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緬懷大師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教界致敬星雲大師(一) 緬懷大師昊恩澤 佛光普照滿人間

文/果暉法師(法鼓山方丈) 至慟!驟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月5日傍晚捨報圓寂,深感震驚,更為我們的人間殞失一位悲濟為懷、佛光遍照五大洲的大德長老而傷感不已。 長老青年時期即來台,以不世出之勝德於全台拓荒弘法,於禪淨修持、文化藝術、慈善救濟、弘講著述、學術教育、開創道場、宗教交流等多面向、全方位弘化事業,皆開展人間佛教時代新局面。長老統領大眾,培植僧才,入世化世,使佛法深入民間;復以廣大心量,護教、濟世,扶持各界無數人才與傳世事業,備受世人所讚歎、感恩、景仰、崇敬。如是大慈、大悲、大願、大行之行誼,實為佛菩薩化現,永為世間芳範。 長老對恩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亦多關照,早年即邀請家師主持講座、並為家師出版著作《正信的佛教》,刻劃當代的影響力。而遇重大教界盛事,總也盛情邀請恩師參與。在2005年,法鼓山落成開山系列國際論壇中,亦親自出席盛會,慈光普照。 長老愛屋及烏,對法鼓山僧眾同等愛護,給予提攜、給予機會、給予溫暖。法鼓山值此厚澤,除了念恩、感恩,果暉與法鼓四眾弟子永懷長老身影,虔誠祝禱迴向大師寂滅為樂、乘願再來。 敬頌 法安 法鼓山方丈 果暉 和南 2023年2月6日

MORE

致敬星雲大師

敬致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 獲悉星雲大師的突然離世,讓我十分震驚。回想大師在世時,曾與他會晤歡談過數次。 因新冠病毒疫情在世界蔓延,如今無法再見到大師一面,甚感遺憾。在此向佛光山僧信大眾及佛教界人士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本當親到靈前悼念,卻因路遙不得實現,謹以寥寥數語表達我內心誠摯的哀悼。 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 福田康夫 2023年2月9日

MORE

憶師行誼 各界緬懷追悼 禪心堅定有遠見 聯合報高階讚譽

聯合報系執行董事項國寧(前)昨日偕同《聯合報》總管理處執行長黃素娟、社長游美月、印務及業務部等高階主管一行10人,弔唁星雲大師,推崇大師處事圓融、禪心堅定、有遠見,高僧風範令人敬佩。感念聯合報系有幸和大師及佛光山結緣,是很大的福分。文/記者王淑芬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MORE

