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教育觀點】大小朋友的共學與共創 | 人間福報

【教育觀點】大小朋友的共學與共創

THE MERIT TIMES
文/林彥佑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123RF
文/林彥佑

「共學」是一個有目標的學習,而「共創」,就是一種建立在前所未有的知識與能力點上,再往上開發一些新點子……



前陣子聽了一場講座,講者提及目前的教育模式與社會型態,鼓勵我們可以做到「共學」、「共創」。共學,指的是透過某一個目標,系統性、次序性地經由各種管道,達成目標,完成自己的理想。共創,指的是更進一步,可以一同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新想法、新產品、新願景。這樣的思維,真棒呀!講者的分析,有如醍醐灌頂一般,讓我重新對現階段的自我,有了一番省思與認識。

我在想,如果把這樣的理念,運用在我和孩子們的互動,是否可行呢?

就在不久前,我帶著孩子們申請了一個小型的假日社團,名稱是「英語桌遊」,是由有興趣的孩子、家長一起參與組成的。從「英語」兩字來看,顧名思義就是參與者需要接觸一點點與英語相關的課程,基於共學理念,所以基本上,只要願意「學英文」、「不怕開口」的,都可以一起參與。而「桌遊」兩字,也是時下許多大小朋友感興趣的娛樂,對於人際的互動與腦力的激盪,有相當的助益。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有了共同的默契,對此一共學的理念也彼此信任,我們的假日小型社團,約莫十個人左右,就這樣成立了。如同那場講座中所提到的,「共學」是一個有目標的學習,我們也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接觸生活英語,啟發手腦心智,樂活假日學習」。持續運作了二個月,從大家的回饋與出席率,初步判定大家應該有些許的收穫,也有一定的興趣。

接著,我們如何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培養共創的能力呢?我們的想法很簡單,目標只有兩項:「試圖在街頭找到一個外國朋友,願意與他們簡單交流,並和老外合影」、「自己創造一種桌遊,需要與英語學習相關,且具趣味性的。」基於「共創」,就是一種建立在前所未有的知識與能力點上,再往上開發一些新點子。

又過了兩個月,我看到許多爸媽,秀出自己、孩子和外國人的合影,並與大家分享,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大膽嘗試。其中一位說:「如果沒有這樣的共學理念,應該一輩子都不可能主動找外國人聊天吧!」另一位說:「創造對我來說是很有動力的,但英語、桌遊是本身欠缺的能力,因有這樣的支持系統,讓我勇敢跨出了一步,設計出高雄在地英語桌遊,也學習了相關單字,如:愛河(Love river)、輕軌(light rail)等等」

這種普及一般人都能學習的活動,就是共學的目的;而檢核能否共學出價值,便是透過共創來定義。

想想看,我們的孩子,可否共學、共創呢?孩子可否找到自己的家鄉主題,進行「介紹家鄉」的英語學習;孩子可否找到「介紹自己家人」的主題; 孩子可否找到「介紹遊戲」的主題,甚至是國外遊戲、餐廳、文化、學校生活等等。我幻想著,也許許多與旅遊相關的英文單字,都能從孩子口中流利說出。

我認為這樣的社團或想法,也應可在家庭中落實。「共學與共創」,確實是一種「成長型思維」,也是一個由下而上自主成立的團體。所謂的學習,一定要在大家都有興趣,而且願意交流、分享、討論、回饋,並在有著友善氛圍的環境下,才可暢所欲言,不怕被指責。

儘管我是一位帶領大小朋友的老師,但也因為接觸了共學與共創的理念,讓自己得以享受到學習的果實。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