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自持之方 | 人間福報

自持之方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管理學,舉凡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人事管理,甚至情緒管理等。其實人最需要的是自我管理,每一個人如何管理自己?如何自持自己的身分?有四點「自持之方」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寵利毋居人前:在事業上、公司裡,有了榮耀、利益時,不要搶在人前,有時厚道一些,分一點好處給別人,不僅可以利人,也可以自保。《尚書》云:「臣罔以寵利居成功。」清朝的年羹堯,官拜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被封為「一等公」,卻因為功大而驕,後為雍正所忌,群臣紛紛上章彈劾,遭致下獄而亡,這就是不懂得「寵利毋居人前」。因此《菜根譚》裡也說:「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第二、德業毋落人後:「立榮名,不如種隱德。」一個人的財富、事業、學問、名譽,可能因為能力、聰明等條件不一,而有多寡、高低的差異。然而一個人的道德、慈悲、人格、慚愧……種種德業,不會因外在的因素而有不同。人比人,氣死人,但德業不會,我們寧可什麼都沒有,德業不可以落人之後。「一句真理無價寶,比金比銀萬倍好;人間道德無價寶,比山比嶽萬倍高。」因此,我們要時常發願,慈悲要多一點,道德要高一點,慚愧心要大一點,「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第三、享受毋踰分外:人間有很多的享受,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到處旅行、遊玩……,這些都是享受。甚至被人讚美,是一種享受,受人愛護、照顧,也是享受。不管你得到多少享受,最重要的是不可以有踰分外。凡事超過了並不是福氣,例如工作上,我一天的價值多少?我一個月的薪水多少?應該得的,我得,分外不應得的,得到了,並不是很好的事情。所謂:「勿以少分的學德,博取多分的榮譽」,所以在克盡職責上,不必小看自己;在享受權利上,不要膨脹自己。
第四、言行毋偏中道:《佛光菜根譚》說:「行為可以看出做事能力;言談可以察知品德修養。」有用的話一句,勝於無益的千言萬語;有益的事一件,勝於無用的千辛萬苦。可是,一般人做人處事、言行之間,常常不是太冷,就是太熱。歡喜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失言;憤怒的時候,做出來的行為失禮。或者對人不是要求過嚴,就是要求過鬆。假如能在自己的言行上,不冷不熱,不求不拒,以中道為準則,最是適合。
我們生存在這天地之間,人與人的往來,行止的進退立場,都有它的準則,如何自尊自重,這四點「自持之方」可以讓我們依止行道。
第一、寵利毋居人前,
第二、德業毋落人後,
第三、享受毋踰分外,
第四、言行毋偏中道。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