向我們化現的觀世音菩薩

文/性圓法師(韓國濟州島協會藥泉寺新濟州佛教大學院長) 出家求道之路,也可說是尋訪良師之道。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入滅,教法經後人編有諸多經典,分為阿含部、般若部等許多種類,論著更多,但不容易找到它的源流,所以我認為求道之路,是尋覓正派的老師。 韓國佛教界雖屬大乘佛教,但以「看話禪」為發展中心,雖然有眾多青壯的出家者,但在我出家的時候,由於國內普遍的特色為禪佛教,多數皆嚮往隱居的生活,能夠擁有值得親近侍奉的善知識,必需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功德力才能得遇。當然,經常以慈悲的品德,和卓越的學識親自教導我的日陀老法師,以及在韓國佛教中,具信心和願力特質的恩師慧印大師,他們在充實並培養我的信心和願力方面,並沒有不足之處。但是在我的內心深處,卻是以漢字寫成的儀文和古典韓語表達,很難與佛教徒分享佛法的感動。最主要的,是由於佛教未能將教義,用適應於現代人生活的語言來表述,人們雖然說佛教好、高尚,但是當被問到佛教是什麼時,就經常得到「不太清楚佛教是什麼」的答案。 把教義表達得符合現代人,或者想要正確地融入到現在的生活方式中,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天,有人告訴我,現在地球上有兩位活佛,一位是達賴喇嘛尊者,一位是台灣佛光山的星雲大師。當時達賴喇嘛尊者在韓國廣為人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星雲大師,我個人不太了解,所以更加好奇。 如果口渴嚴重,就會找水井,在考慮佛教大眾化時,遇到大師的「人間佛教」,在韓國有著相似的意義,可以說是引領現代人如何認識佛教、接觸佛教、理解佛法和實踐方案。初期透過短篇新聞報導,以及國際佛光會和佛光山的資訊,逐漸了解大師的思想,和對眾生無限慈悲的實踐行。 韓國三好運動 始自濟州藥泉寺 我擔任濟州藥泉寺住持時,所實踐的品德項目,就是從大師教導裡的「三好運動」。 當時藥泉寺受首爾佛光山寺住持依恩法師的積極說明和熱情所感動,申請加入國際佛光會濟州島協會,那時佛光山住持心定和尚,親自到濟州島藥泉寺,掛上「國際佛光會濟州島協會」的牌匾,跨越國境,成為實踐世界一花的佛教。 以此因緣,我們參加了2009年在新加坡召開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並親見大師。大師在忙碌之中,還熱情地迎接我們從遙遠韓國小島(濟州島)來的一行人,大會中親耳聽聞大師的甘露法語。 回想當時的大會,怎麼能靠一個人的願力,超越世代做這麼多的事情?同時讓這麼多人以同樣的價值觀來計畫和實踐,令人無法相信;此後國際佛光會開展的諸多事業,也成為個人認識佛光山的契機。後來仔細思惟,這些事不單純是幾個人面對面討論,就能下達指示完成的任務;這些團體活動的圓滿成就,是因為具有大願力和慈悲引領大眾的星雲大師,才有可能實現。 我認為星雲大師是多生以來,為救度眾生到娑婆世界化現的佛菩薩。特別是參加佛光會的大會後,我們將大師教導並實踐的三好運動,譯成韓文來使用,決定從濟州島藥泉寺開始,將其作為主要的價值意義,並付諸實踐。 基本上以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基礎,根據韓國人的實際情況,整理了以下的綱領、目標和決心。 三好人的實踐綱領 一個人的時候想好事情 兩個人見面用好話對話 三個人聚在一起做好事 三好人的目標 自己做三好人 讓我們把家庭變成三好家庭 讓我們的社會成為三好社會 三好人的決心 我以三好運動實踐者自豪。 我對一切都往好處想。 我總是對別人說好話。 我會在任何場所努力做好事。 我自己成為三好人努力生活。 我定會把自家變成三好家庭。 我定會把社會變成三好社會。 我總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自己幸福。 我會讓家庭變得幸福,讓我們的社會成為充滿幸福的三好社會。 我要成為實踐三好運動的先驅者。 國際佛光會的三好運動,在韓國不斷發展,成為眾多佛教徒的指南。 韓國人認為身口意三業,要像烏龜的頭和腿一樣,緊緊地放在身體裡,隱藏起來,不再製造麻煩,這是消極的想法;而三好運動,在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下,轉為積極利用身口意積累功德。我認為,對於積極轉換為生活態度的佛教徒來說,這是不可少的生活態度,所以積極推動實踐三好運動。 另外,藥泉寺為了讓大家知道三好運動,每次法會都會製作祈福印刷品和紀念品,分發給前來參拜的人。在誦讀的過程中,將三好運動作為佛教徒的主要實踐項目,進行教育。很多職場人士參拜藥泉寺後,在網路上道出了對「三好運動」的感動。 三好運動為中心 宣揚佛光會活動 慧印大師和濟州島信眾們,為迎接星雲大師的華誕,親自帶團參加佛光山供僧法會。在大和尚面前,藥泉寺濟州佛教女性合唱團,還分享成員們祝賀演出的光榮時刻。現在參加活動的信眾們,仍在持續談論那天見到大師的慈悲心,以及佛光山信眾充滿信心、親切開朗的神情。 某次的法會上,大師述說他在少年時期,北部一個寺院需要經典,於是不辭辛苦親自背著書去。因為若不能以親切的心態平等對待任何人,誰會來寺廟呢?意味著不管何時,始終是實踐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普門大開的精神,佛光山以普門為寺名的緣由,就在於此。 佛光山在海內外建設眾多寺院,弘揚人間佛教,大師親自實踐,無論是誰,都一律持平等心來相待,這就是觀音菩薩的教誨。 另外,以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波羅蜜來積極活動,提供「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除了自己有決心,最好也要讓韓國佛教徒來實踐。 那天,有如晴天霹靂般的聽到大師的圓寂消息,想到大師教導我們的無盡法寶,只能說我們不夠精進,大師以涅槃的面貌,向我們示現警策。 人間佛教 走入韓國佛教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逐漸進入到韓國佛教徒的心中,現在在韓國無人不知,願意學習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佛教徒,也增加了很多。大師圓寂後,很多韓國佛教徒,觀看了大師圓寂的系列報導後,紛紛自發性的前往台灣高雄佛光山去緬懷禮拜。 我們有幸在去年詳細地閱讀大師的韓文版《佛法真義》著作,從中尋找並觀照您寶貴的法身舍利,透過大師留下的文字法寶,來回顧大師的人生,心中有無限的緬懷。 出家以後,尋覓已久,終於見到了心靈的老師──星雲大師,我們懇切地祈願您能夠慈悲的乘願再來,帶領我們迷惑的眾生。 藥泉寺新濟州佛教大學院長 大韓佛教曹溪宗未來本部事務總長 性圓頂禮

MORE

為沙彌教育奉獻(節錄)

