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一顆芝麻球 | 人間福報

一顆芝麻球

THE MERIT TIMES
文/慧龍法師(佛光山清德寺住持)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星雲大師與慧龍法師(推輪椅者)。圖/佛光山提供
文/慧龍法師(佛光山清德寺住持)

佛光祖師受褒揚,三聖垂慈護吉祥,

乘願再來度眾生,永續慧命福德增。



跟距今兩千六百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佛一樣,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堪稱近代佛教史上舉世聞名的偉大成就者,集宗教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書法家等榮耀於一身。

師父星公上人圓寂以來,直到今日,內心深處仍不時湧現濤天巨浪,令我哀傷逾恆,悲痛萬分。哀傷逾恆的是,從此失去一位如慈父、如靠山的師父上人;悲痛萬分的是,成住壞空,無法以自己折壽的方式,讓師父上人多活十年八載。

在為師父上人守靈的短短幾天裡,腦海浮現師父在世時的諄諄教誨,如果沒有追隨他出家,自己或許只是一個冥頑不靈、庸庸碌碌的販夫走卒;沒有師父的用心栽培,就沒有今天的慧龍。

我母親李新肅老菩薩生前最津津樂道的是,她的父親(慧和法師)、妹妹(慈莊法師)和兩個兒子(慧龍、慧傳),都跟著大師在佛光山出家。她說,這是祖上有德,願外祖父及母親兩位老人家能在極樂蓮邦歡喜重逢。





我十三、四歲就跟隨大師,1967年5月16日,親眼見證佛光山在高雄縣大樹鄉興田村開山動土,我跟著眾師兄同心協力,披荊斬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69年,嘉義佛教會請師父主持「彌陀法會」打佛七,我在後面助唱,有位師兄在蒐集大師念佛錄音檔,準備製作流通的錄音帶,他說,慧龍聲音宏亮,和師父的聲音很像。

師父說:「一點都不像,我念的是阿彌陀佛,慧龍念的是阿彌陀啊。」聽到這段轉述,我才更正念為阿彌陀佛,真佩服師父能從錄音檔辨出真偽。我因為書念得不多,難得啟齒講幾句佛法與人分享。

有一天,師徒單獨相處時,師父教導我不要膽怯,要勇敢去嘗試,這是大師給我這一生最大的鼓勵。所以我今天能為信徒開示佛法,要特別感謝師父早年為我打氣的這段金玉良言。這些年來,師父給我舞台,舉凡佛光山舉辦的萬緣水陸法會、三壇大戒、禪淨共修法會、供佛齋天、三時繫念、行腳托鉢等等,都給我參與的機會。





四十幾年前,我擔任佛光山大覺寺男眾寮的當家,同時擔任師父的侍者,時間長達三年。當年師父也住在男眾寮房的一間單人房,擺設簡單樸素,一張床、衛浴設備、一張書桌。每天清晨趁師父起床以前,我早已把法堂外面的庭院打掃乾淨。師父到了法堂上班,我立刻清理房間,擦拭浴缸、窗戶、桌子、地板、摺疊棉被,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

三年期間,師徒倆從未在房間內碰過面,有一次師父臨時返回寮房,兩人不期而遇,他稱讚我是第一侍者。有一天,我出外參加法會,請女眾侍者代替打掃師父房間。師父問:「慧龍到哪裡了?」原來師父明察秋毫,發現房間跟我整理的不一樣。我很榮幸,先擔任平和尚(心平和尚)的侍者,再擔任師父的侍者,等於做過佛光山兩代住持的侍者,平和尚也稱讚我是最好的侍者。

有一年,我因膽囊結石到台北榮民總醫院開刀,出院後,在普門寺靜養,師父專程北上探望。某日,我很晚才返回寺院,侍者趕緊通報:「慧龍回來了。」即使夜已很深,師父仍在方丈室等我,對我表達關心。師父早些年也因膽結石開過刀,他幽默地說:「慧龍啊! 我們都是無膽族。」多少年過去了,每次憶及此事,都會感到非常愧疚,由於自己晚歸,讓師父等到三更半夜。

很多人或許好奇會問:大師是否曾送你墨寶? 師父早年在台北榮總做完心臟開刀手術,為方便每周回診,就近在陽明山租屋調養。病癒後,我們幾個照顧師父的徒眾,每人都獲得書有「小山蘭若」的墨寶,彌足珍貴。





擔任師父上人侍者期間,是我耳濡目染、勇猛精進的寶貴時光,每天從師父上人的身教、言教,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我驀然發覺,站在「仰之彌高」的師父上人身邊,才恍然大悟自己是多麼地淺薄和渺小,是激發我砥礪志節,奮發向上,虛心學習的原動力。

