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身心連結】創造生命自癒奇蹟 | 人間福報

【身心連結】創造生命自癒奇蹟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290觀看次
人的情緒10%取決於事情本身,90%則取決於心態,只要心態轉換,就能解決90%的問題。圖/123RF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情緒容易緊張,長期下來不僅影響身體,恐怕還有發生癌症的風險。圖/123RF
其實很多時候,真正讓人陷入壞情緒的並非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心態。圖/123RF
研究發現,大腦的節奏會主動和心跳的節奏同步,血壓和呼吸的節奏也一樣會跟進。圖/123RF
觀點不同時,並不需要一味地反對,而應該保持開闊的心胸,虛心接納不同的意見。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健康與情緒有著莫大的關聯,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情緒容易緊張,長期下來不僅影響身體,恐怕還有發生癌症的風險。

德國癌症專家瑞克‧吉爾德‧哈默(Ryke Geerd Hamer)提出一項研究報告,他在研究上萬名病人後發現,癌症與病人的情緒其實是關連的,許多癌症病患在發病前3~6個月都曾經歷一些人生變故,無論是親人過世,或與摯愛的子女、伴侶交惡,或是令人憂傷的天災人禍等。

因此,他推斷如果處於衝突、憤怒、哀傷等負面情緒,卻得不到適當的抒發時,可能會演變成癌細胞。上世紀末,美國的露易絲.賀(Louies L. Hay)被稱為身心連結的先驅,她強調正面思考有助於身體健康。然而,眾所周知的「身」是身體,而「心」指的又是什麼?

細胞受情緒影響

「心」不單指心臟,也包含腦內思考與全面性的情緒。腦神經醫學專家坎德絲.帕特(Candace Pert)博士透過實驗證明情緒不只和腦有關,傳導情緒反應的關鍵是神經胜(neuropeptide),而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情緒接收器,能夠蒐集各種指令。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溝通,是仰賴賀爾蒙神經傳導(neurotransmitters)與胜,這些通稱為「配體」(ligands)。

配體就是身心對話的基礎結構,負責98%身心之間資料的傳遞。帕特博士把胜和接收器歸類為「情緒的分子」,她指出「情緒」是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心智之間的連繫,而每一個細胞的接收器則是情緒發生的起點。在身體裡面,接收器根據生命的經驗調整生理反應,情緒影響分子,而分子影響我們的感受。

隱藏在「感覺」下的就是情緒在潛意識層進行的資料交換,因此當人能夠改變潛意識,自然就能影響身體。這就是露易絲著作常見的,以正面思考作為讓身體恢復健康的處方。這些字眼和思考,會加強大腦的神經鏈,進而改變身心的整體運作,換言之,是信念創造了實像。

心跳是身體訊息

西方傳統認為情緒來自於大腦,所有情緒只是單純精神上的外顯現象。但事實並非如此,據美國心腦關係研究權威「心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rt Math)指出,心臟擁有獨立運作的神經系統。這好比心臟裡面有另外一個腦,會接收並且傳送訊息,組成大腦與心臟之間雙向的溝通管道,而且心臟傳送到大腦的訊息,遠多過大腦傳送到心臟的訊息。

研究也發現,大腦的節奏會主動和心跳的節奏同步,血壓和呼吸的節奏也一樣會跟進。心臟的震動頻率是身體所有訊息的總指揮,而這些在心臟、大腦及全身之間傳導的訊息,會影響行為舉止和感覺。生氣、憤怒、憎恨、恐懼等,都會造成心跳的混亂,而愛、慈悲、信心、感恩,則會使心跳平穩。知道這關係之後,就能了解處理負面情緒是何等重要。

基因隨意念改變

有人認為「基因」主導一切,某些人天生基因好,某些人則比較差。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適者生存」,每個人能夠存活,都是源自於本身的基因,而主流醫學的醫療系統以及大多數人的理念,也都是架構在進化論上。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細胞生物學教授布魯斯.立普頓博士(Dr. Bruce Lipton),在《信念的力量》書中指出,基因會隨著思考和意念而改變,恐懼本身會直接影響基因並影響健康,甚至自導自演出一場悲劇。當把責任歸咎於基因時,就會讓自己處於受害者的角色。

以目前西方國家的死亡主因,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都被證實不再只是由基因本身所造成,而是先天的基因及後天環境交互影響的結果。立普頓博士也指出,科學家總是把基因和各種疾病的特徵連結在一起,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種種疾病的基因,關鍵差異只在於這些疾病到底是怎樣被開啟的。



空船效應

「空船效應」這個名詞源自於《莊子‧山木》,故事是說有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有一艘船朝著自己撞過來,他喊了幾聲,但是對方並沒有回應。見此情況,這個人十分生氣,便開始大罵前方船上的人,當他發現前面只是一艘空船時,剛剛的怒火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是什麼讓人產生壞情緒?其實很多時候,真正讓人陷入壞情緒的並非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心態。人的情緒10%取決於事情本身,90%則取決於心態,只要心態轉換,就能解決90%的問題。透過心理學「空船效應」,或許你也能夠輕鬆掌控自己的情緒。

自我保護機制

空船效應在心理學上可理解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個體在面臨壓力或威脅時,大腦會迅速掃描周圍的環境,並尋找潛在危險,這種快速的判斷可能會讓個體產生錯誤的認知,引發不必要的恐懼和憂慮,這樣的自我保護機制若太過敏感,就容易讓人產生極大的焦慮。

因此,空船效應可以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像是考生怯場、人際社交的觀點衝突、對朋友某些行為的不滿等等。而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敵意時,其實很容易將負面情緒投射到對方身上,甚至誤解對方的意圖。

● 轉變心態

日常生活中,當事情已經發生且已經無法改變,我們就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換個角度思考,學習接受,將心力轉移到更重要的事情,若始終都陷在氣憤的情緒狀態,只會讓情況更糟,既然已無法改變事實,轉換心境也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 學會傾聽

學會多聽他人的想法和意見,才能理解對方不同的想法和需求,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誤會和衝突,也能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此外,也可以適當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進而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

● 拓展視野

社會群體關係上難免會出現與自己衝突的觀點,對於陌生人不同的言論,其實很容易下意識地反駁和否定。但因為每個人主觀視角是有限的,不同角度的看法正好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不需要一味地反對,而應該保持開闊的心胸,虛心接納不同的意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