文/慧顯法師(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 給人信心 講到師父上人對我們的調教、開示,我想起在1998年要去印度受戒之前,師父集合所有新剃度的弟子,在佛光山如來殿U型會議室面談接心。師父問我幾個問題後,就說他授記我,將來要回到馬來西亞去弘法。那時我才剛出家,不過22歲左右,師父的話聽得我腦袋一片空白,卻也在我心裡種下種子:師父對我如此信任,我不能讓師父失望。我必須努力學習。 果不其然,佛學院念到三年級時,2000年,師父就讓我們提早畢業,大部分都到了都監院。七、八個月後,師父在如來殿的會客室裡,分別見了我和幾個師兄弟,詢問派人到馬來西亞當住持一事。當下我只能害怕地告訴師父:我不會當住持,不懂寺院行政,更不知如何領導住眾。 師父問我:「你有慈悲嗎?」我想,慈悲心是出家人的基本,怎麼會沒有呢?師父說:「你有慈悲就可以去當住持了。」「可是我才25歲!」師父說他21歲就當校長了,你25歲怎麼不能當住持呢?我一時無話可說。他沒給我多少時間思索就直接要我去馬來西亞上任。 就在這樣的因緣,我被調到馬來西亞。師父常說「給人信心」,他真的很會給人信心。身為馬來西亞的鄉下孩子,若非有師父的調教,怎能想像有這種成就?一生中能到達如此境界,可說都是師父賜予的。師父真的翻轉了我們的生命。 你要發菩提心! 到了馬來西亞,各種事情自然都要從頭學起。記得日本本栖寺剛啟用未久,就為住持主管舉辦了第一屆講習,我藉此機會,向師父反應了很多馬來西亞徒眾的管理問題。 那時我們在本栖寺的五觀堂,落地玻璃看出去就是富士山,我單獨向師父報告。師父很慈悲,讓我慢慢地、完整地說這些對師父來講是非常小的事情。結果師父只簡單說了一句:「你今天講了一部《大乘起信論》。」 我有一種快要開悟的感覺。這是什麼意思?我跟師父說的是人事問題,是希望師父能調派新的人手給我,把這些我認為有問題的人調走。可是師父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只丟下一句「你說了一部《大乘起信論》」,然後起身就走。我尾隨著師父,頭腦一直在轉:師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花了10年才想明白師父的意思。師父說《大乘起信論》,其實是在教訓我:你怎麼不發心呢?你應該要發菩提心啊!你應該做一個菩薩,要能夠包容、慈悲啊!怎麼只看到別人的問題呢?那你對他們包容了嗎?對他們慈悲了嗎?你有發心、要去改善別人的問題,甚至協助別人嗎? 在往後的弘法生涯中,一直不敢或忘師父這句話。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問題時,應該反省自己的發心足夠嗎?自己的慈悲具備嗎?如果問題還不能解決,那肯定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自己的發心不夠、慈悲不夠。 只要你成材,我願為你犧牲 在馬來西亞服務滿6年後,師父讓我調職,原本是規畫我再回都監院,可是當我說想要進堂禪修,師父仍慈悲地滿了我的願。之後我向師父申請要去印度,師父就非常考驗我了。他說你的事,我們以後再說。我想,師父是在觀察我是否具備條件去印度,畢竟在印度弘法不是那麼容易,如果沒有準備好就過去,會不會遇到了困難、問題,就打退堂鼓,甚至退心呢? 我剛調派到印度的頭兩年,不管我向師父報告,想在這裡成立出版社、男眾佛學院或男眾育幼院等,師父都不同意。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當時我還沒有準備好。師父也知道我們的狀況,所以讓我們利用時間先了解印度這個地方,先到處去結緣:做慈善救濟、做義診這些活動。 2010年,師父或許覺得因緣具足了,就指示我:「你可以去辦沙彌學園。」最早的招生,也因為有前面兩年做義診的結緣,很多鄉下地方已經認識我們,知道我們是漢傳佛教的團體,所以願意把孩子送來德里,接受沙彌的教育。我們當然不懂怎麼帶小朋友,有點土法煉鋼,應該要怎麼做,就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學習。 對於「沙彌教育」,師父說:「只要你成材,我願為你犧牲。」那麼偉大的師父,就是有教無類:無論你是大人、小孩,他一樣給你因緣,讓你成長、供你成長所需,就算要犧牲他自己,他也願意。這讓我們更加期許自己,要用心來辦沙彌教育,把這些沙彌當成佛陀一樣地培養。 