1968年起,我在佛光山萬壽園擔任執事十年,有一年突然降下豪大雨,我照例出去巡視,然後報告師父一切正常,卻無意間頂撞了師父,他要我再去巡視時,赫然發現有一處山體嚴重崩塌,一時間自己也嚇壞了。這次豪大雨造成的崩塌,總共花費好幾百萬元的補強工程費。自開山以來,每逢颳風下雨,師父都會親率大家全山巡視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年少時期,我個性頑皮,常常不守佛門規矩,譬如出坡時不戴斗笠,沒穿羅漢褂,自忖僥倖不會遇到師父,偏偏有一次巧遇師父,他說:「你沒有羅漢褂嗎? 我拿一件給你。」我當下向師父認錯,並到佛前求懺悔。

1987年佛光山開山二十周年舉辦「台灣南北行腳托鉢法會」,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由平和尚帶領一百零八名僧眾,以一個月時間從台北走到高雄,全程五百公里。平和尚走累了,囑咐我走在隊伍最前頭,沿途度了不少大眾,訓練我和其他僧眾堅忍不拔的毅力。行腳走回佛光山,見到師父時,當場熱淚盈眶,慶幸自己不負使命,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我因為晒得滿臉黝黑,被形容很像包公,只剩下牙齒是白的。類似的五百公里行腳托鉢,我總共走過兩趟,已成為我生命中甜美的回憶。





1983年9月9日中午時分,是我這輩子生命交關的日子,發生重大車禍,險些喪命。當年因為萬壽園即將落成,我剛考過汽車駕照,開車到高雄壽山寺要請回一尊地藏王菩薩。壽山寺當家依敏法師問:「你要怎麼請呢?」我不假思索地說:「就把祂綁起來,綁在座位上。」於是,我就把這尊已被信徒供奉五、六十年的地藏王菩薩綁在車子前座。因為講話不得體,鑄成大錯,冒犯了天地神靈,開車返回佛光山途經姑婆寮路段,發生嚴重碰撞車禍,當場陷入昏迷,幸經好心人緊急送往高雄阮綜合醫院急救。根據醫師敘述,我被送抵醫院時,血壓已驟降到近乎零,前後施行好幾次電擊,手臂、肋骨等多處骨折。

當時原本要隨師父到馬來西亞弘法,因為萬壽園缺乏人手,故未能成行,注定躲不過這場車禍劫難。車禍發生後,佛光山僧眾連續三天三夜恭誦〈大悲咒〉,才把我從鬼門關救回來。師父返國後,馬上到醫院探視,巧遇前來探病,正在高雄服兵役的弟弟慧傳,促成大師把慧傳度進佛門的一段佳話。

我這條命能撿回來,一者感謝醫院搶救得宜;二者感謝在車上毫髮無損的地藏王菩薩,在車禍瞬間顯聖護住我的軀體;三者感謝師父上人以越洋電話,交代佛光山僧眾誦念三個晝夜的〈大悲咒〉,祈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





大師圓寂停靈在佛光山雲居樓期間,我請人去買芝麻球,擺在靈前供桌上,這是有典故的。師父生前喜歡吃酥酥軟軟的芝麻球,當年在台北榮總準備動心臟手術時,長老說不能吃芝麻球,怕不好消化。我擔任侍者照顧師父,便偷偷地跑出去買回一包熱騰騰的芝麻球,師父吃得很高興,他說:「慧龍最孝順。」長老獲悉此事,我被責罵了一頓。

為了對師父上人盡最後的一分孝心,我因此請人買來芝麻球,禮敬供養。我淚流滿面跪在師父的靈前祝禱:「慈悲的師父上人!今天您老人家功果圓滿,安然生西。蓮邦喜添新佛,東土卻喪失了一名德高望重的仁慈長者。」

「慈悲的師父上人!徒兒慧龍從年少時期便跟隨著您,是您把這個懵懵懂懂的孩子一路帶大,師恩如須彌山高,慧龍會永銘在心。」

「慈悲的師父上人!今後再也聽不到您叫我的名字了。徒兒慧龍買了您老人家最喜歡吃的芝麻球,請您好好享用,我再也不必擔心因為買芝麻球孝敬您而被長老罵了。」

如今與師父上人已天人永隔,留給世人和弟子們無限的感傷和哀思,如果有來生,我下輩子仍願意做師父上人的徒弟和第一侍者,終身追隨,無怨無悔。(摘自遠見天下、香海文化共同出版《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卷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