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巧手雕塑 羊毛氈動物栩栩如生 | 人間福報

巧手雕塑 羊毛氈動物栩栩如生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137觀看次
後方是太田光美飼養的貓咪「Omega」,前方則是以「Omega」為原型的羊毛氈雕塑。圖/取自IG@truestylelab
太田光美最新作品迷你羊毛氈杜賓犬,花費500小時才完成。
太田光美創作白象羊毛雕塑,這件作品高180公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北海道羊毛氈藝術家太田光美(Terumi Ohta),可以用一根針、一把羊毛創造任何動物的雕塑,每件作品平均花150小時完成,例如:波士頓㹴犬、大象、貓咪、野狼等,她靠驚人的專注力及靈巧的雙手,戳出療癒且真假難辨的羊毛氈動物。她日前分享最新創作的迷你羊毛氈杜賓犬,從接單到製作斷斷續續長達7年,統計花費在這作品的時間長達500小時,太田光美解釋:「包括臉部在內的所有區域都須經過精確雕刻,此外,迷你杜賓犬植毛過程比長毛品種長很多倍,需要付出數十倍的努力。」

自學成才 具印象派風格

太田光美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2012年發現針氈,她將主題集中在動物上,結合現實、印象派和原創性,在針氈上融入自己的風格。

太田光美表示:「我的所有作品都是一件一件精心手工製作的,為了創造出真正有生命的外觀,我們在移植之前耐心地將多種顏色的羊毛和動物毛髮混合在一起,花時間設計方法來呈現皮膚的紋理,在一些作品中,甚至是眼睛。還結合其他材料,如樹脂黏土來製作鼻子、指甲、尖牙和嘴巴的內部。」

她的最新作品迷你杜賓犬羊毛微型模型在社群媒體上瘋傳,原因顯而易見,因為太田光美模仿所有細節,它看起來像一隻真正的小狗,無論是肌肉骨骼位置,身上各部位的紋理,還有一層一層蓋上去的植毛,每道手續跟製作流程都非常花時間,為了呈現出最真實的效果,身體上的毛髮也使用不同種類的羊毛混色使用,最終才做出如此擬真的效果。

皮膚皺紋 也能完美呈現

為了重現杜賓犬品種的短毛,必須將幾種類型的羊毛組合起來,然後用一根極小的針小心地「種植」到框架中。如果毛髮之間有幾公釐的間隙,看起來就不太好,所以太田光美必須確保她做的每個細節都完美。

雖然這是她迄今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但肯定不是唯一的一件,太田光美也因創作逼真的白象雕塑而聞名,這件作品高180公分,儘管主要由羊毛製成,但具有這類哺乳動物特有的皺紋皮膚。

太田光美指出:「這些作品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完成,除了完全立體的作品外,我還使用框架和陶瓷,並講究完全原創的設計;此外,運用花道的經驗,用線條創造表達,並根據我獨特的世界觀創作出抽象但有意義的藝術作品,我在創作每件作品時都有意識地努力,不僅要傳達表面上的現實,還要感受從眼睛深處和作品內部溢出的無形能量。」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