師父的詩〈佛陀,您在哪裡?〉佛陀不在聖地嗎?不在經藏中嗎?甚至說佛陀不在我們的心中嗎?我從師父那句「只要你成材,我願為你犧牲」得到的感悟是:沙彌就是「佛陀」,辦沙彌教育就是我們的「選佛場」。 給人因緣 我們最初從5個學生開始,隔年還要去招生,之後就有了口碑,到了沙彌學園入學考試招生時,大家口耳相傳,家長就會帶著孩子來報名參加。我們的淘汰率很高,來報名、考試的,幾乎都有上百人,錄取的頂多就是十幾二十人。經過一、兩個月的適應,畢竟是沙彌教育,不想出家的就會離開,所以20人又會剩下10人。這樣扣下來,等於100個來報名的只收10個。我們要精選,不能只看人數。慢慢地,學校從5個人增加到將近八、九十人。 2013年,沙彌第一次回山向師父禮座。2016年,師父請我們到佛陀紀念館用餐,師父除了準備美食給沙彌們享用,也問了這些沙彌同學「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捏了一把冷汗。他們有辦法回答嗎?當時沙彌頂多受了三、五年的中文教育,又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最小的只有八、九歲呢!沒想到,這些沙彌跟師父的因緣很深厚,他們竟然都聽得懂師父的口音,我們幾乎都不用翻譯。我很納悶,因為一般大人也常要用心聽,才能聽懂師父的揚州口音,可是這些沙彌都聽得懂。 他們也非常勇敢,每個人拿起麥克風,就說我將來要做什麼、長大要做什麼。一位叫乘敬的沙彌則跟師父說:「我長大要跟您一樣。」現場的師父、長老聽了,都笑得非常非常開心。師父很會啟發人,他講的話能夠引導人發自內心把一些潛在的東西啟發出來。 2018年,沙彌第三度回總本山尋根。有位叫乘海的沙彌,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跟星雲大師握手。這句話不知怎地輾轉傳到了法堂。 我記得那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半了,沙彌們還在麻竹園的祇園廳寫日記。突然間聽說師父來了,大家都非常地歡喜,師父說要來跟大家握手。當時我最擔心師父要一個、一個地握三十幾個人的手,而且不是隨便握握,而是師父把手交給沙彌,讓沙彌握到覺得滿足。他不會催促,是看他們想握多久。 我一直在想,師父的手會不會痠?會不會累?因為他一直舉著手。雖然坐在輪椅上,但手是提起來的。我扶著師父的手肘,非常擔心,可是師父始終面不改色,慈祥地看著每一位沙彌,一一跟他們握手。 那個畫面,今天想起來還是很感動。不知道這些小朋友是否露水道心?穩定了沒有?也不知道長大以後真的會堅持嗎?道心能夠鞏固嗎?可是師父就是願意給人因緣,不放過跟徒眾、弟子有那麼一點結緣的機會。所以當時握到手的小朋友都非常歡喜,長大後有人說,還能夠記得師父手的柔軟、手的溫度。 往事百語 師父的《全集》裡面,影響我最多的就是《往事百語》。從中不僅看到師父的宗教情操,師父還用現代的白話文來重新詮釋佛法,讓佛法變得可以落實、有一個著手之處。 譬如有一篇〈檢查自己的心〉。檢查自己的心,是一種自我反省、自我檢討,當我們面對內心的貪瞋痴、在天人交戰時,有沒有辦法檢查自己的心?有沒有辦法反省自己?當自私自利充斥著內心,我們有沒有辦法檢查自己的心,讓自己能夠突破這個自私,然後學習菩薩的無我、發菩提心? 這篇也常常讓我反省自己,在教育沙彌的過程中,是否處處以沙彌成長為出發點,還是出於自己的情緒與虛榮。學生難免會犯規,有時候也會調皮,於是我學習師父在《往事百語》裡講的「檢查自己的心」:我要處罰他或是教訓他,是出於瞋恨心或自尊心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威,所以想教訓他嗎?如此,經過思考以後再處理,就會呈現出教育的效果。 師父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也是我們沙彌學園老師們的座右銘。師父的意思是:沒有不聽話的學生,只有不會教、不會啟發人的老師。因為學生都會聽話、都聽得懂,都是有善根的。應機施教,觀察不同的根機,施用不同的方式,有的人要嚴厲一點,有的人要說教,有的人要給予機會,有的甚至要對他慈悲、包容他,讓他起慚愧心,他就會改變。 因為《往事百語》的「檢查自己的心」,啟發了我們,知道該如何教學。 (摘自天下文化出版《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

