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冬至吃豆腐鹹湯圓 搭配蔬菜健康低卡 | 人間福報

冬至吃豆腐鹹湯圓 搭配蔬菜健康低卡

THE MERIT TIME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冬至吃湯圓應景要淺嘗即可,避免影響消化。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冬至是農民曆24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也是日照最短的一天。許多人會選擇在這天吃上一碗暖呼呼的湯圓,但市售湯圓種類繁多,家中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若一不注意食用過量,可能造成隱藏的健康危機。為此,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書婷,提供以豆腐為食材的自製低卡湯圓,讓民眾在12月22日的冬至佳節,吃得安心又健康。

林書婷指出,湯圓是全榖雜糧類的糯米製品,不同的內餡熱量也有所不一,以大顆芝麻餡、花生餡湯圓為例,1顆大約落在75大卡左右,相當於4分之1碗飯的熱量。若是再配上紅豆湯、花生湯等不同甜湯湯底,熱量就會更高。

「湯圓是由糯米粉、油脂與糖等材料為基底製作成的,若食用過量會造成肥胖、影響血糖與消化不良等問題。」為了讓民眾能在冬至佳節健康地吃湯圓,林書婷提供以豆腐為基底的自製湯圓食譜。

豆腐取代糯米

不加額外油脂

林書婷說,豆腐屬於優質蛋白質,以其取代部分糯米粉,不額外添加油脂,所以製作的湯圓與市售小湯圓相比,若以相同重量來看,熱量相對較低,10顆湯圓熱量大約60大卡。

製作豆腐湯圓需準備的食材有:糯米粉90g、嫩豆腐110g。每顆3g,約可製作65顆。

作法為:1. 將嫩豆腐加入糯米粉中混合攪拌均勻,搓揉至成團。2. 將糯米糰搓成小湯圓狀,並撒上少許糯米粉防止沾黏備用。3. 滾水後放入湯圓,煮至湯圓浮起後,即可將湯圓撈出。4. 可依照個人喜好變化湯底,如利用桂圓、紅棗來熬煮,或加入喜歡的蔬菜、豆製品、蛋製作成鹹湯圓。

患有糖尿病、腎臟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想要吃得健康又無負擔,要控制血糖,就必須將湯圓的含醣量算在一天的總量中,跟其他主食做代換。而芝麻花生等餡料,都屬於含磷量高的食物,腎臟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酌量食用。且湯底含有較高的鈉、鉀離子,建議避免喝湯;包餡湯圓的油脂、精製糖含量高,高血脂症患者,建議選擇未包餡湯圓。

加入紅棗枸杞

天然食材熬煮

此外,吃湯圓應景,要「淺嘗即可」;即便是健康民眾,大顆包餡湯圓,一次仍不宜吃超過2顆,小湯圓不宜超過20顆。

湯底搭配可選擇無糖豆漿、無糖茶,或是利用紅棗、枸杞、桂圓等天然食物本身的甜味來熬煮,不再額外添加精製糖。若想吃鹹湯圓,則可多放一些當季新鮮蔬菜、豆腐,藉此增加纖維和蛋白質攝取,均衡營養。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