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命書寫 | 人間福報

生活

強震驚魂 患難見真情

文/蔡爾晄(前駐紐西蘭代表) 新冠疫情三年多來,旅居海外女兒難得利用四月春假全家相聚。 兩個女兒、四個孫子及大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陪我們夫婦,一行共九人到太魯閣及花蓮五日遊。四月一日下榻太魯閣晶英酒店。第三天中午離開酒店前,喜愛步行的內人及大女兒夫婦,清晨前往白楊步道步行。 三人就在將步出白楊隧道口,那一剎那,突然天搖地動,發生了強烈地震。(事後知道高達七點二級,三人趕緊躲回隧道。二小時後餘震稍歇,女婿心繫前方二批遊客,三位女士及一家五口,前往尋找他們,並協助走進隧道。) 強震發生後,看手機尚有信號,女婿即刻發了一通簡訊給友人,請其轉告在酒店的我們,告知他們被困在最後一個隧道中,一切平安。簡訊成功發出後二、三分鐘,手機即完全斷訊。 因接連發生餘震,落石頻頻,被困在白楊隧道中的十一人,只能在隧道中等待救援。女婿女兒十分鎮定,安撫所有人的情緒,並告知已送出簡訊,外面知道他們被困,一定會趕來救援。林姓夫婦因推娃娃車,帶有較多的礦泉水、餅乾、零食等。中午時慷慨地拿出欲與大家分享。大家知道他們有三個小孩,均婉拒分用。 林先生夫婦在患難中,仍不吝分享,患難與共見真情,是人性光輝及善良的一面,台灣最可貴的是善良人性,在此地震災難中得到了一次見證。 我們在酒店等待,見三人並未如時間返酒店。即將名字告知酒店服務人員並報案。警方隨即申請搜救隊,因太魯閣道路中斷,搜救隊無法立即前來。中午接到女婿台北友人的電話,轉告他們雖受困於隧道,但一切平安,心中始放下一塊石頭。 下午三點多,餘震漸少,女婿先嘗試跨越兩個崩塌處,尚稱順利。計畫由他們夫婦先脫困後,再找警方回來協助營救。但內人及三位女士認為他們可以跟隨,經過半小時後女婿等六人順利脫困。脫困後,女兒女婿直奔天祥派出所求援,在派出所值班的李副所長文光等四人,連同女婿共同協力救援下,終將一家五口順利救出。 一個強震造成花蓮及太魯閣地區的災情,人類面對大自然顯得十分渺小,真要懂得尊重及謙卑。人要臨危不亂,培養一些自救救人的本能。遇到危難時,才有能力保護自己及救助他人。 宇宙的無常,經歷地震的恐懼,才感到生命是如此脆弱,活著就有希望,感恩世界所有相遇的美好,互相扶持患難見真情!緊緊相依互相信任,震出不幸但也震出人性溫暖。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做人的基本。 平安即是福,讓我們共同攜手讓世界更美好!

