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6 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 7-4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6 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 7-4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修行和學佛的觀念要人間化,要有人間的性格。圖/中央社
文/星雲大師

擁有合法化

擁有幾件衣服,擁有幾雙襪子,擁有多少錢,我曾經在佛光山徒眾講習會裡也告訴大家,你是一個才剛出家的徒眾,要戴念珠,只能掛五塊錢一串的,出家五年以後,可以掛二十塊一串的念珠。你要戴手表嗎?可以,因為你要看時間。不過,像我們在叢林參學的時候是不可以戴表的,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看到同學戴手表,就斥責他說:「戴什麼手表?」所以,這個是要規畫的,穿戴要適合自己的身分。

政治超越化

佛教關懷政治,尤其身在民主社會裡,說要遠離政治也是不可能的,不過要超越政治,不要在政治裡打滾。像我建設佛光山,從來沒有要過政府一塊錢補助,沒有要他們裝一盞燈、做一間廁所、修一條路,也沒有貼過政治標語、沒有掛過國旗,因為佛光山超越政治。難道我不愛國嗎?不是的。我認為只要將佛教教旗掛起來,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這就是光榮、就是愛國,因為這個裡面代表著這個國家有信教的自由。所以,一定要掛國旗才叫做愛國嗎?我不認為。

做人正常化

不能處理自己的煩惱,太沒有力量。人不是沒有煩惱,但要盡量地減少一些大煩惱。出家人的煩惱那麼多,信徒又怎麼來跟你們學習少煩少惱呢?再多的煩惱,在人前也要表現得很自然、很有風度、很樂觀進取,不要現出煩惱相。尤其是出家人的事情要自己解決,不必跟信徒、社會人士訴說,一切必須「僧事僧決」。

信徒親友化

現在台灣的寺廟都擁有信徒,信徒跟我們的關係,就像親戚、朋友。信徒到寺廟裡來,都會要添油香、供養,現在我要提出一句話:「我們出家眾也要替信徒添油香。」出家人怎麼替信徒添油香?信徒的添油香是送供養,給燈油錢,我們為信徒添油香,則是要讚美他,給他鼓勵、安慰。信徒來給寺廟護持、供養,我們也很歡喜地給信徒添油香,給他一點讚美、一點鼓勵,他也會很歡喜,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彼此添油香。

衣食簡樸化

佛教所謂的「出世」,並不是要我們遠離這個世間,而是說,儘管生活在世間上,過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但思想是超越的,對於物質的需要是不貪求的,盡可能簡單樸實。

作務發心化

人總要做事,發心做事很重要。在佛教裡,「發心」兩個字奇妙無比,成佛要發心,吃飯也要發心。不發心吃飯,食不甘味,不能飽足;甚至還要發心睡覺,才能睡得甜蜜。說來這個發心是很有趣的。

回想起我出家幾十年的歲月,從這個發心裡面得到的寶貝真多。心好比田地、山坡地、海埔新生地,你要肯去開發,開發了以後,地才是屬於你的,作物才能生長,才能收成。所以,在佛教裡面有增上生心、二乘的出離心、菩薩道的菩提心,就看個人的修行程度,這裡面最重要的就在發心。

觀念人間化

修行的觀念、學佛的觀念要人間化,要有人間的性格,因為我們是人,人成即佛成。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就是說明一個人要修行、悟道、成佛,不能離開這個世間。(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