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飛鴿傳書 | 人間福報

飛鴿傳書

THE MERIT TIMES
文/囡仔
字級
收藏文章
98觀看次
圖/123RF
圖/123RF
文/囡仔

「飛鴿傳書」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古裝劇裡面也不乏見到,是古人傳遞信息的一種神奇方式,據說西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鴿子傳遞書信了。中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這種通訊方法,經歷魏晉時期後便廣泛應用,那都是利用鴿子戀家戀巢的習性,就叫做「戀巢性」來達成,所以不管去到哪裡,鴿子一旦放飛,就一定會回到自己的鳥巢,所以說白一點,鴿子並不是在幫人類傳送信件,牠只是在回家!

戀巢習性 完成導航

但是牠們怎麼辨別方向與路線位置呢?根據美國動物學家數十年對鴿子的研究,他們在鴿子的右眼與上喙發現到感應磁場的「晶胞」,就像身上帶了一個指南針一樣,利用地球的磁場進行導航。

當一隻鴿子一出生,或是某地待久之後,就會產生牠長久的印象,成為一個坐標,這個坐標就會給牠明確地回家位置,當然也有出現磁場不穩定的時候,牠就會以太陽、星辰及地理地標,來判斷回家的路。

因此古人要出遠門時,就會把鴿子一起帶上,當需要與家鄉聯繫的時候,就把信件綁在牠的腳上,然後放飛,牠就自然而然回到家鄉,所以並不是真如神話般,可以回信,或是自由選擇發信的對象,所以古人並不能想寫信給誰、想發信給誰,直接委託信鴿幫忙傳遞。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鴿子都能受予重任送信,是要經過鍛鍊與養成,才能成為信鴿,就如同運動員一樣,不是人人都能擁有持久的體力與能力,都要經過長時期的訓練才能養成,是一樣的道理。

重訓鍛鍊 體能天成

信鴿所以會選上鴿子,當然是因為鴿子擁有準確回家能力之外,本身素質也十分適合,包括鴿子的心臟每分鐘可以跳動600次,從而進行快速的血液循環,能帶給肌肉充足的營養,牠們體重的20%〜30%都集中在胸骨結實的飛行肌肉上,使得牠的翅膀每秒鐘可以震動超過10次以上,可想像牠的飛行速度有多快了!而且牠們還能持續保持連續飛行10幾小時。

因此,能飛遠、飛得快,記憶與視力都非常好,加上有戀家的習性,自然古人選鴿子傳家書有他們的道理!當然古代沒有像現代發達,手機、網路一發就可以了,否則也不會選這個方式來千里傳書了。另外,還有許多利用鴿子完成重大要事,如成吉思汗利用鴿子與帝國的偏遠地區保持聯繫;同樣的,古希臘也用信鴿來宣布奧運等重大事件,因此,信鴿在政治、外交和軍事各項行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這也是為什麼當今世界看到信鴿,有些人仍然進行長距離訓練與賽鴿,意味這項傳統仍然存在。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