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1 第四講①《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1 第四講①《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王卉娟作品〈文殊菩薩〉。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一)示教利喜──處處給人歡喜

「示教利喜」,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本願。示者,顯示善惡。教者,教導捨惡從善。利者,令修善因,讓他見到佛法的利益功德。喜者,隨他所做讚歎,令他歡喜。若以《法華經》來說,「示」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令捨三乘入一乘,故云「教」;說三乘果德劣、一乘果德殊勝,使修一乘因,令他心見到「利」益;觀眾生根機因緣,或直接說一佛乘,或以種種譬喻解說,或以宿世因緣說,隨其所樂,應機說法,令生歡「喜」。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生到其他佛國淨土,偏要生到這多苦多難的娑婆世界?」本經強調「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就是為了對娑婆世界的眾生「示教利喜」,意即開示、教導一切眾生,能夠成就佛道;同時給予利益和歡喜。

佛陀成道以後的三十二相應化身,非常圓滿。佛陀還沒開口說話,大眾一見到佛,就非常歡喜;說法時,只要聽到佛的音聲,大家也很歡喜;看到佛陀著衣、持鉢、遊化人間,見者無不歡喜。尤其佛陀的慈悲、威德,讓所有眾生感覺親切和藹、如沐春風。

有的人在謀職時,各個公司、機構,爭相高薪僱請;有的人,任何團體、機構,敬而遠之,或是千方百計的拒絕:「不要!不要!我這裡人太多了!」為什麼?人生活在世間,如果不被人歡喜接受,自己要反省檢討,不要怨天尤人。好比烏鴉的聲音難聽,飛往他處,一樣沒有人喜歡。所以,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才會受到歡迎。

一個母親失去了兒子,痛不欲生,就去找佛陀:「請你救救我的兒子,讓他再活過來吧!」

「要你兒子不死,只有一個辦法,如果你能找到吉祥草,你的兒子就會復活。」

「哪裡有吉祥草呢﹖」

「你挨家挨戶的問,只要有一戶人家,百年之內沒有死過人,他家的草就是吉祥草。」

聽了佛陀的話以後,母親逢人就問:

「你家百年之內有死過人嗎﹖」

當然不會有一戶人家,百年之內沒有人喪亡,這時,母親才深深覺悟:「原來有情世間,生死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佛陀慈悲方便的教化,解除了母親的悲傷,讓他認識了世間的實相。

《楞嚴經》裡有一則故事,摩登伽女是個美麗的女孩,卻是首陀羅種姓的賤族。他愛上剎帝利種姓的阿難比丘。有一天,他跑來講堂,佛陀正在講經。他急切的說:

「佛陀,你把阿難尊者還給我!我愛他,他也愛我。」

在莊嚴的佛門裡,他提出這種問題,實在很不適當。但是,慈悲的佛陀竟然說:「摩登伽女,阿難尊者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你想要嫁給他,你的修行要和他相等才好呢!所以,最好你在我這裡修行,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等到你的心跟他一樣清淨,我就替你們主持結婚典禮。」

不到一星期,佛門的清淨,引發他的善根,摩登伽女對感情的觀念徹底改變了。對於自己愛戀的執著,感到很慚愧。他跟佛陀懺悔說:「我現在知道了,五欲、人我是煩惱的根源,唯有清淨的修道才能解脫、昇華、自在。我不應該執著情愛,請佛陀慈悲,讓我加入僧團的修行吧!」

佛陀很歡喜,摩登伽女也很歡喜的出家了。佛陀就是以如此的善方便,解除阿難的危機,也度化了一個女孩。

現代人的牙齒大多不好,佛光山也有不少弟子,因為牙齒蛀壞要裝假牙,或牙齒排列不整齊要做矯正。人數多了,造成常住很重的負擔。醫療組的弟子跟我申訴:「那麼多人都裝假牙齒,價格那麼貴,常住實在負擔不起。我看就補一補,填一填牙就可以了……」

我說:「不可以。儘管這許多青年人,不一定會講好話,但不能沒有一口好牙!」

我的用意是,希望大家不但有好的牙齒,也要學習像佛陀一樣,說滿口的好話;要能「示教利喜」,給人鼓勵,說有意義、有啟發性的言語。

一般人都說後母不好,佛門裡卻有個模範的後母、善良的後母,把子女教育成功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出生七天後,親生母親摩耶夫人就逝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把他帶大。沒有這位後母的照顧,就沒有未來去出家、成道的佛陀。從悉達多太子到人天尊敬的佛陀,背後的偉大推手就是這位後母的辛勞成就。