MORE

【生命力量】勇氣是幸福關鍵

文/本報綜合報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心理學家,他所開創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為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提供通往幸福的途徑。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只要坦誠,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任何一種方式都行,生命不是一條單行道,人人有權利往更好的方向去。 個體心理論點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動態的心理治療方法,相較於描述性方法專注於研究觀察到的事件,動態方法更關注於探究個人行為的底層原因。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是將每個人視為由環境塑造的獨特個體,而不是將人分到主觀的系統中,而其中有3個重要的關鍵論點。 ● 優越與自卑: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到追求優越感的驅動,而早期與家庭、同儕和成人的互動,能形塑出心理的自卑感和優越感。面對自卑感自然的反應是產生補償作用,透過發展自己的能力,來克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卑。 ● 社會脈絡:阿德勒也強調理解個體社會脈絡的重要性,包括出生順序、生活方式和親子教育等。他認為,獲得歸屬感、感受自我重要性的存在感,是驅動人類行為的動力。 ● 個體唯一性:阿德勒將所有人視為獨立的個體。他關注塑造個體的外部和內部過程,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人格產生影響,這使他與弗洛依德著重個人病態因素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圖/123RF 挑戰人生革命 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心理創傷」的存在,一件事情是創傷還是經驗,會因定義不同而有不同結果。一個人決定要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都是自己所選擇,但卓越並非是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實現。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 ●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在阿德勒的理論裡,並非心理創傷或是任何不幸造就現在的自己,而是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和不幸。能夠改變你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 問題來自人際關係 世間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無法認同自己的人,常常都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了自己。因為缺乏自信,而選擇封閉自己。  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圖/123RF ● 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阿德勒認為人際關係的紛爭,大多是因為干涉他人課題所致。關於自己的人生,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至於別人對我們做出什麼評斷,那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干預。 ● 無條件的信任關係 阿德勒認為,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而不是競爭對手。人們總在每日生活中汲汲營營與他人競爭,其實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無可取代的,試圖擊敗他人,並沒有意義。 ● 人生幸福取決自己 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善」而行動,但這個「善」是依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而產生,未必是普世價值。換言之,所有的「幸福」與「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 認真活在每個當下 阿德勒心理學另一個重要的觀點——「甘於平凡的勇氣」,尤其是專注於「當下」,人生最重要的是「現在」。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  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圖/123RF 富蘭克林效應 有人總是擔心帶給別人麻煩,但你可知道,其實有些人際關係是麻煩出來。不麻煩別人,關係就無從建立,這就是所謂「富蘭克林效應」。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富蘭克林就洞察到這一點。 求幫忙 化敵意 18世紀末期,富蘭克林還只是一名議員,他在議院發表演講時,有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意見,並且激烈地批評富蘭克林的觀點。富蘭克林知道這位議員固執難纏,卻非常想爭取他的認同,但富蘭克林採用一種另類辦法。 他打探到這位議員家中收藏了一本絕版的稀世珍書,於是他恭敬地寫了一封信,信中隻字未提政治上的意見,只說對議員家的這本藏書興趣濃厚,不知能否借來看幾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議員二話不說便把書送過來。富蘭克林於一周後歸還書,並附上一張字條,表達感激之意。 之後,雙方的關係因此產生了變化,這兩位議員化敵為友,對方也表達了對富蘭克林的認同,最後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友誼持續一生。 好關係 靠麻煩 富蘭克林說:「曾經幫忙過你一次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忙你一次。想取得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也許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但這種特殊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此效應得到了驗證,這個顛覆人們原有認知的心理現象,如今廣泛運用在人際關係中。 常以為麻煩別人會給他帶來困擾,從而引起對方反感,所以盡量不請人幫忙,甚至寧可選擇放棄,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但實際上,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沒有互相麻煩,關係就無從建立。讓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他感受到被認同和重視,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我們通常認為「禮尚往來」,只要不斷付出就能得到回報,所以想要討好他人,總是一直付出,但結果往往卻不如人意。實際上,付出在人際關係模式不一定適用,一味付出可能得不到回報,但根據「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為你付出反而可能更有效。 少給別人添麻煩的確是一種良好的本質,但適度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想要與人建立良好關係,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吧!讓他為你付出,進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由此重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MORE

輪行無礙

文/舒眉 趁著暖暖春日,暢快投入自然懷抱,舒活舒活筋骨。 驅車往郊野尋春去!前方外環道突然出現一列車隊,山徑彎曲狹窄,便緩隨其後。「連續彎路,隨彎壓低身體!」「注意後方來車,靠右行駛!」不時有叮嚀話語傳入耳裡,一行人保持車距,首尾相互照應。但見他們上坡時雙手使勁搖動,奮力向前;下坡時全神貫注,小心控制車速。 抵達途中一處涼亭,車隊總算有一塊足以停歇的空地,而我也看清領隊車前豎立的旗幟:原來他們是一群「生命勵」成員,正駕著手搖車遊山玩水。身障者出遊極為不易,過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難遠遠超乎我們想像;儘管如此,這群生命鬥士仍轉動熱情,不畏艱難,一路破繭迎風,即使跌跌撞撞,也勇敢前行。 湖畔咖啡館再度巧遇,我才有機會坐下來,仔細聆聽關於他們的故事。肢體殘缺阻礙不了一個不怕失敗、堅持不放棄的勇士;用意志、毅力熨平人生路上幾多坎坷崎嶇,千難萬難還得自己願意走出去。 在義工的鼓舞與協助下,「生命勵」成員造訪河濱、海岸、山林、溼地公園……挑戰許多艱難險阻,終能成功達陣,甚至有人已完成了環島夢。 我見識到意義非凡的春景,也看見了生命的正向昂揚與無限可能。加油!陽光下燦爛的笑臉,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絢麗榮光。

