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親子動動腦】親子溝通的第3選擇 | 人間福報

【親子動動腦】親子溝通的第3選擇

THE MERIT TIMES
文/吳娟瑜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圖/123RF
文/吳娟瑜

通常家庭出現火爆衝突的場面,或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遺憾,就是卡在只允許「我說你聽」,卻不允許「你說我聽」,導致關係僵化,問題卡關,溝通無解了。



家庭規矩,各有立場,先不論斷誰是誰非,就一個生命體的養成,如何將稚嫩的兒女引導成獨當一面的個體,甚至在生涯發展上發光發亮,這其中的學習需要與時俱進。

通常父母以如下兩種溝通模式帶領孩子自主思考:

◎第一種選擇:父母說了算

這種互動模式是父母一個口令,孩子一個動作配合,孩子失去自由意志的啟發。幼稚園階段前的孩子懵懵懂懂,只能照章行事。但孩子總會長大,總會有個人意見。開始反抗父母的建議時,親子衝突日趨嚴重;若一向乖巧聽話,則一輩子離不開父母。

◎第二種選擇:孩子說了算

有些尊重孩子過了頭的父母是「不敢」出言阻止孩子的想法,讓孩子隨心所欲。在這種情形下,孩子若成材,自有分寸,當然皆大歡喜;若孩子為非作歹,沒有及時引導,則是後患無窮。

「過」與「不及」都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唯一辦法,在「父母說了算」和「孩子說了算」之外,其實還有新的選擇,也就是「親子說了算」。

◎第三種選擇:親子說了算

這個溝通方式是有它的步驟,不急在一時一刻由誰做決定,反倒是容許如下三項步驟。

一、尊重對方的選擇。

二、各自提出渴望的做法。

三、找到雙方可接受的行動方案。

親子間協調

以上三種親子溝通模式在在影響了家庭的氛圍和關係。若孩子已成長到渴望表達,渴望自主思考,那麼及早進入「第三種選擇:親子說了算」,方為上策。

「幸福導師班」學員惠美原本苦惱高二兒子自行主張,決定高三住校,準備專心參加學測。

惠美認為兒子從小體弱多病,萬一在校氣喘發作怎麼辦?兒子阿智卻說:「我已經滿十七歲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住校可以縮短交通時間,反而多出時間參加晚自修,還可以到操場打籃球,請爸媽考慮一下,我也想一下,兩天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好嗎?」

惠美感到很欣慰,她發現兒子並非老公所說的「我行我素」,反而是「明理客觀」,正在引導大人尊重他的想法。

「對!你們家兒子懂事,他正在尋找第三選擇的機會。」我恭喜惠美有個懂得溝通的兒子,而惠美自身樂於成長、樂於接納,也快速解決家庭可能出現的衝突。

容許孩子出聲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教授在企業管理界提出「第3選擇」的概念,建議同事之間,同行競爭之間,或客戶之間容許有「第3選擇」的機會,這樣可以解決所有的難題。(《第3選擇》,史蒂芬.柯維教授著,天下文化出版)

「第3選擇」的思維打開了各執己見的難關。不僅是企業界、商場上可使用,在家庭人際關係上,一樣可以善用「第3選擇」的運作,促成大家有客觀、彈性的解決方案。

通常家庭出現火爆衝突的場面,或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遺憾,就是卡在只允許「我說你聽」,卻不允許「你說我聽」,導致關係僵化,問題卡關,溝通無解了。

父母從今天起練習打開心胸,就算孩子態度不佳、出言不遜,我們避免「以牙還牙」地批評,我們練習以「就事論事」的原則,引導孩子冷靜客觀,重新找到「第3選擇」的入口處。

總之,人生的選擇不是只有「聽我的」(第一種選擇),或「聽你的」(第二種選擇),總可以有「互相聆聽」(第三種選擇),讓雙方的意見得到充分理解,親子之間有共同成長的好機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