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減速標線 試辦10年未見成效 | 人間福報

減速標線 試辦10年未見成效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62觀看次
近年來,地方縣市陸續畫設減速標線引導駕駛,不過一直停留在試辦階段。圖為新北市的新型減速標線。圖/余承翰
【本報台北訊】為引導駕駛減速降災,多個縣市陸續試辦畫設楔形、閃電形折線等新型減速標線,但在國外廣為使用的標線,卻因交通部遲未修法納入規範,以致10年來始終停在「試辦階段」,有縣市只好試辦完就塗銷,不僅因缺乏統一規定及宣導,多數民眾對新型標線「有看沒有懂」,專家更批評中央的作為,等同把地方政府當「小畫家」。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說,地方畫設的楔形標線等因未入法,若地方自行畫設,才會要求塗銷;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則稱,道路主管機關須函報交通部同意後才能試辦,若要入法,地方需提試辦前後成效,再由交通部找專家學者檢視。

評估報告 學者:良莠不齊

交通部解釋,收到台北市2021年提送試辦成果的評估報告後,今年9月已討論確認通過,近日更已預告《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草案,除將楔形標線以「視覺化減速標線」納入規範,統一畫設標準,其他還包括「綠斑馬線」保護行人等。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教授曾平毅說,不少地方政府有心改善超速,擇定特地路段試辦新型減速標線,卻常未委託專家學者或專業顧問公司分析試辦後的成效,導致無法提出以科學論據為本,詳實資料蒐集對比的評估報告;倘若試辦成效不佳,也不見得是壞事,不能只是「報喜不報憂」。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吳昆峯認為,當前的試辦機制有瑕疵,試辦後的評估報告良莠不齊,前後比較因素不科學亦不精確,常只提出事故有無變少,甚至無法解釋究竟有無效果,有時試辦減速標線後,超速率反而更高,地方政府就更不敢提報告。他觀察到,部分地方政府把國外考察的經驗,原封不動挪移到地方縣市,流於閉門造車。

狂抓超速 專家:治標不治本

此外,各地近年為防止超速引發交通事故,祭出科技執法,舉發件數從2018年的295萬餘件,到去年增加到362萬餘件,僅次於「違規停車」,看似抓到許多違規,但近年因超速或未依規定減速所致的事故數,卻未明顯下降。專家認為,若要讓駕駛人減速以維交通安全,不僅速限標準要因地制宜,更要搭配交通工程、強化教育,否則治標不治本。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除減速標線,政府也可在市區道路設置減速堆或減速台,路幅較小路口做抬升,或將道路設計為蛇形蜿蜒,也可增加路側停車格等,迫使行駛車輛降速等。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