MORE

【生死自在】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九)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協助末期親人解脫生命困境的實修法門: 佛號加持心法祕笈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談到,當末期親人已經痴呆、失智、失能,甚至陷入重度昏迷,不省人事了,根本無法自行「憶佛、念佛」了,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為末期親人誦經、念佛、回向、發願、懺悔,以及開導他發願往生。然而,不能只是用我們的音聲言詞,而是要運用我們的「心念」與「意志」,再加上「音聲」與「言詞」,以此來「上祈諸佛菩薩,下感末期親人」,我一再強調「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家人同心協力,至誠懇切,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必然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末期親人絕對可以如願解套。 現在,我就來跟大家解說,協助末期親人解脫生命困境的實修法門,其實,法門本身並不難,也不是什麼祕密,但是要信心堅固,與諸佛菩薩心心相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前面用了許多篇幅,苦口婆心為大家做「思想建設」與「心理建設」的原因。 實修法門的內容就是:持誦《阿彌陀經》、稱念阿彌陀佛或觀音聖號、誦念回向文、發願欣求往生、懺悔業障,這些修持的內容都與平時日常功課無大差別,但是重點在於「心念」與「意志」,而不僅僅在於行持,因此,必須要以堅定不疑的信心、堅固不動的信念來修持,加上我說的「念佛四感:感覺、感情、感動、感應」,那麼不管誦經也好、念佛也好、回向也好、發願也好、懺悔也好,都會有不可思議的功效。【慧開按:有關「念佛四感」的詳細內容,請參閱《人間福報》「生死自在專欄」〈現代人如何修持「念佛三昧」與「念佛四感」?〉系列文章,2023/09/17〜2024/01/14。】 接著,我再傳授大家一套極為重要的「佛號加持心法祕笈」,即使末期或臨終親人已經嚴重失智、痴呆、昏迷、意識不清了,家人仍然可以開導他念佛,乃至發願往生佛國淨土,關鍵也是在於「心念」與「意志」,而不僅僅在於行持。這一套「佛號加持心法祕笈」,如果讀者的家人都能夠形成共識,信念堅定,依教奉行,必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功效。 這一套「佛號加持心法祕笈」,我曾經在《人間福報》「生死自在」專欄文章中解說過,也收錄在《生命的永續經營》(上冊)之中,但為了節省大家再去查閱原文的麻煩,我現在將其中的重點內容整理條列如下: 一、開導親人:在親人的耳朵旁邊,用堅定的語氣以及溫馨的口吻,開導他要萬緣放下,心中要憶念「阿彌陀佛」,而且要跟阿彌陀佛連線(on line),懇請阿彌陀佛放光加持,痛苦可以減輕,煩惱可以去除。然後要深心發願:往生到阿彌陀佛淨土,懇請阿彌陀佛前來接引。 二、佛號灌頂:用手掌心輕輕地隔空放在親人的頭頂囟門(百會穴)之上,不需要接觸頭頂,一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一邊觀想阿彌陀佛慈悲放光加持,佛光從手掌心注入親人的腦門,然後留到全身,將親人的氣場轉正。每一次須念滿一百零八遍「南無阿彌陀佛」。 三、佛字加持(前面):在親人的天庭(額頭)、印堂(眉心、兩眉中間)、人中(鼻子下方、嘴巴上方)、喉頭、心窩(胸口)、丹田(肚子)等處,依序從上到下,用手指隔空(不需要接觸身體)書寫「佛」字。 四、佛字加持(後背):然後再將親人扶坐起來(如果他可以坐起來的話,但若不行,就不要勉強),在他的背後,從上往下,用手指隔空(不需要接觸身體)書寫「阿彌陀佛」四字,一邊書寫,一邊大聲念出聲音,每一回要重複七遍。 五、懺悔業障:要帶領以及代理親人懺悔業障,《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阿彌陀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除了在親人耳邊帶領、開導他念佛、懺悔、發願之外,最好家人能代親人懺悔業障,如果屆逢佛光山本山或自家附近有佛光山的別分院舉辦法會,請以親人的名義登記超薦累劫冤親債主,同時家人也要親身實際參與法會禮懺;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要虔誠禮拜,不可以虛應故事。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以上所述的「佛號加持心法祕笈」是非常靈驗的,只要信念堅固,依教奉行,必有不可思議的神奇感應! (待續)  

