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74)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74)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37觀看次
彌勒菩薩偈 之一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圖/阿虫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彌勒菩薩偈 之一


【作者小故事】

佛經記載,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因此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或「彌勒佛」。

五代後梁時期,大陸江浙地方開始出現以契此和尚為原型的大肚比丘,人稱布袋和尚。

由於契此和尚圓潤豐滿、滿口堆笑,手持布袋,坦胸露腹,圓寂前,曾留下偈頌:「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此被認為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此後彌勒菩薩的塑像就經常被塑成福態常笑、豁達大度的慈愛形像,又被稱為笑佛、歡喜佛、大肚彌勒佛。

有一句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把菩薩的寬廣胸懷和樂觀態度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此形象也隨著漢傳佛教在東亞各地傳播而見於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地,其塑像常被禪宗、淨土宗寺廟安置在山門或者天王殿中,並逐漸成為定製。

【賞析】

這首詩偈是由唐代國清寺僧拾得轉述彌勒菩薩的話,藉以說明處世之道。

拾得與隱居寒岩的寒山子是至交好友。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厭惡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你不妨忍耐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者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

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為世事纏縛,灑脫自在,其處世之道確實高人一等。



──節錄自《星雲禪話》

難忍能忍
文/星雲大師

忍,是中國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認為最大的修行。無邊的罪過,在於一個瞋字;無量的功德,在於一個忍字。
佛陀說:「不能忍受譏諷毀謗,如飲甘露者,不能名為有力大人。」平時,一個人忍寒忍熱容易,忍飢忍餓也不算困難;甚至忍貧忍窮、忍譏忍謗,都還容易做到,但是要忍一口氣,就不是人人所能忍得了的了。
法院裡,每天許多上訴告狀的人,並不完全是為了財利,很多人只是為了要出一口氣,所以要到法院裡去賭個輸贏。其實,人生的氣惱當然難忍,然而正因為難忍,所以才更要忍,如果容易忍,還要你來忍嗎?
布袋和尚說:「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乾了;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忍,是天地間最尊貴的包容雅量;忍,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和平動力!
須菩提尊者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你叫他坐,他就不站;你要他立,他就絕對不坐,這不是懦弱,這是忍的力量。《金剛經》中,佛陀說他自己作忍辱仙人的時候,被歌利王誣陷、割截身體,他都不生氣,他所表現的正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修行功夫。所以,成佛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要福慧俱全,這就是佛陀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從哪裡來呢?都是從忍中修來的啊!
忍,不是懦弱,不是無用;忍,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慈悲,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藝術。忍之一字,是接受,是擔當,是負責,是處理,是化解,是承擔的意思。正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忍的大勇大力。
「忍字頭上一把刀」;一般人在受了欺侮、冤屈的時候,往往痛哭流淚、暴跳如雷。但是,哭過了,跳過了,也就沒有力量了。假如能忍住眼淚,忍住暴怒,保持平和,保持鎮定,這才是涵養力量,這就是忍的功夫了。
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我們要透過生命的力量,發揮「生忍」;我們要用佛法的慈悲喜捨、般若智慧,實踐「法忍」;我們要能如如不動、不生不滅,完成「無生法忍」。
世間上,洪水暴風,槍炮子彈,都不是最大的力量,最大的力量,就是我們的忍喔!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p.148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