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 (121)】走江湖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 (121)】走江湖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65觀看次
修行的路上,對於佛教有許多法門,如:念佛、拜佛、經行、梵唄……我們也覺得一頭霧水,你能通曉前因後果,所謂「佛法不可思議」,就不再是「一頭霧水」了。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常聽到有人感慨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往往被用來表示黑道人物,他們一旦進入道上,就別無選擇,再也沒有辦法走回頭路的意思。

另外,也有人把一些馬戲團、雜技團、耍猴把戲的,或是看相、算命、卜卦的人,他們一年到頭四處流浪,居無定所,靠著賣藝、賣藥、占卜等方式謀生,說這些人叫「走江湖」。甚至也有人把一些行為不端,到處招搖撞騙的人,稱為「江湖術士」,或是一些行為粗野,不拘禮法的人,就說他們「江湖味」很重。

「江湖」一詞,變成是不夠正派、不夠資格成為上流人物的代名詞,可以說是貶多於褒的意思。但其實,所謂「江湖人士」,過去是指學者,是高人一等的文人雅士的代表。因為在唐代,馬祖道一禪師駐錫在江西,他的學問好,道德高,建立叢林制度,讓十方學人能夠安心辦道,得以有規模的學習,這就是所謂的「馬祖創叢林」,就如同現今的學校,所以經常有各方的學者前往問道求法。

在馬祖道一那裡參學了以後,再往西行不遠,就到了湖南南嶽衡山,那裡住了六祖惠能大師的徒孫石頭希遷禪師。目前在日本橫濱的總持寺,仍保存著他的肉身。石頭希遷禪師的威望極高,有名的「石頭路滑」一詞,就是指希遷禪師的門風高峻,不容易聽懂他的言說點撥,不過,在石頭希遷門下悟道的人士不少。

因此,那時候的學僧,甚至學術界、文化界的文人學者,都認為在馬祖道一禪師那邊參學之後,再到石頭希遷禪師那裡問道,把這樣的學習風尚叫做「走江湖」。也就是從「江西」馬祖道一,到「湖南」石頭希遷,叫「江湖來去」,所以江西、湖南,來來去去、去去來來,「走江湖」的說法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在當時,這麼一句高雅的文句,等於今天我們說青年到美國的哈佛大學留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去讀書,或者到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高等學府求學;但是,因為時代久遠,國人也不重歷史,往往把一些形容好人好事的詞句,扭曲成另外的意思,或用另外的眼光來看待。因此,當初參學問道的「江湖」一語,就變成現在一般像馬戲團表演的江湖之語了。

現在,為了把馬祖道一禪師和石頭希遷禪師,他們二位長老前輩當初受到社會人士的尊崇、敬仰,希望能回復他們的德望、聲威,同時也藉此重振今日學人「走江湖」的參學風氣,因此不得不於此一說。

一頭霧水

五十年前,我經常在各地弘法。有一次到金門,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我從甲地要到乙地接洽事情,走路經過一片森林。忽然,不斷有水珠滴落在我的頭上、身上。我很訝異,這麼好的天氣,陽光照耀,怎麼在森林裡會有雨水呢?一直百思不解。

後來,經過漫長的道路,走著、走著,這才慢慢發現到:原來,這是早晨的霧水,它們落在樹葉上;經過風吹抖動,自然就滴落下來了。這時才終於明白,這一頭霧水是從哪裡來的;同時也才了解,原來成語裡的「一頭霧水」,就是表示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好像不知道這水是從哪裡來的一樣。此刻,我也才悟到,就是晴天,森林裡也會有露水,它會沾滿你的身上,就好比甘露法水一樣,和你結個緣分。

由此,我也想到一些修行的人,往往自我執著、自我強辯,那就不只是一頭霧水而已了。例如,有的人自我認知錯誤,對佛法義理做了錯誤的解釋,他就一直誤解,一直自以為是;有的人則是一知半解,他不知道「一理通,萬理徹」,一直在死胡同鑽裡不出來,就無法覺察原因,無法了知真相,那就真的是一頭霧水了。

也有的時候,長老大德們經驗豐富,開導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把他們修道的經驗、把他們認識的佛法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沒有親自了解這個世間道理的通路,聽那許多長老講道、講佛法,有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不會相信他說的話,甚至不以為然,這都是給「一頭霧水」所誤。

或者說,我們有時候閱讀佛經,也有一些難解的問題,不能明確的了解真正意義,把佛法也當作「一頭霧水」,糊里糊塗,不知所說何事?不明所指何意?乃至日常生活裡,「一頭霧水」的事情也很多。有時候人家告訴我們某地、某事,我們對他所說的,聽了以後也覺得是一頭霧水;因為我們沒有親臨現場,不知道這許多事情的始末、原委,自然就會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修行的路上,對於佛教有許多法門,如:念佛、拜佛、經行、梵唄、讚誦……為什麼要這樣,我們也覺得一頭霧水。你要消除這「一頭霧水」,就必須要事理通達,要能心開意解,自己要去思前想後;你能通曉前因後果,所謂「佛法不可思議」,這時就不再是「一頭霧水」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