MORE

誓當荷負一切有情 為作義利 饒益安樂(節錄)

文/楊麗華(佛光山南華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因為信 一路追隨 從父親與星雲大師、大師座下的首座弟子心平和尚的因緣起……在漸進的親近、了解中,星雲大師與佛法儼然成為我們家人非常重要的智慧糧食。1990年起,全家從台灣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親近了美西地區許多佛光山道場,讓我深刻感受到一種特別的福報──找到法身慧命之家。 有一天從溫哥華返國的父親帶著我們,還有一群人在嘉義,跟著大師走著不太好走的山坡地,當時看見一大片遼闊的草原、高聳的樹林、很熱的太陽,唯一的印象是地點真的有點美。一會兒大師說:這裡要辦學校──我心想「啥米啊!」果不出其然,大師凝聚百萬信眾力量,所創辦的高等教育學府,就是現在的南華大學。 當時我的家人、朋友都成了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妹妹麗香與我,發心成為其中的菩提委員。在堅定發心立願的護持中,更是一次次見證有願必成,特別感受的是出現在誠摯邀請建校委員、好友們,再度共同參與成就「百萬心經入法身」行列。我默默地又向佛菩薩發願,邀約人抄寫五百部《心經》,是為了佛陀紀念館,也為了可以讓我進入監獄佈教時,讓監所獄校的同學們,一樣具足福德因緣參與這一時千載的盛事,讓同學們同霑法益,感受佛光加被同學們都能明白因果、開啟大智慧。家人們在兩個月內,手中邀請到的名單已達一千五百部的《心經》,這其中有著太多太多的雀躍與感動自己、好友的善美故事呢! 發願護持 考驗隨之而來 記得身體一直很健朗的父親,在溫哥華往生時,內心有百般的焦著,以及對信仰的疑惑。一天清晨,慈悲的師父(星雲大師)請蕭師姑帶我們到法堂說話,師父的善巧方便,說到「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任務,需要去執行。沒了爸爸,要顧好家中的媽媽。」頓時,我慚愧的才想到,是啊!我的媽媽現在人在哪呢?醒了,真的醒了啊!這是我敬愛師父懇切的當頭棒喝。 許多需要學習,還苦惱做不好的事,「大佛法語」成為我最佳的依賴,連續兩個月飛奔大佛抽法語,不會吧!連續三次三張都是「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師父耳聞後,轉達給我的竟是:這很好啊! 落實行動 以師志為己志 住在溫哥華期間,我將溫哥華佛光青年奠定法身慧命的任務,看待成比自己任何事務還重要,除了工作外,全心的投入,在法師的引導下,我承擔了佛光青年的指導老師,參與的青年人數,從個位數躍進了三位數,一切就是全然的依教奉行、遵循著做的結果。 一切因緣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熱中組織訓練的我,竟然是佛光山上成立的「第一期青年義工」榜上有名的籌備人員與師資群。培訓期間,每每播放著佛教青年的歌聲,就堅定我滿腔熱血,承擔一切的動力,因為師父要我們大聲說出「我是佛!」 想當然爾!就是再怎麼用力用心,也會有力不從心時。一天,在對招生企畫一籌莫展無助時,來回在菩提路上找靈感……因緣就是這般美妙!遠遠的看見師父,身旁的依照法師喊了我「快快過來問候師父」,我快馬加鞭雙手合十,問候我常常想念的師父。日理萬機的師父,開口就問:媽媽好嗎?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哭,在師父面前,不敢哭出聲音的我,卻是知道自己哽咽很久……沒一會敬愛的師父對我說:「楊老二為教無畏啊!」 簡短的一句話,卻讓眼前弟子的我,有著萬般的不足與慚愧。我打著妄語向師父說明還有工作,先告假,其實這當中,我已經從師父簡短的言語中,找到無比的信心與力量,這是我更加篤定自己,是立下了「一師一道、永不退票」,恆常心的一股強大的力量。 日後我更是精進,將師父的著作、開示影片、講演不斷的閱讀,作為自己生活中信願行最佳的重要資糧;愈加無解的,愈有承擔的勇氣,處處從善如流,就時時獲得更多的思路與順暢。 在培訓「人間音緣」青年歌詠隊時,最受益的是青年們積極參與服務大眾,相處融洽的法樂。 在常住法師的帶領與安排下,幾乎走遍了台灣的監所獄校,教唱「人間音緣」,在慈容師父與法師指導下,並進行舉辦全國獄中的人間音緣歌唱比賽,獄中的同學唱出了心中的期盼,與祈求諸佛的加被,佛曲灌溉同學們的身口意,擔任評審的我,看見的不只是同學們感動的淚水,更有的是懺悔中的精進,這是我看過所有歌唱比賽,最讓人動容與溫馨的畫面。 最讓人懷念的就是佛光山福慧家園籌備期間,在妙宥法師、覺多法師的耕耘中,有福報的我,成為籌備與培訓福慧義工的一員,每每回到現在的法寶堂時,看見幾乎都是草創時期就參與的義工菩薩,幾乎都還在擔任服務大眾工作,心中就更加體會大師為人類創造的是無遠弗屆的淨土世界,這也是內心永遠無法用言語可以說盡的澎湃。 大師為淨化社會人心,提供大眾身心安頓而創立福慧家園,主要的福慧家園不僅倡導新時代的共修運動,更是我們增長福慧的心靈之家。大師說:福慧家園是推廣共修的總站。 福慧共修 信眾教育典範 那時我們在台灣的全家人,都投入了福慧義工的行列,每周準時報到服務,福慧家園儼然成為我家人各自忙碌後,每一周團聚的必到之處。 記得在福慧家園啟動後半年光景,當大眾課程圓滿後,全體福慧義工們會留下參加簡短的回向與當天活動的檢討會,依舊關心大眾的師父,領著侍者再度出現,所有的法師、義工們,身心頓感無比的喜悅。我向大師請示,有幾位屏東、台南的老菩薩,幾十年如一日的,總是只能看見遠遠的師父,此時此刻師父可以讓我們全體近一點的向您合十問候嗎? 當下師父和諧喜悅,即刻說:進來,我要一位一位的跟大家握手……就這樣一位一位動作敏銳,恭敬合十的依序排班進場,有喜逐顏開的、含淚顫抖的……我敬愛的師父,在您極其慈悲的身口意中,讓福慧義工們深深領悟了「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的妙意中。 師父轉頭對我說:「辛苦了,加油!」於是當場無法說出半句話的我,玻璃心感動到碎滿地…… 敬愛的大師,您一句:「實踐教育工作很重要!」是在日本本栖寺師父跑香時,對我的指導與叮嚀的任務,我始終都沒忘啊!明白的知道在師父一步一腳印中,早就運用智慧與行動,為教育做出了穩固與最佳的典範,現在的我,每天將師父的書籍、影片、報紙,還有學校、常住、法師們,都持續過去、現在、未來的進行式中執行著,總感覺師父您一直都在……雖然思念讓我感到全身都存在痛感,但是希望自己快快出離,提醒著用緬懷之心,繼續護持三寶的信念,卻是堅持的。 我最敬愛的師父,太多太多說不盡的點滴。 我一定效法《藥師經》中,十二藥叉大將中的允諾:「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對師父深深的思念與緬懷,將會化作為我最具體行動的承諾! 弟子頂禮敬愛的師父,您要記得快快回來…… 弟子楊麗華叩首2023年4月30日