因為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發心出家,此後佛陀才開放讓女眾出家,同時也是為了感念後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養育之恩。所以,今天有比丘尼教團,不但要感謝佛陀的慈悲,更要感謝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恩惠。

《法華經‧授記品》裡提到:這一位將來怎樣成道、那一位將來怎麼成佛、那一個將來做什麼偉大的事業,這些都是佛陀給弟子們歡喜的授記。我想每一個人在聽聞《妙法蓮華經》的教理之後,也應該把佛陀的教化、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歡喜,佛陀的「示教利喜」遍滿在我們的人間。

(二)隨喜功德──時時讚美說好

何謂「隨喜」呢?「隨」,是跟隨、依順、不違背;「喜」,是歡喜、不恨、不討厭。《法華經》中,隨喜指聽聞佛壽長遠的珍貴意義,遵行教主釋尊的金言,歡喜並信以為真。〈隨喜功德品〉中,讚歎隨喜、聽聞《法華經》的功德無量。

普賢菩薩曾經對善財童子說:就算是捨棄了自己的身體、性命,都要隨喜功德;隨喜是一種心量的修行,能成就菩薩種種的波羅蜜多。

因此,凡是別人所做的功德,無論大小,不論是聽到的、看到的,哪怕是一絲一毫,小如微塵的功德,都能跟隨一起去做,隨分隨力去做,並且歡喜讚歎他們,使其更加精進生歡喜心。可以說隨喜功德就是最好的功德。

我在美國西來寺,有一個常常在西來寺吃飯的美國人說:「不好意思,我老是在這裡吃飯,我又沒有錢布施。」我說:「錢財的布施是小小的功德,比出錢的功德再大一點,就是出力,你可以來寺裡幫忙澆花、掃地,也是有功德的。假如你沒有力氣,再高一點的功德是說好話,講西來寺很好,這也有功德。」

「我不會講好話。」

「你進到西來寺,你歡喜嗎?見到人家來拜拜,你很歡喜嗎﹖見到人家在這裡做好事、做功德,你歡喜嗎?」

「是的,我很歡喜!」

聽他這麼說,我放下心來:「那就好!隨喜功德是第一功德。」

常有人說:「我沒有錢學佛。」到寺院不一定要布施金錢,甚至不一定要出力。除了布施金錢,倒茶、掃地、澆花……當然都有功德。不過,如果全台灣、全世界的人,都說佛教的好話,都讚歎別人做的好事,這個功德更大,我們的社會也必定成為歡喜、和樂的淨土。

隨喜功德簡單可行,但多數人卻行不得。因為許多人有幸災樂禍的劣根性,有說壞不說好的惡習,而阻礙了這種功德的培植。不能從心生起隨善美之行而喜,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時時看別人的優點、長處,對他人所行的好事、善事都能真心稱讚,並廣為宣揚,這樣的隨喜功德,不只是讓我們人緣好,最重要的,這種美德可以拔除我們心中嫉妒的惡習。

我也常常遇到一些人對我中傷、毀謗,心中當然不免有些難受。有人跟我說:「誰叫你要做得那麼好!」做得好,別人不一定隨喜。不過,「別人不隨喜,我應該更要做到隨喜。」

佛教說度眾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同事」,就是指我們和人相處、合作共事,要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想。即使須低姿態、有委屈也不在意,如此才會和諧融洽、平心靜氣的溝通,彼此也才能歡喜共事。

受持《法華經》,是非常殊勝的。但是,不能因此而自命清高,有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有慧根。佛法在恭敬中求,我們聽聞《法華經》而得到三、五句法華的妙法、妙用,這些「受用」不是用來增加自我的憍慢,而是藉由佛陀的教誨,讓我們生起菩提心,悲憫一切有情眾生,給眾生一些得度的助緣。

曾經,依空法師問我:「師父,你最歡喜什麼樣的徒弟?」

「我從來沒有想過最歡喜哪一位,大家都是我的徒弟,沒有什麼歡喜不歡喜的。」

他繼續追問,我只得說:「我想我最歡喜的弟子是肯與人為善,就是能給人歡喜的,我最喜歡。還有,能從善如流、明理的弟子;能不斷改進、有進步的弟子;樂觀、歡喜、融和的弟子,應該都是我歡喜的。」現在,佛陀說他最歡喜的就是隨喜功德的佛教徒。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