MORE

放下新生

文/堤娜 我竟不知當那條管線限制他的行動後,他的人生會在匆匆一年內結束。看著實木茶桌上一應俱全的泡茶器具,這些物品亦隨著主人消逝而再也無用武之地。 幾個月前,終日配戴呼吸器的他活得愈發辛苦,於是交代兒子若他睡著了別叫,讓他好好地走。然而不止一次,兒子發現他突然陷入昏迷便拚命呼喊爸爸、搖動肩膀、製氧機開到最大…… 當他病況急轉直下進入安寧階段,面對未知的歸期盡是茫然空虛,無論照顧者或被照顧者,日常都被迫按下停止鍵,希望結束又不希望結束。 愛是甜蜜的負荷?恐怕更似萎靡的羈絆……那日,他吃完想吃的東西,在眾人攙扶下上了好久的廁所,最後回到病床上時露出極度疲倦的面容,下一秒緊閉雙眼、面部扭曲,稍後竟猛烈睜開雙眼扯掉氧氣罩、手指著口。待醫護人員來查看時,他已陷入昏迷、喚不回來了。 趁著眾人處理後續空檔,我悄悄走近他,輕撫他的額頭、臉龐,除了壓抑不住的淚水與哀慟得幾近窒息,更不禁感歎人如此渺小,來去一場空。奈何,雖說生命都在劇痛中到來,但或許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當生命失去尊嚴、生活沒有色彩;當成天只能呆坐在一個定點空轉回憶;當不堪病痛折磨的他說想結束這一切時……該如何算是盡孝? 人與人之間莫若緣深緣淺,卻同樣都有緣盡的一天,曾經只覺放手多難多痛,卻沒想到不放手有多殘忍。 盼於塵緣了去時,揮揮衣袖,拋下執念;伸展雙翼,破繭新生。  

