業、惡業的行為,而有品位高低、華開遲速、見佛早晚的差別,但是都能往生。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僧事百講(四)集會共修》〈往生助念〉


人生無量壽

文/星雲大師


有一個富翁過六十歲生日,請良寬禪師為他誦經祈壽。禪師問:「你要求多少歲壽呢?」信徒想了一想,說:「再求二十年吧!」禪師說:「你已經六十歲了,再過二十年,才八十歲而已,太少了吧!」「難道可以再增加嗎?那就一百歲吧!」良寬禪師說:「一百歲也只是增加四十年,也是很快就會過去的!」「難道可以求一百二十歲嗎?」「一百二十歲,也只不過是增加六十年;你已經有六十歲了,再增加六十年,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富翁問:「那怎麼辦呢?」良寬禪師說:「那就求『無量壽』啊!」
生命是不死的!人的軀體有生滅,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死的生命,那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
平時也經常聽到有人說:「祝你長命百歲」,甚至說「願你活到一百二十歲。」
活到一百二十歲真的好嗎?活到一百二十歲,你一百歲的兒子死了,八十歲的孫子也先你而去,所謂「白髮人送黑髮人」,你情何以堪?活到一百二十歲,吃不動,走不動,看不到,聽不清楚,有何樂趣可言?
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也有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生命沒有「古來稀」,也沒有「剛開始」;生命是「無始無終」的。
一個年輕人問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幾歲?老者回答:「四歲!」青年認為老者信口胡謅,是在跟他開玩笑。老者說:「實在是因為我過去的日子都是盲目的生活,直到這四年來我才知道,原來人生的意義是在於服務奉獻、為人利眾;因為只有這四年的生命才真正活得有意義,所以我說只有四歲!」
人的生命,這一期過了,還有下一期,甚至有無限期的生命;正如花果萎謝了,只要留下種子,就會有第二期的生命、第三期的生命,乃至無量無限期的生命。
人的軀體是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但是生命、心靈是無為法,可以無量壽。
「無量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不但「無量壽」,又叫「無量光」。無量壽是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是超越了空間。
如果我們能把我們的精神、智慧、貢獻,都流入到無限的時空中,我們不就是「無量壽」了嗎?


──摘自《迷悟之間》第四冊 p.31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