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6 新傳教方法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96 新傳教方法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在現代,佛教的傳播方式非常先進、多元,如:報紙的報導、電視台的傳播、網路的傳送等,讓你體會到與佛法接觸的安心、靜心妙用。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佛教的信仰,當然是求自我的解脫;但是除了自我解脫以外,還要弘法利生,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所以,「法音宣流」是佛陀最重視的弘法要務,他讚歎四句偈的宣揚功德,勝過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功德來得更大、更多。因為布施財寶會有用完的一天,布施法寶則生生世世享用不盡。

佛陀為了傳播佛教,在各部經典裡都鼓勵徒眾們,要能夠奉行所謂的書寫、恭敬、印經、諦聽、讀誦、受持、講演、唱誦、思惟、實踐等十法行。當然,這在佛陀的時代,社會還不是很進步、發達,也只能靠這些簡單的方式弘法;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各種傳播方式非常先進、多元,如:報紙的報導、電視台的傳播、網路的傳送等。

圖/ 資料照片

只不過這許多宣揚佛教、傳播佛法的方式,對於身處在五彩繽紛之忙亂社會裡的現代人來說,大家為了爭取多一點的空間、時間,什麼事都講求快速,匆忙間很多事也因此一掠而過,有的人可能根本沒有看到、聽到,所以現在我們要從生活上、從衣食住行裡,來加以傳播。

例如:一棟藏經樓、一間圖書館、一個閱覽室,裡面空調適度、窗明几淨,讓你可以安心地看經、抄經,讓你體會到與佛法接觸的安心、靜心的妙用。有書店、流通處、佛經贈送的道場,你可以花一點錢,或者不花錢,都能方便取得這些讓你智慧增上、開啟心靈門窗的法寶,並且流入到你的心田裡。

或是在寺院裡面,或者在寺廟左近,可以有一間供應茶水的施茶亭、供應飯食結緣的滴水坊,一碗麵、一碗飯都不收費用,跟大眾結緣,讓大家對佛教生起好感,進而由嚮往到信仰佛教;當然,這當中或許有一些性情人士,他也樂於參與這一項結緣布施的功德。

現在佛教甚至提倡讀書,要讓書香滿人間,讓讀書會到處皆有,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讓人心獲得淨化。再有,佛教也提倡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每一戶人家都能成為三好人家,更把三好送到校園,讓學校也成為三好校園。

圖/ 資料照片

現代人習慣上網閱讀、辦事,網路也是傳道的最佳利器。一個人每天在網路上傳播幾句法語給親朋好友,彼此不談人事、不談是非,只把佛法贈送給你,灌注到你的心中;我們感覺到這種法施的功德,比財施更為重要。

尤其現在開醫院、開診所,為你施診,救護你的疾病。甚至於我們還有雲水醫療車到窮鄉僻壤,為你治病;你生病,我無條件地為你治療。

或者說,流動的圖書館「雲水書車」,把許多現代的知識、書籍送到偏遠的鄉村,讓讀不起、看不到書的兒童,也能夠接觸到這些佛教給予他們的緣分。所以我們發起:叫你讀書,你說沒有時間,沒有關係,你買書讓別人來讀書;叫你看報,你也說沒有時間,沒有關係,你訂報讓別人看報。甚至於哪裡有短期出家、哪裡有念佛法會,叫你去參與,你也說很忙,沒有時間,沒有關係,你出路費,讓願意去卻沒有辦法去的人,因為有了你的助緣,他來幫助你念佛,也替你求取一些功德、善意。

其他,再如現在的台灣佛教,流行百萬人興學、組團參加道場的巡禮、參與一日的禪修、三日的抄經,或者參與每周固定的念佛共修等。現在我們對於傳播佛教的方法,能不斷地給予人方便,不斷的做出種種的改進,這許多一點的法事、一點的功德,如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救人的慧命,給予人心的淨化,其功德還可限量嗎?

佛教教歌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有國歌,許多的團體、團隊,也有團歌、隊歌,乃至各級學校都有校歌,當然佛教也應該要有個「教歌」了。

一直以來,佛教雖然重視梵唱,但始終沒有一首讓大家共遵,適用於會議、典禮,藉以表揚佛教的教歌。直到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左右,終於有了一首太虛大師作詞、弘一大師作曲的〈三寶歌〉。

太虛大師作的詞,表述三寶的意義,精簡扼要,這當然是沒有異議的;至於弘一大師的譜曲,音調莊嚴和諧,教人聽了也總會油然升起尊敬之心。因此,一下子,這首〈三寶歌〉在佛教界裡四處傳唱,尤其每到開會的日子,大家都要唱〈三寶歌〉。

但是慢慢地,由於歌詞太長,一個會議才開始,就要花去將近六到七分鐘,才能唱完這首歌,實在浪費時間。有人便喊出只要唱「佛寶」的部分就好,「法寶」、「僧寶」就算了吧。

圖/unsplash


不過,畢竟是「三寶」歌,只唱一寶,好像不是很妥當。因此每次開會,經常有的人唱完「佛寶」就要停止,而有的人卻停不下來,還要繼續唱「法寶」、「僧寶」;不能整齊畫一的情形,讓人覺得很遺憾。

後來,大概有人想起了南傳佛教巴利文的〈三皈依〉,覺得可以一唱,轉而就倡導了起來。這首〈三皈依〉的歌詞不長,曲調也莊嚴,只是說,懂得巴利文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所以每次到了會議要唱頌,都沒有幾個人會唱。

六十年前,我還是個青年,有機會參加佛教的集會,每當唱頌這首〈三皈依〉時,經常都感到不容易適應,心中不禁默默地發了一個願,不妨讓我也來做一首〈三寶歌〉,好在佛教開會時,讓大家試用看看。

慚愧的是,創作一首佛教典禮歌曲,不僅要設法讓它能在二、三分鐘之內唱完,還要可以完整表達三寶的意義,尤其詞句要精緻美麗、音調要莊嚴攝受,實在是我力有未逮的。但是為了能有一首適合大家唱頌的典禮用歌,我有志發心,從不氣餒。

圖/unsplash

四十年之中,這件事情一直在我心中縈繞著,可惜力不勝任。一直到了八○年代,有一次,台南市新營高中邀請我去講演,在乘車前往的途中,〈三寶歌〉的歌詞忽然從心底湧現,我趕緊叫同坐在汽車裡,為我翻譯數十年的慈惠法師,說:「慈惠法師,趕快幫我記下來啊!」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分鐘之內,我寫下了一首讚揚三寶的歌曲。內容如下:「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最初,我並不敢用它來媲美太虛大師和弘一大師所作的〈三寶歌〉,因而就改稱為〈三寶頌〉。〈三寶頌〉的歌詞很簡單,一共分為四段,每一段的文字,橫說豎講都表示三寶,是由當時的佛教名譜曲家吳居徹先生為我譜曲的。也承蒙教界賞識,尤其是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田青教授,每次帶領梵唄讚頌團到國外表演,都是以〈三寶頌〉作為開場。

只是意想不到的,我這麼一點小小心願的完成,日後竟造成了佛教裡的派系分裂,一派人贊成唱〈三寶歌〉,一派人擁護〈三寶頌〉。其實,大可不必將人為喜好的情緒摻雜到裡頭,不妨讓佛教界做一次三寶歌曲論壇研究,交由公眾來選擇,究竟是要唱〈三寶頌〉,或者是要唱〈三寶歌〉,只要統一就好了。依法不依人,這是我的希望。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