MORE

憶師行誼 各界緬懷追悼 送最後一程 大師親屬祈乘願再來

星雲大師在海外的俗家親屬也陸續抵達佛光山,其中,大師的三弟李國民之子李春來(右)伉儷一行10多人,昨天從洛杉磯趕來弔唁。李春來表示,星雲大師引領全世界的佛教徒,全家人以他為榮,「我們來送大師最後一程,希望他乘願再來。」圖左為侄孫李俊。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MORE

師父,請您放心

文/妙遠法師(阿根廷暨巴拉圭佛光山住持) 2000年3月4日在美國佛光山西來寺法堂禮見師父,祈請師父能收我這笨拙弟子出家。 向師父頂禮後,師父對我說:「你出家,我放心。」短短的一句話,讓我非常震撼與感動。 感恩師父給我力量,心中默許:「師父,您真的可以放心,未來我一定要為常住、大眾好好地努力,做一個讓師父放心的弟子,以報答師父賜給我法身慧命。」就這樣,我跟師父的師徒之緣,跟佛光山常住大眾的法緣從此展開。 2000年5月在本山受完三壇大戒,當年6月接到常住派令,前往巴西聖保羅的佛光山如來寺,就這樣跟南美洲結下了深厚的因緣,至今邁入第二十四年。 師父是人間佛教的行者,發菩薩大願心,心心念念,念著眾生,念著徒眾們。師父掛念,大家是否都安住在佛道上;是否懂得發心立願;是否懂得尊重包容;是否懂得吃虧就是占便宜;是否懂得忙就是營養,在作務服務大眾中培養福德因緣;是否懂得與人為善、從善如流;是否懂得培養慈悲。 師父掛念弟子,是否沒有忘記初發心的勇猛;是否沒有忘記師父說「佛教靠我,捨我其誰」;是否沒有忘記佛光山的宗風、四大宗旨、三好四給、落實五和;是否沒有忘記佛光山是「制度領導,集體創作,非佛不做,唯法所依」。 請師父不用掛念,身為弟子的我們,一定謹遵師父的教導,團結一心,弘揚佛光山人間佛教,為普世大眾帶來幸福安樂。 我們發願學習師父弘法利生、心甘情願、永不退票的精神。 師父是佛陀再世,師父的慈心悲願,一定會在全球開花結果,身為弟子的我在南美洲,會將師父推動的人間佛教,一步一腳印落實在南美的每一個角落,讓人間佛教的教法,弘傳到遙遠的南美洲。 (轉載自《普門》雜誌278期「感念師恩——星雲大師圓寂紀念特刊」,2023年4月)