MORE

【生死自在】 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十五)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本專欄讀者的回響與無私分享(續): 在家人的至誠誦經、念佛下,植物人仍然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敘述了發生在詹爸爸和玉蓮師姐父女倆之間的感應事蹟。在詹家兒女將詹爸爸從醫院接回家中一年之後,詹爸爸依然處於沒有任何意識反應的植物人狀態,玉蓮師姐發心要念十萬遍〈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回向給爸爸,但是由於原有的日常功課與家務事繁忙,因而沒有積極誦念,竟然感應到詹爸爸來託夢給師姐,督促她要加緊誦念已經許願的十萬遍真言。 於是師姐就非常積極地持誦真言,很快就將十萬遍〈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持誦圓滿,回向給爸爸。這是第一樁感應事蹟,接下來再跟大家分享後續的感應事蹟。 第二樁感應事蹟是發生在,詹爸爸要往生的前一年(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那一年的春假期間,詹大哥一家人和另外兩家友人一起去溪頭度假,晚上住在小木屋,每個家庭住一棟小木屋,小木屋裡面有兩個房間,詹大哥、大嫂和小朋友分別住在兩個房間。有一天半夜兩點多的時候,因為小朋友醒過來,詹大嫂就到隔壁房間去看小朋友。那時候,詹大哥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他的床頭前,一轉身就看見床頭有一個人影,那個房間很小,他就睜開眼睛,看到一個剃光頭的老人,穿著灰色的長衫,對著他笑,不過當時詹大哥還沒有意識到那個老人就是一位老和尚。 當下詹大哥就覺得好可怕,於是就用被子把頭悶起來,然後開始誦念〈大悲咒〉、〈往生咒〉以及佛號,什麼都念了,念了好一陣子,然後把被子掀開,一看,那位老人家還在對著他笑,這就讓他的恐懼感有增無減,再一次用被子把頭蓋起來,同時開始念他所有會念的佛號、咒語,全部都念了,一直念到他悶不住了,就將被子掀開來,一看,那位老人家消失不見了,他也就不敢再睡了。 然後詹大哥就到隔壁房間去把詹大嫂叫回來,述說剛才看見一個老人家出現在床頭又再消失的靈異事件,夫妻倆就一直坐到天亮都不敢再睡,也就不敢再繼續住了,一大清早他們就趕快下山了。 早上七點多回到家裡,詹大哥馬上打電話給玉蓮師姐,說他前晚在溪頭遇到一件怪事,差點把他嚇死,師姐問是什麼事情?詹大哥說:有一個很恐怖的老人家,突然間半夜出現在他床前,對著他笑。師姐就跟他解釋說:這個應該不是壞事,也不是什麼魑魅魍魎對他笑,有可能是山神、地神;因為詹大哥說,他在溪頭山上的前一天有作晚課,因此可能感應到山神、地神,絕對不是什麼可怕的魍魎鬼魅。 詹大哥聽了之後就說:他要把這件事忘掉,以後就不要再提了。可是詹大哥講述的那件老人家出現又消失的靈異事件,師姐一直都記得很清楚,後來就在他們都將這事情忘掉的時候,又有後續的奇異發展。 過了一年以後的暑假,玉蓮師姐從美國回到台灣,詹爸爸因為感冒引起併發症,送到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治療,而且做了氣切,接上呼吸器。家人的習慣是會提醒詹爸爸要隨時念佛才不會不舒服。 中國醫藥學院有一位佛學社的醫生,他看到詹家人在病房裡都會跟詹爸爸一起念佛,醫生就說:詹爸爸的情況很不穩定,是靠著呼吸器維生,如果將呼吸器拔除,他隨時就會往生,如果要繼續維持生命,按一般常理,是需要送加護病房。那位學佛的醫生看到詹家人那麼虔誠,就建議他們可以將詹爸爸接回家中念佛求往生。 於是他們全家人就開會討論,最後大家決定將詹爸爸接回家中念佛求往生。那時候因為詹家人有親近懺雲法師,同時跟台中蓮社的學長也都很親近,他們也都說:不要再折磨老人家了,就接回家助念,我們大家一起來陪你們念佛。 後來,詹家人就將詹爸爸從醫院接回家中,同時安排助念的空間,準備好臨終及往生助念。詹爸爸在救護車上回家的途中,還插著鼻胃管,還有呼吸器等等,回到家之後,就將他身上所有管線都撤除了,然後大家就一心一意地為詹爸爸助念。(待續)

