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79 求籤和法語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79 求籤和法語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人間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的人,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些迷惘,對自己的前途、未來,也常感到不知如何面對;甚至自感孤單,覺得力量不夠,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曉得會不會隨時遭遇什麼不可知的情況,因此總想有一個神明、高人,在旁邊指示一下,所以民間宗教的「求籤問卜」,也就因而大行其道,盛行於世了。社會上有人,就譏諷這種行為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在這許多籤詩裡面,有大劫、大凶、大吉,有上上籤、中上籤、中下籤、下下籤,都是吉凶兩端,好壞截然。由於這些籤詩都是直接指示你好或不好、能或不能、可或不可,因此有的人本來想做一件善舉好事,求籤問卜後,給你一個指示「大凶」,這個好事就不做了;本來是一件壞事,不利於社會群眾的,例如想要販賣有害大眾健康的黑心食品,結果抽到一支「上上籤」,也就不顧一切的昧著良心去做了。或是想要搬家,結果神明給了一支「上上籤」,指示搬家「大吉」;但其實那個地方交通極為不便,治安不好,環境也很吵雜,你說能不能搬住到那裡呢?但求神問卜者認為這是神明的指示,他只得遵從。

圖/記者張睿杰

這一種求籤問卜的行為,在一般常識裡,應該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世間上的因果,善惡好壞,不是定型的,不是神明可以指示。自己的業報自己承當,對於自己的未來、吉凶、好壞,都有自己的因果,不能把自己的生命、思想、人生的前程,都交給神鬼來決斷,難道你自己都沒有智慧來辨別嗎?自己都沒有文化的、古人的、往事的、歷史的明鑑嗎?要問自己的前程、自己的未來,所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所以佛光山的人間佛教,運用了一個中道方便,就是當你感到迷惘、沒有人幫忙、沒有力量時,不要求籤問卜,改以抽佛教法語。用經典裡佛陀宣說的偈語,或是古德的開示,都是具有啟發性、建議性,只有說明因緣果報的關係,它不會為你斷吉凶,不會替你說明什麼能、不能;因為能與不能是你自己決定,能有能的因果關係,不能有不能的因果關係,這都要由個人自行決定,並承擔其結果。

所以佛教的法語用來代替民間的求籤問卜,給一些迷惘的社會大眾建議,讓他們不要給神權來控制,寧可以在真理裡面追尋,在聖言、經教、古德的開示裡面,去思索自己的未來,這樣比較安全、保險。不過,佛教的法語雖能代替求籤問卜,為社會大眾點亮智慧的明燈,但也要靠佛教界的人士大家一起來推動,才能普及民間,真正有益於世。

圖/記者張睿杰


信仰與恐怖

過去的佛教,出家人在弘法時,往往以自己的尺度、自己的修行方法,來要求在家信徒要吃素、要出家、要修道。或是告訴人不可以貪財,因為黃金是毒蛇;不要生兒女,因為兒女是冤家對頭。這樣的說法,導致有些人不敢信仰佛教,因為他的家庭很和樂,夫妻很恩愛,兒女很孝順,可是佛教卻告訴他們:夫妻不是冤家不聚頭、兒女是討債鬼、黃金是毒蛇……

佛教如果一再用出世的思想、用苦行的生活來要求大眾,那麼許多企業家、生意人就不敢信仰佛教;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現代化各種產品、設備,精緻飲食、漂亮的衣服就沒人光顧了。我想在家人信仰的人間佛教,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宗教,是一個快樂的佛教;現世種種的福祿,只要取之有道,並不是罪惡。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主要是看我們如何運用,學道也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鉢」、「衣單二斤半」,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若說黃金是毒蛇,黃金也可以是弘法修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如辦教育、慈善、文化事業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佛經所謂「淨財」、「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表面裝窮更大、更有意義、更有智慧。

圖/記者張睿杰

再有,在家信眾男婚女嫁,有家庭、有夫妻關係,是佛陀所許可,可是曲解佛教義理的行者,總是灌輸在家信眾「夫妻是冤家」。甚至夫妻到佛門來掛單,就有人會把先生帶到東邊去,把太太引導到西邊去。佛門對於恩愛夫妻,應該鼓勵他們有情人相聚,為什麼還要硬把人家拆散呢?

其實,人間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人間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愛情不是今天送黃金、明天送首飾,就能維持長久;物質能贏得一時的歡喜,得不到永久的感情。夫妻的感情要靠相互體貼,輕聲細語的關心,有時多看對方一眼,有時相互一個微笑,比榮華富貴更能維繫感情。

還有,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佛經也有「四小不可輕」的例子,為什麼我們還要將兒女說成是「討債鬼」呢?如果父母好好教養兒女,從小灌輸他正確的觀念,以真理的法水滋潤菩提幼苗,將來他們茁壯長大,就能庇蔭許多人,所以兒女不是「討債鬼」,而是父母修行的對象、修行的同伴。

所以,我一再積極的倡導人倫道德,鼓勵建設和樂淨化的家庭關係;如果讓在家信眾把黃金看成是毒蛇、把夫妻視為冤家、把兒女看作討債鬼,這只會讓更多人不敢親近佛教。

佛教是快樂、幸福的宗教,信仰可以帶給我們光明、善美,遠離恐怖。因此,佛教徒要有「人間性格」,自己可以清貧淡泊,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有入世弘化的「權巧方便」,如果一貫用恐嚇的手段,必然會阻礙佛教的發展空間。

圖/記者張睿杰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