MORE

「捨」就是「得」 讀《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有感

文/呂鏹(旅日佛光人) 讀完佛光山法師所惠贈的《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這本書,感受到星雲大師的弟子們對大師的情感,也更深的體會到,從親近大師的弟子的角度,就更能明白,我們今天對大師的緬懷,是源自於弟子和信眾們對大師的給予,有太多太多的感激。 大師對我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在網上找安慰,當時因緣際會,看到了大師的視頻,大師致力於推廣「人間佛教」的理念,其中一句「有佛法就有辦法」讓我很受觸動。 這句話實在太理論了,要在生活中實踐,我是一點頭緒沒有,但是,我一想到有辦法,我就不由得在困境中咬牙堅持了起來。 果然,慢慢的很多問題都在堅持中迎刃而解,我不求甚解的把大師的「有佛法就有辦法」記在心上,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懂了。 很快又過了很多年,我雖然一直親近佛教,可也只停留在看看大師說法的視頻,去寺院拜拜佛而已,現在回想起來才意識到,沒有深入經藏,根本上是無法從佛法中汲取太大的營養。這在當時並沒有體會到。 後來,我有了孩子,經過深思熟慮,我動了帶孩子們到海外生活的念頭,打算帶他們看看這個世界。 那時候,我已經有了時不時去寺院拜佛的習慣,我能從寺院的氛圍中找到清淨的感覺,在出國前,擔心會長時間沒有地方禮佛,於是抱持著一種嘗試的心情,在目的地城市葡萄牙里斯本的地圖中搜索「寺院」二字,結果,一下子就找到了葡萄牙佛光山。我當時非常開心,彷佛心裡有了歸宿。 彼時,我還沒到里斯本,對里斯本的環境還不了解,覺得只要里斯本有佛光山,就不怕是遠還是近。沒想到,等一切安頓下來後,再次打開地圖發現,里斯本的佛光山道場就在我租住的房子步行十分鐘的地方。 人生處處是驚喜,我這邊還沒找到時間去佛堂,另一邊我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一個很大的困境,需要找法師協助;彼時,我還沒去過位於里斯本的葡萄牙佛光山,第一次去拜訪就帶著這麼強的目的性,很擔心事情的發展是否會順利。 懷揣著幾分忐忑,我認識了佛光山的第一位法師──如海法師。法師並不介意我的冒失,相反的,不斷的安慰我,讓我不要急慢慢說,在得知我的需要之後,毫不猶豫就答應我們──全力協助。就這樣,事情終於得到圓滿的解決。朋友一家身在海外,得以在滿滿的遺憾中找到一絲珍貴的慰藉,連同我也對法師和佛光山充滿了感激。 於是,我萌生了加入佛光會員的念頭。我向法師提出我的想法,本以為會和之前一樣,很爽快的應承下來,卻意外得到法師的婉拒,他說,這不是急事,日後常來參加我們的法會,多了解我們,之後再來加入佛光會員也不遲。 在如海法師的引導下,我一步步的親近佛光山,體會到了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數月之後,很順利的成為了佛光會員。 此後,我靈光乍現,嘗試把大師「給」的精神運用在工作中,幫助我的合作伙伴,我會在原定的分成基礎上,承擔一些成本,一來二去,我從一個規模最小的合作個體,在合作平台上的待遇被拉到一個很高的定位上,很多事情的辦理也都高度順利。 因為我所處的行業對信任有很高的要求,我的規模小,要找到客人不容易,而大師「給」的精神再次啟發我,索性就不找客戶,開始宣傳可以免費幫大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方案,我跟有需要的人交朋友,期間還義務提供相應的服務,幫大家真真切切的解決很多問題,而且,分文不取。在我的業務環節上,客人真的就接二連三的來了。 面對現實,我絲毫沒有失落,反而,每每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在國外生活下來,覺得我得到的太多了,至此,才進一步理解,大師人間佛教的偉大之處:用佛陀的教誨讓大家過好生活,「捨」就是「得」,有理論而且是可以實踐的。 我看了佛光山的法師對星雲大師的緬懷,這才發現,法師們和我們信眾是一樣的,若沒有大師「給」的善巧方便,就沒有現在的佛光山,我也很難有一個因緣,可以輕易的從佛法中汲取到養分。 佛光山處處都是「給」,在全世界建大學,是給善知識,讓佛法得到更好的推廣;到處建寺院,是給好因緣,讓我這樣的一般大眾有地方可以親近佛法,從佛法中真正獲益;最重要的,只要是大眾有需要,無論是否對方是信眾,佛光山就都會努力去給,佛光上給了這麼多,給出了佛光山的壯大,給出了佛教的廣泛傳播……再次印證「捨」就是「得」,我也從中「得」到堅定的「給」的信心。 現在,我轉而來到日本大阪生活,對大阪一無所知,來了之後猛然發現,這令我內心可謂法喜充滿──佛光山的道場就在我的身邊,一想到我跟佛光山的緣哪裡都不會斷,我一無所依的生命就有了靠山。