MORE

【生死自在】 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 之方(十四)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本專欄讀者的回響與無私分享(續): 在家人的至誠誦經、念佛下,植物人仍然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上周的文章刊出之後,非常感謝玉蓮師姐又提供一些更新的訊息。因為事隔三十多年,前塵往事的記憶難免模糊,玉蓮師姐又再重新檢視,確認往事的時間起迄點,提出修訂資訊。住在台中的詹爸爸,出車禍的確定時間應該是在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秋天,然後一直臥床到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七月往生,前後歷時整整四年,也跨越了民國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年等四個年度。 此外,詹爸爸從醫院接回家中之後,是由詹大哥以及三位弟弟們輪班參與照顧。玉蓮師姐因為結婚後定居在台北,後來小孩在美國求學,所以經常國內外往返,因而無法參與固定的輪班照顧父親,但是只要回台灣,就會參與輪班照顧父親。 上周文中談到,詹爸爸動了腦部手術之後,就一直都沒有清醒過來,在加護病房裡住了三個月之後,轉到普通病房,又待了一個多月,仍然沒有醒過來,但是情況很穩定。因為詹爸爸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完全沒有意識,沒有面部表情,沒有任何知覺反應,就是成為一般所認知的植物人了,似乎也就沒有繼續住在醫院的必要了。 這時詹家人面臨一項抉擇課題:是要將詹爸爸接回家中,由家人安排長期照顧事宜,還是送到長照中心由看護照顧。這個決定非常重要,關乎詹爸爸的後續照顧品質,以及能否善終往生的課題。 如果是要接回家照顧,那就需要家人付出極大的耐心、精神與體力,環視當今社會上多數的情況,一般家庭多半會選擇送往長照中心,即使勉強接回家中,也可能只是僱請看護照顧,家人的參與相對較少,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拖到器官衰竭而過世,談不上善終。 後來師姐家人不忍將詹爸爸送到長照中心,那樣形同將他拋棄了,於是決定將父親從醫院接回家中照顧,除了僱請每日三班護理看護之外,詹大哥、三位弟弟以及師姐,也參與輪班照顧,而且不單是停留在身體層面的看護照顧,例如幫詹爸爸按摩、活動四肢等等,還有精神靈性層面的照顧,例如為他誦經、念佛、持咒,扶他起來拜佛等等,這些難得的佛法薰習與佛號加持等等,就是詹爸爸最後能夠與佛感應道交、如願往生的關鍵要素。 行文至此,要特別說明一下師姐家人的宗教背景,詹爸爸本身並沒有學佛,只是一般民間傳統的燒香拜拜而已;詹大哥有學佛,但並沒有讀誦《無量壽經》,而玉蓮師姐則是學佛多年,是位虔誠的佛弟子,並且專修淨土法門,有誦經、念佛、持咒的日常功課。 玉蓮師姐說,她在美國遇到專修地藏法門的地皎法師,師姐就跟法師說,自己看到爸爸這種情形,知道是因為他的業感而在受苦;法師就對她說:你要發願念十萬遍的〈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回向給你爸爸,師姐回應法師說好,就在心中發願要念十萬遍的〈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回向給爸爸。這件事情師姐沒有跟任何人提起,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過在那時候,師姐還有其他的日常誦經、念佛功課以及家務事要做,還要照顧小孩,生活十分忙碌,所以〈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雖然有念,但是進度比較緩慢,沒有那麼積極的去面對。後來大概過了兩三個月以後,有一天凌晨兩三點的時候,師姐突然夢見詹爸爸打電話給她,用台語說道:「玉蓮啊!你要趕快匯十萬塊錢給我。」夢境十分鮮明,夢醒了之後,師姐直覺得這一場奇特的夢境,是一個感應的啟示。 為什麼說這一場夢境是一個感應的啟示呢?因為詹爸爸在生的時候,他從來不會跟師姐要求過什麼,特別是在財務方面,也從來不曾有過任何要求。為什麼詹爸爸會在這個時候,指定師姐要匯十萬塊給他?師姐就仔細思惟:喔!對了!她發了願,承諾要念十萬遍〈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回向給爸爸,但是還沒有念完,所以爸爸特別來託夢提醒她。 因此,從那時候開始,師姐就非常積極地持誦〈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很快就將十萬遍〈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念完圓滿,回向給爸爸。 這件事是發生在詹爸爸從醫院回到家中之後一年多的事,是第一樁感應事蹟。之後,一直到詹爸爸往生前,還有好幾件不可思議的感應事蹟,會接續跟各位讀者分享。(待續)

