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愛植栽】山野萌草──虎耳草 | 人間福報

【愛植栽】山野萌草──虎耳草

THE MERIT TIMES
文/謝佩霓
字級
收藏文章
46觀看次
圖③ 圖/謝佩霓
圖① 圖/謝佩霓
材料 圖/謝佩霓
圖⑥ 圖/謝佩霓
圖/謝佩霓
圖② 圖/謝佩霓
圖⑤ 圖/謝佩霓
圖④ 圖/謝佩霓

文/謝佩霓

「虎耳草」小巧玲瓏,葉如其名,毛絨絨的波浪圓葉,葉面鑲有如虎斑的銀白色脈紋,狀似老虎的小耳朵,非常可愛。虎耳草雖然模樣可愛,卻有著很強的適應力。在溫暖溼潤環境中,非常容易養植,適合新手種植。

虎耳草原產中國及日本,虎耳草科虎耳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屬名 Saxifraga 為拉丁文 saxum「岩石」和 frangere「破碎」的組合詞。原生於山坡陰溼林下的岩石上或石縫中。早期為藥用植物,是民間常見的中藥材。因葉型似迷你版荷葉,《本草綱目》稱為「石荷葉」。

虎耳草的生長特性與吊蘭相似,會向四周抽出長長的匍匐走莖,走莖末端會萌發新苗,串串相連,因此又稱為「金線吊芙蓉」、「金絲荷葉」。每年春至夏季開出細緻秀麗的粉白色小花,花雖細小,精緻的花型卻令人印象深刻。

虎耳草是日本山野草盆經典植物之一。日本近幾年培育出不少園藝栽培種,例如:葉片大小不足0.8公分,超迷你的「姬虎耳」、葉色多變的「七變化虎耳」及紅色鑲邊的「御所車虎耳」等,每種都別具風貌,虎迷們皆視為收藏珍品。

DIY筆記

◆使用「咕咾石」打造虎耳草的原生環境,栽培介質選擇保溼性佳的水苔、苔蘚植物作鋪面,提高觀賞性、陶盤注水以提高空氣溼度。日常養護須掌握以下3點:

陽光:明亮散射光到半日照環境。夏季炎熱需遮陰,保持涼爽。冬季低溫陽光柔和,可以多晒太陽,利於生長。

空氣:空氣的流通至關重要。適合室外有遮罩的陽台,若室內採光條件佳,可置於通風較好的窗台位置。

水分:空氣高溼度有助於生長及避免蟲害。水苔保持溼潤。經常噴灑水霧亦可提高溼氣。

◆古書記載:「虎耳,生陰溼處,人亦栽於石山上,莖高五、六寸。」野生虎耳草依附在岩石上就能生長,不需要太多的介質,屬於淺根植物。喜歡空氣中具有高溼度的陰涼環境。適合日照溫和的明亮散射光,忌烈陽曝晒與高溫乾燥。

準備材料

虎耳草盆栽、苔蘚植物、咕咾石、水苔、淺陶盤、黑網片及種植工具。

種植步驟

1.虎耳草脫盆,修剪枯黃的老葉或裂葉,去除2/3的土壤,留下1/3的根團。(圖①)

2.在咕咾石的種植位置鋪上一層溼水苔,若種植位置有較大的孔洞,先墊上網片再放水苔,避免水苔掉落。(圖②)

3.種上植株並於根團四周填滿水苔。(圖③)

4.在水苔上覆蓋一層苔蘚植物。(圖④)

5.使用噴霧式水壺在虎耳草、苔蘚以及咕咾石上噴灑水霧至完全溼潤。(圖⑤)

6.陶盆加滿清水,擺上咕咾石即完成。(圖⑥)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