MORE

與星雲大師的般若法緣

文/邱秀堂(老夫子哈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去年(2023)乍暖還寒三月初,好友汪詠黛經《人間福報》的法師應允,邀我加入《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的校對行列,我欣喜若狂,一口答應。因為時間緊迫,我和詠黛抓緊時間,晚上約在捷運站見面,我先捧回兩冊回家仔細校對。 校稿時因字裡行間充滿畫面,富幽默且又深具啟發性,讀著讀著,不時的笑、不時的哭。尤其是看到大師和弟子的對話,精采絕倫,變成早餐後的「為愛朗讀」,讀給另一半王澤教授聽。有一回讀到星雲大師在美國西來寺,得知某位徒眾生病一事,大師向他說「對不起……」我哽咽讀不下去,王澤溫柔地拍拍我的手,我深深吸一口氣,才能繼續接著朗讀。 佛光善緣代代傳 「星雲大師」的名號,在我小時候早已如雷貫耳,因為祖母邱鍾細妹(1907-1983)於晚年在佛光山皈依受戒,依止星雲大師學佛,成為在家居士,家族和佛光山結的善緣因此一代傳一代。 娘家客廳最顯眼的牆壁上,掛著一幅星雲大師的「諸事吉祥」金箔匾。那是2019年佛光緣美術館的法師帶著美術館義工們,蒞臨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參觀王澤教授「老夫子彩繪壁畫」和娘家盛開的石斛蘭,這對小小的美崙村來說,是何等榮耀的加持。 當時我在台北,不克親自接待,但立即連絡竹田鄉傅民雄鄉長和「美崙烘焙咖啡」的主持人邱錦蘭女士,請他們協助我娘接待法師等一行二十五位貴賓。 法師蒞臨寒舍,那年九十歲的媽媽非常歡喜,她請看護準備茶水、點心。事後法師致贈「諸事吉祥」匾,成為我娘家最珍貴的傳家寶。 而我,是《人間福報》的讀者也忝為作者,曾在佛光山台北道場、台北車站,欣見星雲大師坐著輪椅迎面而來,我合十點頭微笑卻不敢上前打擾。非常榮幸的,我於2019年1月31日,在《人間福報》刊出一篇拙作〈一半一半〉,隔天即在LINE收到:「師父(星雲大師)讓妙廣法師讀秀堂的文章給大眾聽。」讓我受寵若驚。 拙文提到,王澤和我在香港和知名視覺藝術家又一山人伉儷見面,他們是虔誠的佛教徒,當我們談到景仰的星雲大師,又一山人問:「聽過星雲大師寫的〈一半一半〉嗎?」我搖頭表示沒聽過,信佛且學佛的又一山人立馬發了一則簡訊到我手機。原來〈一半一半〉早已成為熱門音樂的歌詞,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汗顏。很幸運的是,拙文事後也被選入《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21期,這是何等的殊榮啊! 感謝參與校對因緣 星雲大師在我心目中是大文學家、思想家、創意大師。2017年秋日,我和法師、詠黛到國家圖書館參觀「星雲大師著作藏書特展」,滿懷感動。當年大師高壽九十,他的生活閱讀與寫作之路,長達八旬餘,不僅著作等身,更令我們驚歎的是創作多元,文類廣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童書、論文等。勤於寫作的大師總是利用零碎時間,不執著一定要有書桌,點滴完成利益眾生的395冊《星雲大師全集》,讓佛學成為文學與哲學的總合。 謝謝詠黛在參與《星雲大師全集》初版365冊後,推薦我也成為「增訂版」的校對一員,為這套人類智庫寶典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感謝《人間福報》法師們給我們這樣的因緣。 有道是:利用時間需「見縫插針」,黛黛和我選在夜黑風高,不是交換情報,而是在捷運站交換校對稿。兩天後,又送來另一本《星雲大師全集》校對本,我倆互道一聲「加油!」各自回家專心校對。 清明連假第二天,天氣冷颼颼,心頭熱呼呼,因為繼續校對《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內容盡是感人肺腑的佳作。詠黛奶奶陪完孫子,下午趕來跟我取書,回去夤夜校稿,再回台北道場續校換新書。明天我又可「取經」了,真是好福報。 清明連假最後一天,好箇風和日麗,黛黛約了臨時情商緊急協助校對的盧美杏(《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到國父紀念館交書。我也趁著出門買菜做晚餐之前,過來一起賞花、喝杯咖啡、吃一球冰淇淋,開心小聚,為連假畫上完美句點。黛黛不忘叮嚀:「吃飽喝足,請兩位姐妹繼續幸福校稿喔!」 那陣子全心專注於這件重要任務,完成後,雖然鬆了一口氣, 心情竟是依依不捨,不捨結束。交給黛黛最後一本校對書稿,她轉給我一串法師贈送的手珠,寓意深遠,紀念這一期一會的殊勝因緣。 法師說:「這紅色硃砂,代表吉祥如意,諸事順心。」黛黛的是白玉菩提根,「期許精進於菩薩道,不退菩提。」我倆歡喜合十納受,有法師的祝福與期許,二六時中皆吉祥,我們自當更努力精進。 《全集》增加生命廣度 曾在臉書上看到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的一則貼文提到:「校稿和種菜,一個耕耘心田,一個耕耘農田;一個收穫法喜,一個收穫作物。」今生我感到最榮幸的事,就是可以參與《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的校對。 詠黛和我自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終生從事文字工作,對於星雲大師說「回憶歷史,可以增加生命的長度」這句話特別有感,也多了一層體悟:「校對《全集》,可以增加生命的廣度。」文字的力量,無限大矣,誠如大師所言:「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謝謝大師為眾生留下這部不朽的《全集》,讀書如讀人,大師從未離開過我們,從未。

MORE
/8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