MORE

阿媽師姐 郭連富美 以寺為家護持人間佛教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阿媽師姐」這個稱謂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對信徒郭連富美的尊稱,因為他半輩子的人生「以寺為家」,任勞任怨,傾全力護持佛光山台南講堂、南台別院寺務發展,承擔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一分會的創會會長,推動佛光山的教育、文化、慈善事業,無怨無悔,以人間佛教的弘法為己任,一師一道,依教奉行。 星雲大師曾在佛光大學南區功德主聯誼座談會上提到郭連富美,大師說,「有位長期在台南講堂當義工的郭連富美老菩薩,是每個月捐一百元的興學委員,已勸募一千多人,平常除了在講堂當義工外,還常常去做資源回收,將所得款項捐給佛光大學。」大師對郭連富美的發心,形容就像貧女一燈,可以照亮這個社會,讓人間充滿美好與希望。 五十歲 發願為信仰而活 郭連富美在四十多年前,從媒體報導上認識佛光山、認識星雲大師,知道大師為佛教的犧牲奉獻,弘法精神深深的震撼他,因而發願走入人間佛教,成為護持佛教事業的佛光人。他說,「只要身體可以,佛祖、大師要他做多久,他會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 大女兒郭蓁蓁分享,母親生長在富裕的家庭,受過高等教育,是個非常注意服儀的女性,婚後協助丈夫生意上的業務,好學不倦,還自學英文、日文、電腦,烹飪等,盡心孝順父母、侍奉公婆,養育四個子女,令他敬佩不已。母親說,「他五十歲了,要為自己的生命而活,做他喜歡做的事,心甘情願將畢生的精力奉獻在人間佛教上。」 佛教事業 盡心全力護持 郭蓁蓁說,母親待人親切、熱心,有很好的人緣與人脈,自從他走入佛門後,就「以寺為家」,早出晚歸,全心全意做道場的義工,廣邀親朋好友成為佛光人,護持《人間福報》,只要是他認識的人,家中一定有《人間福報》的訂閱,還廣邀百萬人興學勸募,力邀建寺募款,凡是佛光山需要盡一分心力的活動,一定有母親的參與。他笑著說,父親還專程設一支專線電話給母親做佛教事業,家人的力挺表現在支持上。 郭蓁蓁分享,有次母親跌倒住院,大師知道了,請人專程送了一盒荔枝探望,這分心意讓家人很感動。而母親的逝世,曾共事過的法師們專程前來誦經上香,說著與母親之間的互動往事,母親的為人有求必應,捨我其誰的承擔力,造就在佛門累積了許多的善緣,深刻的烙印在子女的心中。 晚年為母親請了外籍幫傭,原意是為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結果母親卻把幫傭帶去道場修福報、做義工,聽經聞法。母親善待他人,卻對自己要求高,面對困難不退縮,只要有道場活動,一定發動子女做義工,廣結善緣,全心投入人間佛教的推動上。 郭蓁蓁表示,母親晚年患有輕微帕金森氏症,耳力也不佳,但只要聽到與佛光山相關訊息,馬上就會提起精神來,記憶也會馬上被喚起,就如他生命中永遠將 佛光山的弘法事業擺在第一位,也是唯一關心的事。他對佛教的發心付出,深深的影響著家人。 郭蓁蓁說,「母親這一生為佛教的付出,值得了」,相信母親也一定會跟隨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乘願再來,繼續在他最喜歡的人間佛教弘揚佛法,接引大眾走入佛門,母親對佛教的全心付出,做人處世的美德,也成為了後代子孫最佳的典範。

MORE

每一個方向都指向未知的自己

文/吳孟樵 一到十,是我們自小學習數字時最初始的認知經驗。之後又有人形容完美叫作「十全十美」。 「十」背負了期待與重任。但我偏偏不認為世間事得追逐十全十美,有點空隙、有點不完美,才是更真實的世界。 小孩或小動物靠近不明事物,不會有過多批判。落葉成為愛心的圖案,不折損曾有的美麗。嘗試走過花葉的路徑,每一個方向都有可能到達我們不知的境地,完成不同目標。 每一個方向,猶如花瓣落下指引的路,都是遇見另一個自己,在時間裡穿梭愉快。

MORE

【生死自在】如何解脫末期生命困境—— 生命延畢生的解套之方(十)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佛號加持心法祕笈 在上周的文章當中,我向大家傳授了一套「佛號加持心法祕笈」,並且詳細地加以解說,這是一套具體可行的實踐法門,能夠協助末期的親人解脫生命的困境,順利地捨報善終,乃至如願往生。 這一套佛號加持的心法祕笈,是非常靈驗的。但是,我要非常鄭重地告訴各位讀者,這一套佛號加持心法祕笈的靈驗功效,是由於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加持所產生的感應道交,絕對不是什麼神通靈異,請大家千萬不要誤解或誤會。 在此,我舉一個實例來作為佐證,今(二○二四)年二月初,我接到佛光會督導陳清秀居士的電話,他說希望我能夠在農曆年前,抽出時間去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探望一位末期病人,請為他開示加持,看看能不能幫助他順利捨報往生。這位病人是吳敦義前副總統的長輩親戚,高齡九十多歲,已經到了生命末期,住進了台大醫院加護病房,靠著插管等醫療措施維持生命跡象,身心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痛苦。 家人看到老人家在醫院裡面煎熬受苦的情境,於心不忍,終於想到要放下,讓老人家能夠解脫痛苦,順利往生。家人雖然有這個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能夠做到?也不知道要找什麼人協助?後來透過陳清秀居士找到我,希望我能夠有時間去為病人開示。 因為時間接近年關,二月九日是除夕,二月十日大年初一,我的行程很滿,只有二月七日有空,我就和陳清秀居士約好,二月七日到台北,上午先和陳居士一起去探望吳敦義前副總統,然後再到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探望那位病人,我還帶了口袋書和回向文給病人的夫人。因為病人的夫人知道我要專程去醫院探望她的同修,所以就約了不少親朋好友也在那段時間趕到台大醫院加護病房。 到了醫院後,先見到了病人的家屬親人在病房外等候,我先跟他們提示及強調,待會兒探視病人的重點和言談的要領,他們說希望能夠跟病人道別,問我可不可以?我說當然可以,但是絕對不可以對病人說出任何會讓他牽腸掛肚的情愛話,而是要開導他發願往生。 臨終告別言辭的重點,是要用愛語開導臨終的親人,鼓勵他放下所有世間前塵往事的掛念與執著,特別是要肯定他一生的貢獻,感謝他一生的辛勞,讚歎他此生已經勞苦功高、功德圓滿,沒有遺憾了。 接著開導他,由於色身肉體的使用年限已滿,無法繼續運作,須要更換一個新的身體,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發願往生到佛國淨土,屆時自然就換一個新的身體,所以我們相約來生,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鼓勵他「先行前往」,我們將來也會「隨後就到」,屆時大家都能夠在佛國淨土相聚重逢。我特別強調這一番話,也感覺家屬都聽懂了。 後來我進到病房,先用我上述的那些言辭,安慰、鼓勵及讚歎病人,然後就運用「佛號加持心法祕笈」的前三項為病人念佛,念佛的時候觀想阿彌陀佛放光加持病人,因為病人無法坐起來,所以不做第四項。我這樣做等於先做個示範,請家屬之後可以按照我的方法為病人念佛加持。 然後我就讓病人的親朋好友,一一到病人身旁及耳邊,對病人做最後的告別,我再從旁提醒他們,千萬要按照我上述的言辭要領來跟病人告別,同時也跟病人相約來生,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鼓勵他「先行前往」,大家將來也會「隨後就到」,屆時一家人都能夠在佛國淨土相聚重逢。我看到親朋好友們雖然感情難捨,但是也都按照我說的重點及要領和病人道別,病人雖然不能言語,但也有肢體上的反應,應該是有聽到親朋好友的溫馨言辭與鼓舞。 吳副總統的夫人和公子當天也到醫院病房去探望病人,吳夫人關切地問我:病人什麼時候可以解脫痛苦安然捨報?我說:這就要看家屬能不能捨得放下、相約未來?如果能夠做得到,對佛法有信心,能與佛相應,以我做臨終關懷三十年的經驗,平均三天,最多一個星期,最快六小時;但是如果做不到,不能相應,仍然牽腸掛肚的話,就只能拖到衰竭。我希望這樣不幸的情況不會發生,看樣子應該不至於,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這位病人還是很有福報的,有那麼多親朋好友去為他道別開導。二月十日一早,我接到陳清秀居士的電話,這位病人已經順利捨報往生,而且面容安詳,離我去看他的時間剛好三天。(待續)

MORE
/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